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642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装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中墙柱梁板等钢筋绑扎大多数都是人工绑扎施工,验收时对钢筋绑扎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特别严格,超过允许偏差的钢筋间距必须调整到位。如果是基础底板和楼板的钢筋绑扎,其主筋之间没有箍筋,钢筋的间距位置比较好控制;而对于象柱和梁的钢筋绑扎,主筋之间的间距完全靠扎丝将箍筋与主筋绑扎在一起,主筋间距在绑扎好后的调整非常困难。

由于主筋与箍筋的绑扎都是靠手工操作,有的箍筋需要在绑扎之后打成180度弯钩,两主筋之间的间距很容易偏离设计值的允许偏差,不是间距过大,就是间距过小。通常操作人员先用钢管敲敲打打或用钢筋撬撬,但结果很不理想,目前针对钢筋之间的间距还没有任何适宜的工具来进行调整,只好返工松绑扎丝,拆除、重新绑扎,绑扎后可能还存在类似问题;误工误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不用返工松绑扎丝,可直接在已绑扎好的梁柱钢筋上调整主筋间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包括套管和螺杆,所述套管上沿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槽,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套管内并于该端设有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伸出条形孔槽;所述螺杆未进入套管内的杆身上套装有螺母,所述套管远离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竖直焊接在螺杆上向螺母一侧弯曲的钢筋,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水平焊接在套管上的钢筋。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套管相邻一侧的边缘固定有大于套管外径的推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制作材料可直接于施工现场取材,成本很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便于操作。本发明的使用可替代钢筋工程施工的手工操作,避免出现偏差而影响施工进度,对工程抢工、加快进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本发明可根据不同钢筋间距尺寸的需要,按不同的长度尺寸制作,可广泛适用于多种结构构件的钢筋间距的调整,值得在行业内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操作示意图;

其中:1-套管、11-条形孔槽、12-钢筋、2-螺杆、21-钢筋、3-螺母、31-推板、4-主筋、5-主筋、6-箍筋、7-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包括套管1和螺杆2。

参照图2所示,所述套管1上沿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槽11,套管的一端于条形孔槽11同侧水平焊接有钢筋12作为调节钢筋间距的一个限位部。

参照图3所示,所述螺杆2的一端伸入套管1内并于该端竖直焊接有一个弯钩状的钢筋21,钢筋21的弯曲方向与钢筋12相背,且始终伸出条形孔槽11上方,此作为调节钢筋间距的另一个限位部。

所述螺杆2未进入套管1内的杆身上旋转安装有螺母3,参照图4所示,螺母3与套管1相邻的一侧边缘焊接有大于套管1外径的推板31;推板31有助于调节时对套管1的推挤作用,如无此结构或所选螺母3的外径大于套管1的外径亦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参照图5所示:

一般梁柱钢筋绑扎,其外围有箍筋6套住三根平行的主筋4、5、7,部分箍筋6在钢筋绑扎完毕前需要弯成135或180度,就或多或少地造成两边的主筋4和主筋7之间的间距减小,为了将两边的主筋4与主筋7间距增大,将本发明一端的钢筋12抵住主筋7,同时螺杆2在套管1内移动并将钢筋21勾住主筋4,握住螺杆2,然后向套管1方向旋转螺母3(转不动时可用铁锤敲击螺母3),螺母3及推板31抵紧套管1,套管1前端的钢筋12向主筋7施加推力,钢筋21则向外侧慢慢拉动主筋4,两个主筋4、7之间的间距也随之慢慢扩大,用钢卷尺测量一下主筋4与主筋7之间的间距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间距到位后立即停止旋转螺母3,再将主筋4、7与箍筋6用扎丝绑扎牢固,两主筋4、7之间的间距即调整到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间距调节器,包括套管和螺杆,所述套管上沿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条形孔槽,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套管内并于该端设有第一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伸出条形孔槽;所述螺杆未进入套管内的杆身上套装有螺母,所述套管远离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本发明的制作材料可直接于施工现场取材,成本很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故障率低、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便于操作。本发明的使用可替代钢筋工程施工的手工操作,避免出现偏差而影响施工进度,对工程抢工、加快进度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可根据不同钢筋间距尺寸的需要,按不同的长度尺寸制作,广泛适用于多种结构构件的钢筋间距的调整,值得在行业内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龙;胡本福;金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机械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2
技术公布日:2017.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