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47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常常缺乏对钢筋网(片)间距控制的有效手段和技术设备。目前在工程项目一线上对于钢筋网(片)定位和间距控制的手段一般采用塑料(或钢制)马凳或者定位钢筋。

塑料(或钢制)马凳,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前期设计施工图上标明的钢筋网(片)间距及钢筋网(片)采用的钢筋种类规格和大小等相关参数,向钢制品厂家定制相应的规格和数量的马凳,且目前生产的马凳尺寸均偏大,高度较高,仅适用于钢筋网(片)间距较大的情况,且其运用上缺乏灵活性,一种马凳仅用于一种钢筋网(片)间距及其钢筋种类规格和大小,同时塑料马凳的强度和刚度比较弱,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容易变形走样,而钢制马凳的预制用料较大,且造价较高,若大规模使用,缺乏经济性。

定位钢筋的加工制作较为简便,无须进行前期预制,只要在现场根据设计施工图上的钢筋网(片)间距及其钢筋种类规格和大小数据,可直接现场采用现有钢筋原料及钢筋切断机等设备进行直接加工即可。但是定位钢筋也存在比较致命的缺陷和问题,其加工制作全过程对于加工的精度,如钢筋网(片)间距和钢筋垂直度等重要参数难以把控,且现场布设定位钢筋时存在较大的人为偏差,且布设点对场地有一定要求(不能是松软地面)。以上种种偏差的结合,往往造成定位钢筋的间距定位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大误差,这就对钢筋网(片)间距定位造成无法弥补的质量缺陷,背离定位精度和质量要求,故一般工程实践应用中尽量避免采用定位钢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改善现有技术加工、布设复杂,间距定位效果不佳,适用面狭窄,以及制造成本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包括定位夹紧件、孔连接盘和头连接盘;所述孔连接盘的一面为孔连接盘滑槽面,所述孔连接盘滑槽面设有孔连接盘滑槽,所述孔连接盘滑槽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所述孔连接盘滑槽均设有开放的槽口,所述孔连接盘的另一面为连接孔面,所述连接孔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头连接盘的一面为头连接盘滑槽面,所述头连接盘滑槽面设有头连接盘滑槽,所述头连接盘滑槽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所述头连接盘滑槽均设有开放的槽口,所述头连接盘的另一面为连接头面,所述连接头面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以使所述孔连接盘和所述头连接盘可以通过所述内、外螺纹旋拧连接;所述定位夹紧件的一端设有定位夹紧件圆形滑块,所述定位夹紧件的另一端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内镂空形成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所述定位夹紧件圆形滑块与所述孔连接盘滑槽和所述头连接盘滑槽均相适配以使所述定位夹紧件可以沿所述孔连接盘滑槽和所述头连接盘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盘和4个可滑动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盘的一面为固定连接盘滑槽面,所述固定连接盘滑槽面设有固定连接盘滑槽,所述固定连接盘滑槽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所述固定连接盘滑槽均为封闭式滑槽;所述可滑动连接头设有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所述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的下部设有可滑动连接头圆形滑块,所述可滑动连接头圆形滑块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盘滑槽内使所述可滑动连接头可沿所述固定连接盘滑槽滑动;所述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与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还包括间距加长件,所述间距加长件包括柱状基座和间距加长件连接头,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头设置于所述柱状基座的顶面上,所述柱状基座内镂空形成间距加长件连接孔,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孔开口于所述柱状基座的底面上;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头表面设置外螺纹,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孔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头与所述孔连接盘的连接孔相适配,所述间距加长件连接孔与所述头连接盘的连接头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还包括规格调整件,所述规格调整件包括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和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顶部,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的截面积,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内镂空形成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相适配以使一只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可以插入另一只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内;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还与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相适配以使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可以插入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还包括规格调整件,所述规格调整件包括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和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顶部,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的截面积,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内镂空形成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与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相适配以使一只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可以插入另一只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内;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还与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相适配以使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行凸起连接部可以插入所述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内;所述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与所述固定件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相适配以使所述固定件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可以插入所述规格调整件的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直接设置于所述孔连接盘内,所述连接孔开口于所述连接孔面,所述连接头直接设置于所述头连接盘的连接头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孔连接盘的连接孔面上设有孔连接盘凸台,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孔连接盘凸台内,所述连接孔开口于所述孔连接盘凸台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头连接盘的连接头面上设有头连接盘凸台,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头连接盘凸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夹紧件为磁铁定位夹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规格调整件为磁铁规格调整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设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操作简便且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采用镂空设计理念且实用新型实体由各个零部件组装而成,便于携带,且零部件间的相互组装和拆解充分运用“积木拼接式”组装拆解方式,且组装拆解及定位步骤简单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操作。

