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497阅读:1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装配式建筑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正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即在加工厂制作出相应的建筑预制构件,然后将预制构件运至工地进行组装。通过该体系以达到建筑短工期、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在建筑预制构件厂中,楼梯模具的优劣决定了预制楼梯的尺寸精确度、观感质量、生产周期等问题,因此如何使建筑预制楼梯模具具有易操作性、成本低、高效率、高品质的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建筑工业化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工作基础薄弱,必须承认整个发展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一、现有钢制楼梯模具需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针对性定制,由于楼梯规格各异使其通用性差、使用率低导致材料浪费,成本增加。二、现有钢制楼梯模具需根据不同楼梯规格尺寸进行模具加工,模具规格数量多、占用空间且影响工期。三、木质预制楼梯模具可循环使用次数少且质量难以保证。四、采用现场浇筑方式,现场作业量大,扬尘噪音污染严重,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工期较长难以保证。五、采用现场浇筑方式,受现场作业环境限制,外观质量不够美观,工程安装精度不高。六、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模板系统作业量大,施工周期长且安全隐患多。七、现有预制楼梯模具在组装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符合绿色建筑的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多个踏步底模模块组成的楼梯底模,通过控制增减踏步底模中的踏步底模模块的个数来调整踏步的数量;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圆孔、调节长圆孔的配合,使得固定螺栓位于调节长圆孔内的不同位置,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高度;通过在相邻的两个踏步底模之间塞加调节垫板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宽度。模具支架与楼梯侧模一体结构,便于支撑楼梯底模,保证预制楼梯模具整体的稳定性及平整度。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灵活性及使用周转率高,可根据要求进行任意调节,模具整体稳定性高,确保预制楼梯制造尺寸的准确性。一种规格模具即可满足多种规格预制楼梯制造要求,模具零件生产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传统采用木模板的现浇方式,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制造预制楼梯可实现高度工业化、快速装配化,减少现场作业量,缩短施工周期并减少木材浪费节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它包括模具支架,所述模具支架上安装有楼梯底模,模具支架上位于楼梯底模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楼梯侧模;

楼梯底模包括踏步底模,所述踏步底模左端与右端各安装有一个折板底模,所述踏步底模包括多个通过固定螺栓首尾依次连接的踏步底模模块,每个所述踏步底模模块包括踏步底模前板和踏步底模后板,所述踏步底模前板和踏步底模后板通过踏步底模过渡板相连;所述踏步底模前板上并列开设有多个调节长圆孔,所述踏步底模后板上开设有多个与踏步底模前板上调节长圆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圆孔;

踏步底模中相邻的两个踏步底模模块之间还装配有调节垫板,所述调节垫板上开设有多个与踏步底模前板上调节长圆孔位置相对应的调节孔槽。

优选的,所述楼梯侧模包括踏步侧模,所述踏步侧模的左端与右端各装配有一个折板侧模,所述踏步侧模包括踏步侧模方管框架及焊接在踏步侧模方管框架一侧的踏步侧模钢板,且所述踏步侧模钢板的外围尺寸小于踏步侧模方管框架的外围尺寸;所述折板侧模包括折板侧模方管框架及焊接在折板侧模方管框架一侧的折板侧模钢板,且所述折板侧模钢板的外围尺寸大于折板侧模方管框架的外围尺寸,使得折板侧模钢板延伸至折板侧模方管框架外。

优选的,所述模具支架包括整体呈“曰”字型的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所述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上焊接有多个加强角钢,所述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方钢。

优选的,每个所述折板侧模的底端均装配有一个调节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由多个踏步底模模块组成的楼梯底模,通过控制增减踏步底模中的踏步底模模块的个数来调整踏步的数量;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圆孔、调节长圆孔的配合,使得固定螺栓位于调节长圆孔内的不同位置,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高度;通过在相邻的两个踏步底模之间塞加调节垫板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宽度。模具支架与楼梯侧模一体结构,便于支撑楼梯底模,保证预制楼梯模具整体的稳定性及平整度。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灵活性及使用周转率高,可根据要求进行任意调节,模具整体稳定性高,确保预制楼梯制造尺寸的准确性。一种规格模具即可满足多种规格预制楼梯制造要求,模具零件生产可实现标准化、工厂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相比传统采用木模板的现浇方式,通过本实用新型来制造预制楼梯可实现高度工业化、快速装配化,减少现场作业量,缩短施工周期并减少木材浪费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楼梯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踏步底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踏步底模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方向踏步底模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调节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楼梯侧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方向踏步侧模与折板侧面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8中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模具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E-E方向向视图。

