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预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3579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钢筋预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钢筋预埋装置。



背景技术:

楼梯间的梯梁钢筋预埋施工一直是建筑施工行业的一个难题。常规的施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施工方法是在楼梯间墙体支模时,在梯梁位置的模板上开孔,再将梯梁预埋钢筋插入墙体中;第二种施工方法是在楼梯间墙体合模前在梯梁位置处预留梁窝,即填充泡沫板或者预留木模方盒。第一种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有些情况下因为楼梯间的墙体模板的阻隔,使得施工人员无法将梯梁预埋钢筋与墙体钢筋绑扎固定,从而梯梁预埋钢筋容易产生扰动及偏位,锚固长度无法直观测量、无法保证锚固长度。第二种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于楼梯间墙体拆模后需要进行大量的剃凿工作,花费大量人工,同时可能会造成梁窝截面尺寸偏大,梯梁模板无法将梁窝封闭造成跑模现象。此外,梁窝的二次混凝土浇筑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与墙体一次浇筑的混凝土接茬不牢固,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钢筋预埋装置,以解决现有楼梯间的梯梁钢筋预埋施工过程中,在楼梯间墙体支模后,因楼梯间墙体模板的阻隔而无法将梯梁预埋钢筋与墙体钢筋绑扎固定,从而导致预埋钢筋扰动及偏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钢筋预埋装置,包括:

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

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侧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上开设有插孔;

供套设于预埋钢筋的套筒,所述套筒固设于所述固定框内侧,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插孔相连通,所述套筒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侧;以及

供连接主体结构钢筋的定位杆,设于所述固定框的第二开口侧。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包括矩形框体和设于所述矩形框体的一组相对边之间的二加固板,二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矩形框体的另一组相对边之间固设有所述套筒。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所述固定框还包括设于二所述加固板之间的第一防胀杆和设于所述矩形框体的相对边之间的第二防胀杆,所述第二防胀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侧。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堵板为快易收口网。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上设有固定钩,所述快易收口网通过所述固定钩与所述固定框相连。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筒为具有内螺纹,所述预埋钢筋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预埋感觉与所述套筒相螺合。

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筒为直螺纹套筒,所述直螺纹套筒内形成有所述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楼梯间的梯梁钢筋预埋施工过程中,在楼梯间墙体支模前,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杆与楼梯间墙体的钢筋绑扎固定再合模,可确保梯梁预埋钢筋通过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与楼梯墙体稳固连接。此外,通过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安装的预埋钢筋不易产生扰动及偏位,而且预埋钢筋的锚固长度能直接的测量,在混凝土浇筑后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快易收口网剔除并凿毛即可,节约人力成本和提供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固定框1、封堵板2、套筒3以及定位杆4。固定框1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侧和第二开口侧。封堵板2设在固定框1的第一开口侧,封堵板2上开设有插孔。套筒3固设于固定框1内,套筒3的第一端与封堵板2的插孔相连通,套筒3的第二端位于固定框1的第二开口侧。套筒3用于套设预埋钢筋。在固定框1的第二开口侧上设有定位杆4。定位杆4是用与主体结构钢筋绑扎固定的。

固定框1包括矩形框体11和加固板12。矩形框体11为厚度5mm、宽度20mm的四块钢板焊接形成。在矩形框体11的一组相对短边之间连接有2快加固板12。加固板12也是厚度5mm、宽度20mm的钢板,加固板12的长度矩形框体11的长边的长度一致。在加固板12与矩形框体11之间固定设有套筒3。

套筒3为一小段钢管,套筒3的内径与预埋钢筋的直径一致。预埋钢筋可固定插设在套筒3中。为了方便预埋钢筋与套筒3的安装,套筒3的内壁可以是具有内螺纹的套筒,而预埋钢筋上形成有与套筒3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套筒3与预埋钢筋螺合在一起,达到对预埋钢筋更佳的固定效果,而且,也可以控制预埋钢筋的锚杆长度。较佳的,套筒3可以是直螺纹套筒。直螺纹套筒具有与预埋钢筋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封堵板2可以是一块尺寸与矩形框体11相适配的铁板,也可以使其他能够封堵在固定框1的第一侧防止后期浇筑的混凝土从固定框1的第一侧大量漏出的部件。封堵板2上开设有位置与固定框1中固设的套筒3相对应的插孔。较佳的,封堵板2可以选用快易收口网。在固定框1上设有固定钩5,固定钩5用于将快易收口网的四边与矩形框体11固定连接。固定钩5为建筑施工常见的钢筋余料折弯制成的L形钢筋。钢筋的非折弯端通过焊接固定在矩形框体11上,快易收口网的四边可以通过铁丝绑扎固定在固定钩5上。

定位杆4为热轧带肋钢筋制成。在固定框1的四个角部设有定位杆4,定位杆4的一端与固定框1的第二开口侧焊接相连。

在后期浇筑混凝土时,为了防止固定框1第二开口侧的混凝土挤压封堵板2产生胀模现象。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在两块加固板12之间间隔布设有多根第一防胀杆13,在矩形框体11的两组相对边之间设有多根第二防胀杆14。第一防胀杆13、第二防胀杆14可以选用建筑施工常见的钢筋余料制成。第一防胀杆13、第二防胀杆14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混凝土挤压封堵板2而变形,从而影响后续预埋钢筋的施工。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钢筋预埋装置时,可以先在主体结构预埋钢筋位置上将本实用新型的四根定位杆与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固定住。在主体结构的模板上开一个与固定框的形状相应的通孔,然后合模使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框插设在模板通孔内,可以通过加固措施使固定框与模板卡紧。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埋钢筋与本实用新型的套筒连接,混凝土浇筑后只需将的封堵板的剔除并将混凝土与封堵板贴合的一面凿毛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