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保温降噪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953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保温降噪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保温降噪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中对墙体的保温、降噪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墙体大多采用单纯的混凝土结构或泥浆、砖墙等结构,不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降噪性能,日常生活中造成能耗高、噪音大,不利于节能环保和人们的健康,在人们对节能环保和健康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传统结构的墙体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保温、降噪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保温降噪墙,以提高墙体的保温和降噪性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面保温降噪墙,包括墙体基层、第一土壤层、第二土壤层、第一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第三粘结剂层、第四粘结剂层、第一岩棉层和第二岩棉层;所述墙体基层内填充有岩棉,所述第一土壤层和第二土壤层中均嵌入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墙体基层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所述第一土壤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墙体基层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二土壤层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墙体基层的另一个侧面上;所述第一岩棉层通过所述第三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第一土壤层上,所述第二岩棉层通过所述第四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第二土壤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保温降噪墙还包括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五粘结剂层、第六粘结剂层;所述第一吸音棉层通过所述第五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第一岩棉层上,所述第二吸音棉层通过所述第六粘结剂层粘结在所述第二岩棉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吸音孔,所述第一吸音棉层表面的每个吸音孔均贯穿所述第一吸音棉层、第五粘结剂层、第一岩棉层和第三粘结剂层;所述第二吸音棉层表面的每个吸音孔均贯穿所述第二吸音棉层、第六粘结剂层、第二岩棉层和第四粘结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的表面的各吸音孔均为不规则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的表面的各吸音孔的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且每个吸音孔的深度大于该吸音孔的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的表面的各吸音孔的开口不一样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保温降噪墙包括墙体基层、第一土壤层、第二土壤层、第一岩棉层和第二岩棉层。墙体基层内填充有岩棉,且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第一土壤层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墙体基层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第二土壤层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墙体基层的另一个侧面上,第一岩棉层通过第三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一土壤层上,第二岩棉层通过第四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二土壤层上。其中的第一岩棉层和第二岩棉层均具有保温和降噪作用,且分别位于墙体基层的两侧,实现了双面保温及降噪。该墙体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有保温及降噪需求的场合,有助于节能减排,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面保温降噪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上述双面保温降噪墙中吸音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保温降噪墙包括墙体基层4、第一土壤层3、第二土壤层5、第一粘结剂层、第二粘结剂层、第三粘结剂层、第四粘结剂层、第一岩棉层2和第二岩棉层6;墙体基层4内填充有岩棉,第一土壤层3和第二土壤层5中均嵌入有玻璃纤维网格布;墙体基层4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第一土壤层3通过第一粘结剂层粘结在墙体基层4的其中一个侧面上,第二土壤层5通过第二粘结剂层粘结在墙体基层4的另一个侧面上;第一岩棉层2通过第三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一土壤层3上,第二岩棉层6通过第四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二土壤层5上。墙体基层4、第一岩棉层2和第二岩棉层6均具有保温和降噪作用,且分别位于墙体基层4的两侧,实现了双面保温及降噪。该保温降噪墙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有保温及降噪需求的场合,有助于节能减排,减少噪音。

双面保温降噪墙还包括第一吸音棉层1、第二吸音棉层7、第五粘结剂层、第六粘结剂层;第一吸音棉层1通过第五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一岩棉层2上,第二吸音棉层7通过第六粘结剂层粘结在第二岩棉层6上。通过第一吸音棉层1和第二吸音棉层7可更好地将噪音吸收,进一步减少经墙体反射到达耳朵的声音,实现更好降噪效果。

第一吸音棉层1和第二吸音棉层7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吸音孔8,第一吸音棉层1表面的每个吸音孔8均贯穿第一吸音棉层1、第五粘结剂层、第一岩棉层2和第三粘结剂层;第二吸音棉层7表面的每个吸音孔8均贯穿第二吸音棉层7、第六粘结剂层、第二岩棉层6和第四粘结剂层。这样,可在第一土壤层3和第二土壤层5中种植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可从各吸音孔8透出,在降噪的同时实现美化墙体作用。

上述各粘结剂层未在附图中示出。

第一吸音棉层1和第二吸音棉层7的表面的各吸音孔8均为不规则排列,更具装饰性,当然,各吸音孔8也可为规则排列。第一吸音棉层1和第二吸音棉层7的表面的各吸音孔8的开口可不一样大,更具美观和装饰性。

如图2所示,第一吸音棉层1和第二吸音棉层7的表面的各吸音孔8的开口均为椭圆形开口。每个吸音孔8的深度(如图2中虚线L1的长度)大于该吸音孔8的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如图2中虚线L2的长度),最好是大于其椭圆形开口的长轴长度的两倍以上。声音到达吸音孔8后,在吸音孔8内会进行多次反射,每次反射都会造成一定的声音能量损耗,这样,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后返回到耳朵的声音就大大减弱。吸音孔8的深度越深,声音在吸音孔8内的反射次数越多,声音能量损耗就越大,返回耳朵的声音就越弱,降噪效果就越好。

该双面保温降噪墙可固定在框架9中,通过框架9限定双面保温降噪墙的形状。一般而言,双面保温降噪墙为矩形体,作为双面保温降噪墙外框的框架9也为矩形体结构,用于固定支撑双面保温降噪墙,防止第一土壤层3和第二土壤层5松脱,也可将框架9拆除以更换第一土壤层3和第二土壤层5中的土或更换植物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