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楼地面结构,具体为一种阳台地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石材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石材以其坚固的质地,靓丽多彩的色调和神奇变幻的条纹被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以石材为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建筑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魅力。石材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孔和微裂隙,所以石材具有吸水性和渗透性,另外由于石材为天然产物,因此石材又有不均匀性,不同的石材种类、不同的石材板块,甚至同一板块的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吸水性和渗透性,天然石材板块铺贴完成后,由于水泥砂浆湿润的原因,水分渗入石材内部,有部分板块表面会出现“水印”一样的湿斑,多数情况下这些湿斑会随着铺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而逐步缩小直至消失,但有部分石材板块的湿斑不仅不会随时间而消失,还会扩大,一般会从板缝开始,水斑逐渐变大,严重的会连成片,颜色加深,长年不褪,形成水印状的色差,严重影响美观。
然而,随着精装修住宅往高端方向发展,使用功能的多样化,许多住户在阳台上设置洗涤池,放置洗衣机,方便洗涤后的衣物直接晾晒,又由于室外雨水长期打在阳台墙面上,势必会导致阳台楼板基层比较潮湿,一旦底部的水分向上渗入石材面层,石材会出现水斑,影响美观度,因此若要在阳台地面铺设石材面层,则较采用普通地砖相比,施工时对防水的性能、坡度的控制等都必须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台地面铺装结构,以解决阳台地面铺设石材面层时,具有更好的防水性,防止石材面层出现水斑。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阳台地面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在地面结构层上的防水层、找坡层和石材面层,所述的防水层靠近外墙结构层处设有紧贴外墙结构层内壁的防水层延长段,防水层上沿地面结构层内外方向还均匀间隔设有若干方管,方管的上表面存在从内到外向下的坡度,所述的找坡层设在相邻的方管之间,找坡层的坡度与方管的坡度相同,顶面与方管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的石材面层通过粘结剂铺贴在找坡层和方管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找坡层的坡度为0.3%~0.5%。
优选地,所述的粘结剂的厚度为10mm。
优选地,所述的防水层延长段的长度不小于300mm。
优选地,所述的防水层采用柔性防水涂料,防水层纵横各设置一层。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阳台地面铺装结构在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间隔布设若干沿设计坡度方向的方管,方管的顶面存在与设计坡度相同的坡度,找坡层施工时,以两侧的方管为基准施工,找坡层坡度控制更精确,表面平整度更高;其次,石材面层布设在找坡层和方管上方,即使出现空鼓现象,石材面层架在方管上方,不会影响阳台地面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阳台地面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附图1的B-B剖面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地面结构层,2防水层,3找坡层,4方管,5粘结剂,6石材面层,11外墙结构层,12防水层延长段,13外墙内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阳台地面铺装结构在地面结构层1上设有防水层2,防水层2采用纵横交错的双层柔性防水涂料,以保证防水层密封性,防水层2靠近外墙结构层11侧设有与防水层2垂直的防水层延长段12,防水层延长段12紧贴外墙结构层11内壁,且高出地面结构层300mm,经过蓄水试验后,在防水层12上沿阳台内外方向每800mm间距布设一根方管4,所述的方管4地面通过胶黏剂与防水层粘结,顶面从内向外设置0.4%的向下坡度,然后以方管4的顶面为基准,浇筑细石混凝土找坡层3,找坡层的坡度与方管4顶面坡度相同,且浇筑完成后的找坡层3与方管4形成一个完成的平面。然后,在石材表面涂上10mm厚的胶黏剂5,将石材铺贴在找坡层3和方管4上方,形成石材面层,作为优选,每块石材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贴在相邻两根方管4的1/2宽度位置。如此,即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找坡层3部分出现空鼓的现象,也不会影响阳台地面使用的舒适程度。
最后在外墙结构层内施工形成外墙内饰面13。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