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隔墙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27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隔墙及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板、隔墙及其连接结构,属于PC住宅工业化领域(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装配式低层住宅形式越来越多,钢骨架结构、混凝土拼装结构、木结构等层出不穷。

目前,隔墙与外墙板之间的连接一般都是现浇的形式直接安装在墙板的顶端,这种方式对于矩形生活空间的建筑物而言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异性建筑物,如塔筒式建筑物而言则施工难度较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墙板、隔墙及其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尤其适用于异性建筑物,如塔筒式建筑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墙板,包括墙板本体,所述墙板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列竖向间隔布置的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与隔墙固定相连;所述连接件的部分预埋在墙板本体内,该连接件的部分相对墙板本体的内壁面伸出形成伸出部。

由此,通过设置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实现外墙板与隔墙的可靠相连,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吸取民间的筒楼和城堡形建筑的建筑风格,创造性地采用圆弧型或锥弧形预制板拼接建筑。所述预制墙板为弧形墙板,该弧形墙板的内弧面为所述预制墙板的内侧壁;所述预制墙板的上端弧长与下端弧长等长,或预制墙板的上端弧长小于下端弧长。换句话说,预制墙板为圆弧形预制板或锥弧形预制板,如果是下大上小的锥弧形预制板,则有很强的自稳定性,且抗风性能优良。

为了方便实现相邻两块预制墙板的可靠连接,所述预制墙板的顶端部的内侧壁面上、预制墙板的顶部内侧壁上、以及预制墙板两端部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手孔洞,该手孔洞通过弧形的螺杆孔与对应的端面连通。由此,通过穿过弧形的螺杆孔的弧形螺杆可以快速实现相邻两块预制墙板的连接。

为了提高防水效果,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顶端面和/或侧端面上开有通长的凹槽。由此,可以在凹槽内填入膨胀止水胶条,通过挤压连接,能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预制墙板上开有窗洞口。采用弧形窗户,视野更宽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预埋在墙板内且竖向间隔布置内螺纹套筒,该内螺纹套筒与相应的螺杆配合相连;所述螺杆的一部分相对墙板内壁伸出并与隔墙固定相连。由此,通过内螺纹套筒和螺杆的配合,从而方便与对应的隔墙之间可靠连接。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与所述的预制墙板配合使用的隔墙,所述隔墙的外端面上开有垂直于外端面向内延伸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件配合相连。

由此,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即可实现墙板与隔墙的连接。

为了方便施工,所述隔墙的外端部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手孔,所述连接件的伸出部穿过连接孔并与位于所述手孔内的紧固件固定相连。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同一列的各手孔连通形成竖向设置的槽。这种结构形式相对手孔的不足之处在于墙板的结构强度要求更高。

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手孔内设有垫板,所述紧固件通过垫板和螺杆将所述墙板和隔墙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墙板与隔墙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墙板和所述的隔墙;所述墙板所述的预制墙板;所述隔墙的外端部上设有与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件配合连接的结构。由此,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墙板与隔墙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施工效率,尤其适合异性建筑物的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现场没有任何湿作业,施工工具简单,消耗附属材料少。

本实用新型的墙板与隔墙的连接结构形式独特,受力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墙板预留了凹槽,中间填入膨胀止水胶条,通过挤压连接,能达到可靠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造周期短,拆装方便,且拆装成本低,能实现低损耗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墙板与隔墙连接处的横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右相连两块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弧墙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弧墙板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墙板;3-楼板;11-窗洞口;12-楼板安装槽;13-凹槽;14-螺杆孔;15-手孔洞;16-内螺纹套筒;21-隔墙;22-垫板;24-螺杆;25-螺栓;31-弧形螺杆;32-止水带;33-砂浆;81-水平缝;82-竖向缝;83-拼缝;200-房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墙板与隔墙的连接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墙板1和隔墙21;所述墙板1的内壁上设有两列竖向间隔布置的内螺纹套筒16和螺杆24,该内螺纹套筒16通过螺杆24用于与隔墙21可拆卸地固定相连;所述内螺纹套筒16部分预埋在墙板本体内,螺杆24的一部分相对墙板本体的内壁面伸出形成伸出部。所述螺杆24的一部分相对墙板1内壁伸出并与隔墙21固定相连。