2、布设灵活且精度可控:传统间距定位手段在平面布设上必须预留一定空间,否则马凳及定位钢筋是无法顺利设置和定位,且传统间距定位手段对于间距定位精度和垂直度的控制完全依赖于成品的加工质量和现场的工人熟练度。而本实用新型即使在狭小的空间内可以将本间距定位器可化整为零,分别布设在合适位置以后再进行组装和间距定位,同时本间距定位器的各个零部件均按照单位长度进行设计和加工,组装后的整体精度也控制在该单位长度内,无人为操作误差和加工误差,且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的外观构造和几何尺寸均按照几何对称和外观规则的原则设计确保了其间距定位时要求的垂直度。

3、成本低廉、加工方便:传统间距定位手段(马凳及定位钢筋)对钢材的消耗量较大,这就导致其加工制作成本高昂,且马凳的外形构造较为复杂,加工起来有一定难度且繁琐。而本实用新型的组成零部件的外观型式、内部构造均为规整、对称的几何形状,便于各种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同时本间距定位器无论是总体还是各个零部件的大小和体积均远小于前者,且采用了镂空设计理念,使得其材料用量远少于前者,这也就降低了其生产制作成本。

4、定位牢固且间距可调:传统间距定位手段(马凳及定位钢筋)的定位是否牢固平稳完全依赖于场地和接触面的情况,若场地和接触面平整且无任何障碍物影响,则马凳及定位钢筋的定位具备一定牢固平稳性,但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定位钢筋和马凳会因为受到流动混凝土的侧向挤压力作用,发生一定位移和偏移,给定位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削弱定位效果。同时,马凳及定位钢筋由于是一次性加工制作成型,仅可用于一种间距的定位,若定位间距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额外加工制作新的马凳及定位钢筋,比较费时、费力、费材、费钱。而本实用新型在对上下层钢筋网间距定位时,定位零部件可根据钢筋网采用的钢筋种类规格及大小的不同,可进行多向滑移调整,确保定位零部件紧贴于钢筋网(片)的钢筋两侧,同时将定位夹紧件设计为磁铁零件,在其调整紧贴于钢筋网(片)的钢筋两侧的同时,其也能利用其磁性加强其与钢筋之间的贴合程度,可抵御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向挤压力,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质量和牢固性。而规格调整件可随时根据场地或接触面需要进行增减设置,确保间距定位器总体平稳有序。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的间距加长件可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和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可在孔连接盘和头连接盘之间进行增减设置,有利于调节上下层钢筋网(片)间距,利于满足施工和设计要求,且无须重新定制加工额外零件,省时、省力、省钱、省材。

5、适用广泛且地形不限:传统间距定位手段(马凳及定位钢筋)的定位只能实现平面竖向定位(即布设于XY平面但间距定位仅用于Z方向),也就是单向定位,且马凳及定位钢筋一般用于大面积板块及基础垫层等构件的钢筋网间距定位,不适用于梁、柱和墙等构件的间距定位。同时,传统间距定位手段对场地地形和接触面有一定要求,力求场地平整、接触面平滑,不能存在倾斜、凹凸不平或高差等不理想地形,否则传统间距定位手段无法顺利实施。而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现单向定位功能,而且还能实现空间任意方向间距定位功能(例如沿X向、Y向、Z向、XY向、XZ向和YZ向等),同时本间距定位器可用于梁、板、柱、墙、基础垫层等各种类别构件的钢筋网间距定位,并且它还克服了不良场地地形和接触面定位困难的问题,即使在倾斜、凹凸不平或高差等不理想地形上也能实施精准定位。总而言之,本间距定位器适用广泛且地形不限,不仅可用于建筑、市政工程还可用于其他类别工程,且不仅可用于传统构件还可广泛用于特殊构件及结构,不仅可用于良好场地及接触面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恶劣地形。

