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27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全新的装饰遮阳一体化压型金属板及使用索结构连接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围护领域中常用的金属装饰系统通常使用较厚金属平板或者装饰铝型材作为外立面装饰层,结构件采用铝型材或者钢梁等钢构件,整体系统用连接复杂且钢量大,整体外形不够轻巧,不但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而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检修维护困难,材料更换不易。难以适应目前建筑师对于围护外装饰材料日益多元化的要求,对社会资源也造成较大浪费,潜在增加用户大量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目前建筑围护金属装饰领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它能减轻整体系统材料的重量,并满足建筑围护金属装饰系统多功能性的要求。

为了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包括:若干个装饰压型金属板、若干个金属连接件、若干个金属驳接件、若干个金属转接件和若干个次钢索,其中:若干个装饰压型金属板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列或并排放置,在相邻的两个装饰压型金属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对应的金属连接件,若干个对应金属连接件在装饰压型金属板长度方向组成一列,若干个对应的金属连接件在装饰压型金属板宽度方向组成一排,相邻装饰压型金属板的对应金属连接件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一个金属驳接件上,每个金属驳接件上装有一个金属转接件,每根次钢索均穿过每排对应的金属转接件,每根次钢索的两端分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所述装饰压型金属板包括:波谷板和分别位于波谷板两侧的立肋,金属连接件分别设置在装饰压型金属板的立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所述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还包括:若干个主钢索,每根主钢索穿过至少两列金属转接件,每根主钢索两端分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所述波谷板和立肋上有按照阵列方式排列的若干个冲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所述金属连接件为L型金属件, L型金属件装在装饰压型金属板的立肋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所述立肋高度为a,波谷板宽度为b,其中a∶b=1∶1-1∶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其中:在所述的波谷板上有加强肋。

本实用新型的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立肋面层装饰材料使用金属薄板经专业压型设备整体辊压成型,使平金属薄板压制成为具有较大刚度的冷弯薄壁构件,可以在尽可能减薄基材的基础上满足建筑使用要求,做到轻质高强,极大的减少了材料的用量。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立肋结构支撑层使用金属拉索结构,做到轻量化的同时在整个装饰系统构造及装饰效果上也做到了极致的简化。上述优势在减轻整体结构重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整体工程造价。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波谷及两侧局部立肋可采用冲孔处理,根据冲孔密度及孔径的不同可以使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立肋表面呈现不同的装饰效果和这遮阳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孔径及孔距的装饰板组合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极大的扩展了设计师对于建筑装饰表面的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的断面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只画出了系统中的一部分;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起见,图中只画出了装饰压型金属板中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主钢索的连接关系;

图3为装饰压型金属板比例关系的放大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标号1为装饰压型金属板;标号2为金属连接件;标号3为紧固件;标号4为金属转接件;标号5为次钢索;标号6为主钢索;标号7为波谷板;标号8为金属驳接件;标号9为加强肋,标号10为立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索结构装饰遮阳压型金属板系统包括:若干个装饰压型金属板1、若干个金属连接件2、若干个金属驳接件8、若干个金属转接件4、若干个次钢索5 和若干个主钢索6,装饰压型金属板1包括:波谷板7和分别位于波谷板7两侧的立肋10,若干个装饰压型金属板1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列或并排放置,在相邻的两个装饰压型金属板1的立肋10内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对应的金属连接件2,在每个装饰压型金属板1的每个立肋10内的金属连接件2在装饰压型金属板1长度方向组成一列,若干个对应的金属连接件2在装饰压型金属板1宽度方向组成一排,相邻装饰压型金属板1的对应金属连接件2分别通过紧固件3 固定在一个金属驳接件8上,每个金属驳接件8上装有一个金属转接件4,每根次钢索5均穿过每排对应的金属转接件4,每根主钢索6穿过至少两列金属转接件4,每根次钢索5和每根主钢索6的两端分别固定。

如图3所示,立肋10高度为a,波谷板7宽度为b,其中a∶b=1∶1-1∶15。

金属连接件2为L型金属连接件,L型金属连接件装在装饰压型金属板1的立肋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