如图1和2所示,所述隔墙的外端面上开有垂直于外端面向内延伸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与所述预制墙板的连接件配合相连。为了方便施工,所述隔墙的外端部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手孔,所述连接件的伸出部穿过连接孔并与位于所述手孔内的紧固件固定相连。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所述手孔内设有垫板22,所述紧固件通过垫板22和螺杆将所述墙板1和隔墙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和2类似,区别在于,所述预制墙板为弧形墙板,该弧形墙板的内弧面为所述预制墙板的内侧壁。如图4所示,所述预制墙板的上端弧长与下端弧长等长形成圆弧形的预制板。作为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所述预制墙板的上端弧长小于下端弧长,由此形成锥弧形预制板,这种预制板的建筑物更加稳固。

为了方便采光,所述预制墙板上开有窗洞口11。

为了实现相邻两块预制墙板的连接,所述预制墙板的顶端部的内侧壁面上、预制墙板的顶部内侧壁上、以及预制墙板两端部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手孔洞15,该手孔洞15通过弧形的螺杆孔14与对应的端面连通。由此,通过弧形螺杆穿过相连两块预制墙板的弧形的螺杆孔14,然后通过螺栓锁紧,实现两块墙板的可靠连接。

为了提高防水效果,所述预制墙板顶端面和侧端面上开有通长的凹槽13。

如图3所示,左右相邻两块弧形墙板的对接端部的凹槽内设有膨胀止水带32,然后通过穿过对应弧形的螺杆孔14的弧形螺杆31和位于相应手孔洞15内的螺母将左右相邻两块弧形墙板固定在一起。连接完毕后,在相应手孔洞15内填充密封砂浆或密封胶即可。

如图6所示,由此,形成的建筑结构外墙由多块圆弧形或圆锥形预制墙板1通过弧形螺栓进行连接而成。预制板上根据需要开设门窗洞口11,且预留拉结螺栓的孔洞及手孔。预制板的四个端面留设凹槽13。多块预制墙板1左右、上下拼接,并通过弧形螺栓固定在一起,左右相邻两块墙板之间形成竖向缝81,上下相邻两块墙板之间形成水平缝81。其中竖向缝81和水平缝82内的凹槽内可以放入膨胀止水条,拼接完成后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预制板的中上部分(楼板位置)设置搁置楼板系统的凹槽或预先预埋内螺纹套筒,楼板通过刚支撑搁置在凹槽中或者通过内螺纹套筒拧上角钢搁置刚支撑点。预制弧形板在需要拼装隔墙的位置也预埋内螺纹套筒,安装预制隔墙前拧入螺杆,墙板安装后通过螺栓拧紧使两片墙连接。墙板连接后所有的手孔洞都采用柔性砂浆或者塑料盖板封闭。

本实用新型根据建筑设计,工厂生产弧形板(或者锥弧形板),弧形板按照要求留设螺杆洞、预留槽、防水凹槽、门窗洞口以及内螺纹套筒。施工现场只需要根据要求做基础提供平整的硬化场地,预制弧形板运至现场后在场地上先放线,在弧形板四周的防水凹槽内粘上膨胀止水带,采用符合要求的起重机械将墙板吊装到设计位置,并用临时固定。

墙板之间用弧形螺栓穿入墙板预留弧形孔,拧紧螺栓对拉将其连接拼装。外环拼装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弧形墙板预留连接隔墙位置埋设的套筒处拧入螺杆,拧入螺杆后吊装隔墙,隔墙的预留孔洞穿入螺杆后用螺母拧紧使隔墙与弧形墙板连接。隔墙分区安装完毕后,在弧形墙预留的凹槽内卡入型钢并通过螺杆拧入凹槽内的内螺纹套筒进行固定,使型钢与外弧形墙形成三维的框架体。

型钢的设置可根据设计要求布置,布置不局限于之卡在弧形板的凹槽内,部分短的型钢也可以根据房间的平面布置固定在卡在弧形墙板上的型钢中间。型钢支撑体系建立完以后拼装钢楼梯或者木楼梯或者预制混凝土楼梯,楼梯的支撑点在支撑型钢和地面上。拼装楼梯的同时在型钢支撑上拼装楼板层,楼板层可以根据设计采用钢板、木楼板或者预制混凝土楼板。按照这个顺序依次安装下一层,一直施工到设计高度。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