6、节约工时、提升功效且节省工程成本:传统间距定位手段(马凳及定位钢筋)要求操作人员对定位钢筋的加工、定位、焊接和复测等工序要熟悉,且操作要熟练,同时对马凳的选取、布设、绑扎连接以及复测的要求也要了然于心,熟练操作。而上述传统定位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是比较繁琐且耗时的,且施工成本并不低。相较前者,本实用新型从操作工序上只有定位、组装和复测三步骤,比前者的工序要简化得多,且组装过程更加简便易懂,总体上施工耗时较少,间接提升工效,可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定位夹紧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定位夹紧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定位夹紧见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孔连接盘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孔连接盘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孔连接盘的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头连接盘的主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头连接盘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头连接盘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孔连接盘的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孔连接盘的仰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头连接盘的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头连接盘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产品组装分解图。

图19为图18中固定件的主视图。

图20为图18中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产品定位间距加长安装分解图。

图22为图21中间距加长件的主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产品规格调整安装分解图。

图24为图23中规格调整件的主视图。

图25为图23中规格调整件的俯视图。

图26为图23中规格调整件的仰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至实施例8的俯视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侧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侧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侧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至实施例11的俯视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侧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侧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侧视图。

图中,1定位夹紧件;11定位夹紧件圆形滑块;1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13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2孔连接盘;21孔连接盘滑槽面;22孔连接盘滑槽;221孔连接盘滑槽口;23连接孔面;24连接孔;25孔连接盘凸台;3头连接盘;31连接头面;32连接头;321连接头外螺纹;33头连接盘滑槽面;34头连接盘滑槽;341头连接盘滑槽口;35头连接盘凸台;4间距加长件;41柱状基座;42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1间距加长件连接头外螺纹;43间距加长件连接孔;5规格调整件;51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52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3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6固定件;61固定连接盘;611固定连接盘滑槽;612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2可滑动连接头;621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2可滑动连接头圆形滑块;7φ25mm钢筋网;8φ12.5mm钢筋网;9砼局部浇筑混凝土;91砼局部浇筑混凝土上表面;10平整地面;11非平整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包括定位夹紧件1、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

如图6-8所示,孔连接盘2的一面为孔连接盘滑槽面21,孔连接盘滑槽面21设有孔连接盘滑槽22,孔连接盘滑槽22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孔连接盘滑槽22均设有开放的槽口221,孔连接盘2的另一面为连接孔面23,连接孔面23设有孔连接盘凸台25,孔连接盘凸台25内设有连接孔24,连接孔24开口于孔连接盘凸台25的顶面,连接孔24内壁设有内螺纹(图未示出);

如图9-11所示,头连接盘3的一面为头连接盘滑槽面33,头连接盘滑槽面33设有头连接盘滑槽34,头连接盘滑槽34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头连接盘滑槽34均设有开放的槽口341,头连接盘3的另一面为连接头面31,连接头面31设有头连接盘凸台35,头连接盘凸台35上设有连接头32,连接头32表面设有外螺纹321;连接头32与连接孔24相适配以使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可以通过内、外螺纹旋拧连接;

本实施例的定位夹紧件1为磁铁定位夹紧件,如图3-5所示,磁铁定位夹紧件1的一端设有铁定位夹紧件圆形滑块11,磁铁定位夹紧件1的另一端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1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12内镂空形成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13,定位夹紧件圆形滑块11与孔连接盘滑槽22和头连接盘滑槽34均相适配以使磁铁定位夹紧件1可以沿孔连接盘滑槽22和头连接盘滑槽滑动23。