踏步底模1、踏步底模模块1a、踏步底模前板11、调节长圆孔11a、踏步底模后板12、固定圆孔12a、踏步底模过渡板13、调节垫板14、调节孔槽14a、踏步侧模2、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踏步侧模钢板22、折板底模3、折板侧模4、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折板侧模钢板42、模具支架5、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51、加强角钢52、支撑方钢53、调节螺杆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它包括模具支架5,所述模具支架5上安装有楼梯底模,模具支架5上位于楼梯底模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楼梯侧模;

楼梯底模包括踏步底模1,所述踏步底模1左端与右端各安装有一个折板底模3,所述踏步底模1包括多个通过固定螺栓首尾依次连接的踏步底模模块1a,每个所述踏步底模模块1a包括踏步底模前板11和踏步底模后板12,所述踏步底模前板11和踏步底模后板12通过踏步底模过渡板13相连;所述踏步底模前板11上并列开设有多个调节长圆孔11a,所述踏步底模后板12上开设有多个与踏步底模前板11上调节长圆孔11a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圆孔12a;

踏步底模1中相邻的两个踏步底模模块1a之间还装配有调节垫板14,所述调节垫板14上开设有多个与踏步底模前板11上调节长圆孔11a位置相对应的调节孔槽14a。

本卧式可调节预制楼梯模具在使用时,踏步底模1中的踏步底模模块1a首尾依次设置,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具体为将前一个踏步底模模块1a的踏步底模后板12与后一个踏步底模模块1a的踏步底模前板11相对接,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其固定圆孔12a与调节长圆孔11a进行固定,可以通过调节固定螺栓位于踏步底模前板11中调节长圆孔11a内的位置,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高度。通过控制固定圆孔12a与调节长圆孔11a的开孔情况,踏步高度可在150mm-200mm范围内调节。

将调节垫板14通过其上的调节孔槽14a插放到踏步底模1中相邻的两个踏步底模模块1a之间的固定螺栓上并固定,进而来调整预制楼梯的踏步宽度。通常踏步底模过渡板13的宽度为260mm,即踏步的最小宽度为260mm,通过增设调节垫板14实现踏步宽度在260mm-300mm范围内可调。

通过控制增减踏步底模1中的踏步底模模块1a的个数来调整踏步的数量,进而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折板底模3、踏步底模模块1a、调节垫板14均采用钢板剪切、轧制等加工而成,加工制造方便,底本低廉,加工质量安全可靠。踏步底模1与折板底模3也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连接,方便组装拆卸,通用性强,使用灵活性高;预制楼梯的宽度可通过楼梯设计图纸的尺寸要求定制专用侧模,将专用侧模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楼梯侧模之间,配合本楼梯侧模来实现预制楼梯的宽度调节。

如图7至图9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楼梯侧模包括踏步侧模2,所述踏步侧模2的左端与右端各装配有一个折板侧模4,所述踏步侧模2包括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及焊接在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一侧的踏步侧模钢板22,且所述踏步侧模钢板22的外围尺寸小于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的外围尺寸;所述折板侧模4包括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及焊接在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一侧的折板侧模钢板42,且所述折板侧模钢板42的外围尺寸大于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的外围尺寸,使得折板侧模钢板42延伸至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外。

如此设置,在进行踏步侧模2与折板侧模4的焊接装配时,调整踏步侧模钢板22与折板侧模钢板42位于同一侧,将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与折板侧模方管框架41对接,并使得折板侧模钢板42的延伸端伸入踏步侧模方管框架21方向与踏步侧模钢板22对接,然后进行焊接完成踏步侧模2与折板侧模4装配。增强楼梯侧模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预制楼梯制造精度,外观效果更加美观。

如图10至图1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模具支架5包括整体呈“曰”字型的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51,所述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51上焊接有多个加强角钢52,所述模具支架H型钢框架51的底面上焊接有支撑方钢53。如此设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整体稳定性好,满足预制楼梯模具的使用强度要求。便于支撑楼梯底模及楼梯侧模,保证预制楼梯模具整体的稳定性及平整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每个所述折板侧模4的底端均装配有一个调节螺杆6。如此设置,便于针对折板侧模4进行高度及角度调节,保证模具整体尺寸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满足使用需要。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