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耐张直杆两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83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风电场耐张直杆两用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力发电输电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场T接引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戈壁平原地区,风机直排情况较多,场内35kV线路直排设计,每台风机需要在引上杆T接,为了控制风偏,风机引上杆为耐张杆,受风机间距影响,场内耐张杆较多,耐张杆的导线,地线都为耐张段,在线路施工,放线的时候,增加了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根据实际情况便捷切换导线耐张拉线还是直杆拉线的风电场耐张直杆两用杆。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风电场耐张直杆两用杆包括竖直设立在地面上的两平行主杆,在两平行主杆上部间上下平行架设有若干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设置在主杆间的横担,在横担上方的两主杆处均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和横担间连接有横担侧拉线、连接拉线和横担内拉线;在横杆两端设置有用以安装绝缘子的安装孔;在两主杆上端通过螺杆固定有底座,螺杆一端伸出底座设置有杆头轴套,在杆头轴套内设置有用以与接线绝缘子相连可转动的转杆。

所述连接拉线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板相连。

所述横担内拉线设有两股,两股横担内拉线下端均与横担中部相连,上端分别与两连接板相连。

在连接板外侧设置有横担外拉线,横担外拉线下端与横担外侧固定相连。

在横担前、后两端中部的左右侧设置有交叉排布的两拉线,两拉线下端分别与埋设于主杆前、后两侧的地面内的拉线棒固定相连。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主杆上同时设置具有耐张接线点的安装底座和具有直杆接线点的横担,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不同的接线点完成耐张拉线和直杆拉线的两种接线方式的切换,从而降低耐张拉线的数量,降低拉线量,提高拉线效率。

附图说明: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耐张连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B部横担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底盘,2.拉线棒,3.拉线,4.主杆,5.支架,5-1.横担侧拉线,5-2.连接板,5-3.连接拉线,5-4.横担内拉线,5-5.横担,5-6.抱箍,6.耐张连接点,6-1.螺杆,6-2.安装底座,6-3.杆头轴套,6-4.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风电场耐张直杆两用杆包括竖直设立在地面上的两平行主杆4,在两平行主杆4上部间上下平行架设有若干支架5,所述支架5包括设置在主杆4间的横担5-5,在横担5-5上方的两主杆4处均设置有连接板5-2,在连接板5-2和横担5-5间连接有横担侧拉线5-1、连接拉线5-3和横担内拉线5-4;在横杆5-5两端设置有用以安装绝缘子的安装孔;在两主杆4上端通过螺杆6-1固定有底座6-2,螺杆6-1一端伸出底座6-2设置有杆头轴套6-3,在杆头轴套6-3内设置有用以与接线绝缘子相连可转动的转杆6-4。

所述横担5-5除了用以安装绝缘子外,还起到连接两立柱上部,增强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拉线5-3两端分别与两连接板5-2相连,从而与横担5-5将两主杆4上部相连,进一步增强支架5的稳定性。

所述横担内拉线5-4设有两股,两股横担内拉线5-4下端均与横担5-5中部相连,上端分别与两连接板5-2相连,进一步增强支架5的稳定性。

在连接板5-2外侧设置有横担外拉线5-1,横担外拉线5-1下端与横担外侧固定相连,进一步增强支架5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在横担5-5前、后两端中部的左右侧设置有交叉排布的两拉线3,两拉线3下端分别与埋设于主杆4前、后两侧的地面内的拉线棒1固定相连,拉线3对主杆4起到很好的拉固,从而将主杆4稳定的固定在地面。

在主杆4埋设于地面的段的下端安装有底盘1,所述底盘1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

本申请图1中虽然只给出了一个支架5的图样,在该支架5的下方或上方还可设置若干平行的其余支架,以形成支架组,从而可进行多层导线的架设。

使用时,在横担5-5处的绝缘子处拉设地线,地线形成直线挂线;导线则通过耐张挂线的方式挂接在转杆6-4处,形成耐张挂线,此种挂线方式可减少连接地线时所使用到的拉杆、抱箍等部件,减少耐张段的数量,从而提高架线效率。当然根据不同的情况,地线、导线可更换位置,调整挂接方式,从而满足其余情况下的需求。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