当连接孔与连接头完全旋拧连接后,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由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决定。

因此,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为1cm,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为1cm,连接孔24的深度为0.5cm;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为1cm,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为1cm,连接头的高度为0.5cm;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的高度为1cm。如图1所示,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1cm+1cm+1cm+1cm=4cm。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为4cm,即本实施例的定位间距为4cm,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定位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为4cm。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改变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以及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就能改变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从而得到不同定位间距的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

实施例2

如图12-13所示,包括定位夹紧件1、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

本实施例的定位夹紧件1也是磁铁定位夹紧件,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定位夹紧件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4-15所示,孔连接盘2的一面为孔连接盘滑槽面21,孔连接盘滑槽面21设有孔连接盘滑槽22,孔连接盘滑槽22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孔连接盘滑槽22均设有开放的槽口221,孔连接盘2的另一面为连接孔面23,本实施例中,连接孔24直接设置于孔连接盘2内,连接孔24的开口设置于连接孔面23上,连接孔24内壁设有内螺纹(图未示出);

如图16-17所示,头连接盘3的一面为滑槽面33,头连接盘滑槽面33设有滑槽34,头连接盘滑槽34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头连接盘滑槽34均设有开放的槽口341,头连接盘3的另一面为连接头面31,本实施例中,连接头32直接设置于连接头面31上,连接头32表面设有外螺纹321;连接头32与连接孔24相适配以使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可以通过内、外螺纹旋拧连接;

综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孔24直接设置于孔连接盘2内,而实施例1在连接孔面23上增设了一个孔连接盘凸台25,连接孔24设置于孔连接盘凸台25内;本实施例的连接头32直接设置于连接头面31上,而实施例1在连接头面上增设了一个头连接盘凸台35,连接头32设置于头连接盘凸台35上。本实施例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为1cm,连接孔24的深度为0.5cm;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为1cm,连接头的高度为0.5cm。

本实施例中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均未设置凸台,当连接孔与连接头完全旋拧连接后,如图3所示,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1cm+0cm+1cm+0cm=2cm。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为2cm,即本实施例的定位间距为2cm,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定位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为2cm。

实施例3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组装。本实施例组装需要固定件6来固定定位夹紧件1。

固定件6的结构如图19所示:固定件6包括固定连接盘61和4个可滑动连接头62;固定连接盘61的一面为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设有固定连接盘滑槽611,固定连接盘滑槽611呈正方形及对角线分布,固定连接盘滑槽611均为封闭式滑槽;可滑动连接头62设有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1,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1的下部设有可滑动连接头圆形滑块622,可滑动连接头圆形滑块622设置于固定连接盘滑槽611内使可滑动连接头62可沿固定连接盘滑槽611滑动;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1与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13相适配。

组装过程如图18所示:①先将孔连接盘的连接孔24和头连接盘的连接头32对准并按照内外螺纹进行旋扭连接且确保拧紧和连接牢固;②取8个磁铁定位夹紧件1,分别将其中4个定位夹紧件1沿着孔连接盘滑槽22的4个不同方向(正方形的四个角点或2根对角线两端)的槽口221插入,同样的将剩余4个磁铁定位夹紧件1沿着头连接盘滑槽34的4个不同方向(正方形的四个角点或2根对角线两端)槽口341插入;③接着取2个固定件6,各取一个分别置于上下两端磁铁定位夹紧件1的一侧,同时对固定件6上自带的4个可滑动连接头62进行调整,使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1与上下两端磁铁定位夹紧件的“L”型插槽13对准,并将上下两个固定件所有L型凸起连接部621插入至相对应的磁铁定位夹紧件的“L”型插槽13中完成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组装。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适用固定的钢筋网片的规格由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以及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或者至砼局部浇筑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决定。

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等于磁铁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的高度,磁铁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的高度为1cm,由于钢筋网由经纬两向钢筋交叠而成,因此,适合安装的钢筋网片钢筋的直径规格为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2,即磁铁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的高度/2=0.5cm。

