一种轻钢桁架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37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钢桁架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轻钢桁架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的连接节点通常使用一对钢板,将弦杆、腹杆与钢板固定实现节点的连接。现场通过焊接或螺栓、螺钉等方式固定连接,使用焊接方式连接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且施工复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时,由于弦杆与腹杆的连接结构各不相同,需要预先对连接钢板进行针对性的引孔位置设计和针对性的生产,因而标准化程度低,成本高,往往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钢桁架的连接节点,连接部件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节点连接施工方便、快速,对操作者和操作工具要求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连接节点处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弦杆和腹杆的节点板;所述节点板预分布有用于以紧固件连接弦杆和腹杆的引孔阵列,引孔阵列的分布密度设置使平面拼接组合中任意角度的弦杆和腹杆在垂直于节点板的方向上,与每一根弦杆和腹杆所重合的节点板区域分布有至少1个引孔。

所述的引孔阵列,其上的多个引孔以等间距分布,所述间距≤50mm。

在平面拼接组合的弦杆和腹杆的两侧面设有一对节点板,一对节点板的边缘设有向外侧的翻边。

所述节点板设有凸出或凹入节点板板面的波纹。

所述引孔设于波纹贴近弦杆和/或腹杆的波谷处。

所述节点板设有凹入节点板面的凹坑,或凸出于节点板面的凸起。

所述引孔设于凹坑内。

所述引孔阵列上的引孔以固定模数间距分布,引孔阵列内的引孔分布密度为≥100个每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连接节点的连接件进行标准化预制,节点板上预设引孔,只要引孔的分布密度足够,任意平面节点均可以有足够数量的引孔可供直接与腹杆和弦杆的连接,直接以螺钉连接即可,省去了复杂的现场焊接或对节点板预先进行针对性设计的过程,施工速度快,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低,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成品率,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点板3的波纹横向的结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C-C截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节点板3设有凹入节点板面的凹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D-D截面剖视图。

图中:1.弦杆,2.腹杆,3.节点板,4.引孔,5.翻边,6.波纹,7.凹坑,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下面所述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钢桁架的连接节点,其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在连接节点处设有用于将弦杆1和腹杆2连接固定的节点板3。

所述的节点板3,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板面上预分布有用于以紧固件连接弦杆1和腹杆2的引孔阵列,引孔阵列上的引孔4以固定间距分布,在引孔分布区域引孔间距≤50mm。使平面桁架节点中任意角度的弦杆1和腹杆2被嵌入一对节点板3之间时,与每一根弦杆1和腹杆2面临节点板的侧面对应的节点板区域内分布有至少1个引孔4。

由于预先在节点板3上预设了引孔4,且预设的引孔4与弦杆1和腹杆2均有足够的引孔重合,能够为连接节点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2所示,在平面拼接组合的弦杆和腹杆的两侧面设有一对节点板,一对所述节点板3的边缘设有向外侧的翻边5。翻边5可增强节点板的刚度和承载力。由于在插入式安装节点板过程中会阻碍节点板安装到位,因此节点板不适合向内侧翻边。

如图3所示,所述节点板3设有凸出或凹入节点板面的波纹6,图3中波纹为竖向间隔设置。所述引孔4设于波纹贴近弦杆1或腹杆2的波谷处。波纹可增强节点板的强度和刚度,且可增强对杆件的夹持力。并非波谷处必须有引孔,引孔可以集中于一个区域设置。

如图4和图5所示,是节点板3的波纹横向设置的实施例。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节点板3设有凹入节点板面的凹坑,且引孔4设于凹坑8处。由于引孔数量可能较少,只在部分凹坑内设置。节点板3也可设置凸出于节点板面的凸起,以增强节点板的强度和刚度。

如图1、图4所示,一对节点板3为矩形。安装时弦杆1和腹杆2被嵌入一对节点板内,只需直接在与弦杆1和腹杆2重合的引孔4上紧固螺钉8,即可快速连接紧固节点各部件,因而操作方便、施工快速。如果在连接板上也设置引孔,并通过螺钉连接弦杆,则可进一步增强节点的承载力。

所述引孔阵列上的引孔4以固定模数间距分布,引孔阵列内的引孔4分布密度为≥100个每平方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