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79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指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踢脚线在居室设计中起到视觉平衡的作用,它利用自身的线型感觉及色彩在室内起到头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它还能够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使得墙面与地面之间完美的结合巩固其牢固性!踢脚线除了保护墙面的功能以外,在家居装饰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它是地面与墙交接的轮廓线,人们的视线经常会自然地落在踢脚线上。在装修中,踢脚线起着视觉平衡的作用,利用踢脚线的线形以及材质、色彩等特性与室内的设计相互呼应,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因此踢脚线可以定义为:防踢,防污,防细菌,起到装饰的效果的一种地板配件。

踢脚线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木踢脚线、PVC踢脚线、瓷砖踢脚线、石材踢脚线、金属踢脚线等。现代装修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一般都选用木踢脚线作为地面与墙面交接的轮廓线。一般木踢脚的安装工艺为钻孔→打钉固定→边角处理,固定完成之后需要对钉眼进行处理,处理不当会造成色差影响装饰效果,在潮湿的地区还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造成钉眼鼓包等质量问题。同时随着使用周期的加长特别是经过几个采暖季后,木踢脚线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会造成变形导致木踢脚线上口外侧边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包括固定件和踢脚板,上述固定件安装在墙体内壁靠近根部的位置,上述墙体内对应固定件的位置预埋有固定梭,上述固定件与固定梭固定连接,上述踢脚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挂接在固定件上,并与地面抵接,且其内侧抵接墙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利于检修更换,施工快捷、极大程度的缩短了工期,节约了安装及使用成本。

上述固定件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部,上述踢脚板挂接在上述连接部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部便于安装踢脚板。

进一步,上述踢脚板包括踢脚板本体、内板和外板,上述内板和外板并列且间隔的分布在上述踢脚板本体底部两侧边沿处,且上述内板底部与踢脚板本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外板底部与踢脚板本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上述连接部与墙体内壁之间具有与上述内板匹配的间隙,上述内板与踢脚板本体底部及外板之间形成挂槽,上述踢脚板本体通过挂槽挂接在上述连接部上,且上述内板伸入上述间隙内并与墙体内壁抵接,上述踢脚板本体抵接上述连接部顶部,上述外板底部抵接地面,上述外板内侧抵接上述连接部外侧。

进一步,上述踢脚板本体、内板和外板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体成型使得整个踢脚板结构强度较高。

进一步,上述连接部凸出上述固定件外侧设置,且上述固定件位于地面的上方,上述外板与连接部、固定件、墙体内壁以及地面之间形成减震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减震腔可防止外板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损坏。

进一步,上述减震腔内填充有橡胶减震垫。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填充橡胶减震垫使得减震效果更佳。

进一步,上述连接部外侧嵌装有第一连接件,且上述第一连接件外侧与连接部外侧齐平,上述外板内侧对应第一连接件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件,上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磁性吸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整个固定件与踢脚板之间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上述固定梭为木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成本低,便于与固定件安装。

进一步,上述固定件为条形的整体结构或多个间隔设置并直线分布的单个上述固定件的组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固定件与踢脚板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踢脚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踢脚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件,2、踢脚板,3、墙体,4、减震腔,11、连接部,21、踢脚板本体,22、内板,23、外板,24、挂槽,31、固定梭,41、橡胶减震垫,111、第一连接件,211、缺口,231、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安装的踢脚线包括固定件1和踢脚板2,上述固定件1安装在墙体3内壁靠近根部的位置,上述墙体3内对应固定件1的位置预埋有固定梭31,上述固定件1与固定梭31固定连接,上述踢脚板2可拆卸的安装在挂接在固定件1上,并与地面抵接,且其内侧抵接墙体3内壁,通过固定梭31使得固定件1安装比较方便、快捷。

优选的,上述固定件1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1,上述踢脚板2挂接在上述连接部11上,便于固定件1的挂接安装,使得整个踢脚板2便于拆装、更换及检修。

如图2所示,上述踢脚板2包括踢脚板本体21、内板22和外板23,上述内板和外板23并列且间隔的分布在上述踢脚板本体21底部两侧边沿处,且上述内板22底部与踢脚板本体21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外板23底部与踢脚板本体21底部之间的距离,上述连接部11与墙体3内壁之间具有与上述内板22匹配的间隙,上述内板22与踢脚板本体21底部及外板23之间形成挂槽24,上述踢脚板本体21通过挂槽24挂接在上述连接部11上,且上述内板22伸入上述间隙内并与墙体3内壁抵接,上述踢脚板本体21抵接上述连接部11顶部,上述外板23底部抵接地面,上述外板23内侧抵接上述连接部11外侧,整个踢脚板2与固定件1以及连接部11之间的结构比较紧凑,结构强度较高,踢脚板2不易变形,使用时间较长。

上述踢脚板本体21与连接部11顶部连接处设有缺口211,该缺口211也形成一个减震腔,当整个踢脚板2受在外力碰撞过程中,可通过该减震腔进行卸能,降低踢脚板2的损伤。

优选的,上述踢脚板本体21、内板22和外板23一体成型,且一般均为木质的材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11凸出上述固定件1外侧设置,且上述固定件1位于地面的上方,上述外板23与连接部11、固定件1、墙体3内壁以及地面之间形成减震腔4,当外板23与外力发生碰撞时,可使外板23在减震腔4的作用下发生一定形变而不会直接碰损。

优选的,上述减震腔4内填充有橡胶减震垫41,使得外板23与减震腔4之间结构配合比较紧凑,不易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连接部11外侧嵌装有第一连接件111,且上述第一连接件111外侧与连接部11外侧齐平,上述外板23内侧对应第一连接件111的位置设有第二连接件231,上述第二连接件231与第一连接件111磁性吸附,上述第一连接件111可为磁体或与磁体吸附的金属件,上述第二连接件231为与第一连接件111对应的磁体或金属件,通过上述第二连接件231为与第一连接件111的吸附作用,使得整个踢脚板2与固定件1的连接更紧固,不易与固定件1脱离。

优选的,上述固定梭31为木梭,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安装、更换,且不易使墙体破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1为条形的整体结构或多个间隔设置并直线分布的单个上述固定件1的组合,施工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适用不同类型的固定件1来固定踢脚板2。

一种便于安装的踢脚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墙体3内壁靠近根部的位置钻孔,钻孔数为多个,且间隔等间距分布,并呈直线分布;

步骤2)在步骤1)的每个孔位内打入固定梭31,固定梭31的外端优选为与墙体3内壁齐平,使得整个结构比较紧凑;

步骤3)安装固定件1,若固定件1为条形的整体结构,则通过螺丝与每个固定梭31固定连接,若固定件1为多个间隔设置并直线分布的单个上述固定件1的组合,则将每个固定件1均通过螺丝分别固定在每个固定梭31上;

步骤4)将踢脚板2挂接在固定件1上。

整个安装过程比较方便、快捷,工艺较为简单,施工周期短,有效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