实施例4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加长的安装。

定位间距加长安装需要增加使用间距加长件4。间距加长件4的结构如图22所示:间距加长件4包括柱状基座41和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设置于柱状基座41的顶面上,柱状基座41内镂空形成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开口于柱状基座41的底面上;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表面设置外螺纹421,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内壁设置内螺纹(图未示出);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与孔连接盘的连接孔24相适配,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与头连接盘的连接头32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柱状基座41的高度为1cm,间距加长件连接头的高度为0.5cm,间距加长件连接孔的深度为0.5cm。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加长的安装步骤如图21所示:①根据实际需要定位的钢筋网片的间距需要可取若干间距加长件4,令若干个间距加长件4依次先行进行对准连接,即上端的间距加长件4底部的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对准下端的间距加长件4顶部的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并按内外螺纹旋拧紧固连接,然后将连接紧固的若干个间距加长件连接体的最下端的间距加长件底部的间距加长件连接孔43对头连接盘3的连接头32,并按照内外螺纹旋拧紧固连接;②将孔连接盘2的连接孔24与间距加长件连接体的最顶端的间距加长件的间距加长件连接头42进行对准并旋拧紧固连接;③接下来的步骤与实施例3中组装步骤②和③相同,此处不再详述。这样便完成了间距定位器的接长工作。

使用间距加长件的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N*间距加长件的柱状基座41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其中,N为使用间距加长件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只使用了一个间距加长件,因此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孔连接盘滑槽面21至头连接盘滑槽面33的距离=孔连接盘滑槽面21与连接孔面23之间的距离+孔连接盘凸台25的高度+N*间距加长件的柱状基座41的高度+连接头面3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之间的距离+头连接盘凸台35的高度=1cm+1cm+1*1cm+1cm+1cm=5cm。本实施例的定位间距为5cm,即本实施例定位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距离为5cm。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间距加长件4的数量,或者增加间距加长件的柱状基座41的高度,都可以增加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定位间距。

实施例5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中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调整定位钢筋网片规格的安装。

实施例3中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等于磁铁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的高度为1cm,因此,适合安装的钢筋网片规格为钢筋直径0.5cm。如果要适应钢筋直径更大的网片定位,就要增加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因此需要使用规格调整件5。本实施例的规格调整件为磁铁规格调整件5。

规格调整件5的结构如图24-26所示,规格调整件5包括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51和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2,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2设置于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51顶部,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2的截面积小于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51的截面积,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51内镂空形成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53,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2与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53相适配以使一只规格调整件的“L”型凸起连接部52可以插入另一只规格调整件的“L”型插槽53内;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52还与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13相适配以使规格调整件的“L”行凸起连接部52可以插入定位夹紧件的“L”型插槽13内。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53与固定件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621相适配以使固定件可滑动连接头的“L”型凸起连接部621可以插入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53内。本实施例中,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的高度为1cm。

实施例1中的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适用规格调整安装步骤如图23所示:①首先是将磁铁定位夹紧件1、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进行整体连接,其连接步骤和细节与实施例3中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组装连接步骤①和②相同,此处不再详述;②在上述三者整体连接完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取若干磁铁规格调整件5(一般取8的整数倍数量),本实施例为取用8个磁铁规格调整件5,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个分别对应上下两端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同时将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规格调整件“L”型凸起连接部与磁铁定位夹紧件“L”型插槽对准并插入连接形成连接体;③接着再取2个固定件并令其中一个固定件与前述连接头上端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对应,另一个固定件与前述连接体的下端磁铁规格调整件5对应,对上下两端固定件上自带的4个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出连接部进行调整,使可滑动连接头“L”型凸起连接部与上下两端磁铁规格调整件“L”型插槽对准,并将上下两个固定件所有L型凸起连接部插入至相对应的磁铁规格调整件“L”型开孔中完成对接连接。

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适用固定的钢筋网片中钢筋的直径规格=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N*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2,其中N为使用一个定位夹紧件上连接的规格调整件数量。

本实施例中选用了8个规格调整件,一个定位夹紧件上连接了一个规格调整件,因此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适用固定的钢筋网片中钢筋的直径规格=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N*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2=(1cm+1*1cm)/2=1cm。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增加适用固定的钢筋网片中钢筋的直径规格,可以增加规格调整件的数量,或者增加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以及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将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以及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设置为单位长度,例如1cm、2cm等,可以便于操作人员根据需要选用适当数量的规格调整件,从而满足待固定的钢筋网片的规格。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在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相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一种安装结构。本实施例的安装地面为平整地面10,所以上、下层钢筋网片7均可以使用固定件6来固定。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需要固定的钢筋网钢筋直径规格为2.5cm,因此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需要为5cm,根据公式: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适用固定的钢筋网片7中上层钢筋的直径规格=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至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N*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2,(1cm+N*1cm)/2=2.5cm,计算得出N为4,即需要在孔连接盘2上的每个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固定件6之间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下层钢筋网片7的直径规格=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的距离/2=(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N*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2,同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头连接盘3下的每个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固定件6之间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5,整体安装完成的结构侧视图如图28所示,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7所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在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相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另一种安装结构。

整体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如图27所示,整体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如图2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同为固定相同钢筋直径规格为2.5cm的上、下两层钢筋网7,因此孔连接盘上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固定件6之间同样需要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并且上层钢筋网的固定方式与实施例6相同,都是通过使用固定件6与磁铁规格调整件5连接固定,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下层钢筋网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的下层钢筋网没有使用固定件与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固定,而是在整体安装结构的下部浇筑砼局部混凝土9包裹固定下部的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以砼局部混凝土9的上表面9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来夹紧下固定钢筋网7。同样,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的距离需要为5cm,在砼局部混凝土9上表面91与头连接盘3下方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之间需要设置4个磁铁规格调整件5,包裹在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由砼局部混凝土9的高度决定。由于本实施例是安装于平整地面10上,所以包裹于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4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是相同的。本实施例每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的数量为3个,即砼局部混凝土9的厚度为3c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在非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相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安装结构。钢筋网的规格与实施例7和8均相同。

本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俯视图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层钢筋网的安装固定方式与实施例7和8均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下层钢筋网下是非平整地面11,固定件6无法稳固地放置于非平整地面11上,因此不能使用固定件6来固定,只能使用砼固定法,在整体安装结构的下部浇筑砼局部混凝土9来固定。下层钢筋网7经纬向钢筋交叠的厚度为50mm,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的距离应该为5cm,因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和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均为1cm,那么头连接盘3下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之间需要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5。下部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有部分被包裹在砼局部混凝土9内。由于本实施例是安装于非平整地面11上,所以包裹于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4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会随着地势的高低不同而需要的数量不同,地势高之处需要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少,其高度低;地势低之处需要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多,其高度高;最终使整体安装结构能稳固地安置于非平整地面11上。

根据图28~图30所示,对于同规格大小的两层钢筋网片,通过将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进行整体组装连接后,可以灵活布设于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任意位置,此时上、下两层钢筋网片侧面的共8个磁铁定位夹紧件1依靠磁性会紧贴附着于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间,从平面图上看就像将同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牢牢“夹住”和固定,即使在混凝土浇筑时也不会因为混凝土流动产生的侧向力的作用而使得磁铁定位夹紧件1发生位移和松动,确保了定位牢固。

同时,两层钢筋网片的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孔连接盘2和头连接盘3之间增加间距加长件4的数量来调节间距尺寸,且间距加长件的外观尺寸均按照单位长度,例如1cm级进行设计加工,每增加一个间距加长件4,会使两层钢筋网间距加大1cm,这便确保了两层钢筋网片间距可调和间距调整精度可控的目的。

此外,根据图28~图30可知,本实用新型间距定位器可在平整地面或接触面(有利地形)和非平整地面或接触面(恶劣地形)上均可适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规格调整件5的增减调整设置即可,最后用固定件6或砼局部混凝土进行底部固定即可。

并且本实用新型间距定位器还不仅仅用于竖向立面的间距定位,还可用于横向平面的间距定位,只需要把图28~图30翻转90度,即可知晓其横向平面间距定位与竖向立面的间距定位的工作机理相同,这样可见本实用新型间距定位器不仅可用于横向平面构件而且适用竖向立面构件及其他特种构件,同时间距定位器可固定定位直径Ф8mm~Ф25mm的现用所有规格的钢筋,其应用面和范围较为广泛且应用工况和地形不受限。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在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不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一种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上层钢筋网8的规格为钢筋直径12.5mm,下层钢筋网7的规格为钢筋直径25mm。

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如图32所示。

本实施例上层钢筋网8经纬向钢筋交叠的厚度为25mm,使用固定件6固定。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与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应该为2.5cm,因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和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均为1cm,所以固定件滑槽面与孔连接盘滑槽面21的距离只能是1cm的整数倍,那么固定件滑槽面与孔连接盘滑槽面的距离只能是3cm,则需要在固定件6与磁铁定位夹紧件1之间设置两个磁铁规格调整件5。

下层钢筋网片7的直径规格为25mm,下层钢筋网7需固定于平整地面10,可以使用固定件6稳定固定于平整地面10上。下层钢筋网7经纬向钢筋交叠的厚度为50mm,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固定连接盘滑槽面612的距离应该为5cm,因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和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均为1cm,那么头连接盘3下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固定件6之间需要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5。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在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不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另一种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上层钢筋网8的规格为钢筋直径12.5mm,下层钢筋网7的规格为钢筋直径25mm。

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如图33所示。

本实施例的上层钢筋网8与实施例9中的上层钢筋网规格相同,其安装结构也与实施例9的上层钢筋网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下层钢筋网7的固定方式。本实施例的下层钢筋网7没有使用固定件6与磁铁规格调整件5连接固定,而是在整体安装结构的下部浇筑砼局部混凝土9包裹固定下部的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以砼局部混凝土9的上表面91与头连接盘滑槽面33来夹紧固定钢筋网。同样,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的距离需要为5cm,在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与头连接盘3下方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之间需要设置4个磁铁规格调整件5,包裹在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由砼局部混凝土9的高度决定。由于本实施例是安装于平整地面10上,所以包裹于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4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的数量是相同的。本实施例每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的数量为3个,即砼局部混凝土9的厚度为3cm。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为在非平整地面上使用便携式多向钢筋网片间距定位器固定规格不同的上下两层钢筋网的安装结构。本实施例上层钢筋网8的规格为钢筋直径12.5mm,下层钢筋网7的规格为钢筋直径25mm。

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如图31所示,本实施例整体安装结构的侧视图如图34所示。

本实施例的上层钢筋网8与实施例9中的上层钢筋网规格相同,其安装结构也与实施例9的上层钢筋网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下层钢筋网7要固定于非平整地面11,固定件6无法稳固地放置于非平整地面11上,因此不能使用固定件6来固定,只能使用砼固定法,在整体安装结构的下部浇筑砼局部混凝土9来固定。下层钢筋网7经纬向钢筋交叠的厚度为50mm,头连接盘滑槽面33至砼局部混凝土上表面91的距离应该为5cm,因为定位夹紧件“L”型支座高度和规格调整件“L”型支座高度均为1cm,那么头连接盘3下的磁铁定位夹紧件1与砼局部混凝土9上表面之间需要使用4个规格调整件5。下部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有部分被包裹在砼局部混凝土9内。由于本实施例是安装于非平整地面11上,所以包裹于砼局部混凝土9内的4列磁铁规格调整件连接体中磁铁规格调整件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会随着地势的高低不同而需要的数量不同,地势高之处需要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少,其高度低;地势低之处需要的磁铁规格调整件5的数量多,其高度高;最终使整体安装结构能稳固地安置于非平整地面11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