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9131阅读:3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中,为了使建筑物的外表更加美观,通常都会在建筑物的外表面上设置装饰幕墙,中高端的建筑外墙装饰多会采用石材幕墙来获得更好的美观度,而石材幕墙通常采用干挂法进行安装,主要有t型挂件、蝴蝶型挂件、背栓式挂件等不同方式。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种在安装时需要分别插入石板上下的连接件,所述石板通过上下插入这种连接件固定在墙面上,如蝴蝶型挂件,每列石板必须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依次进行安装,施工工艺复杂,安装进度缓慢,当其中一块石板出现污染或破损等,由于上下均有石板,安装空间不足,无法将现有的这种连接件顺利插入新更换的石板中,只能损坏石板所在列的石板拆除,否则无法更换,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建筑外立面美观,即使更换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材机浪费,更换成本较高;若不拆除,只更换单块石板,常采用结构胶粘结,耐久性差,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石材幕墙在局部石材需要更换时,更换成本较高,施工工序复杂,更换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更换方便,安全性高,节省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其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拆除待更换石板,切除原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的一端;

b、在待安装区域安装龙骨,在所述龙骨上连接支撑件,在待安装石板背面连接挂件,所述挂件与支撑件的位置相适配;

c、对所述待安装石板背面的顶部进行倒角;

d、安装所述待安装石板,使所述挂件与支撑件相互配合形成卡扣;

e、对所述待安装石板与原有石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完成更换;

所述支撑件上包含至少一个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挂件包含至少一个悬臂。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拆除所述待更换石板后,切除所述原有连接件上用于悬挂所述待更换石板上下两端的部分,然后在待安装区域安装龙骨,将包含至少一个凹槽的支撑件安装于所述龙骨上,使所有所述凹槽的开口向上,在所述待安装石板的背面连接包含至少一个悬臂的所述挂件,所述悬臂向下设置,然后对所述待安装石板背面的顶部进行倒角以便安装,在安装时,将所述待安装石板沿外立面适当倾斜,然后推入所述待安装区域,使每个所述悬臂与一个所述凹槽形成稳定卡扣,最后填充所述待安装石板与原有石板之间的缝隙并清洁,即可完成局部石材的更换,采用本方法能够使单块石板独立受力、独立安装,直接方便的更换局部的石板,避免大范围的拆除,施工步骤简单,节省施工时间,卡接稳定,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材料损耗,减少大型吊装机械的投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控制安装精度,提高施工质量,增加安全性。

优选的,每个所述悬臂包含竖直段一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一的端部向下,所述凹槽的数量不少于所述悬臂的数量。

安装时,使一个所述挂件的所述竖直段一与一个所述凹槽相互卡扣。

优选的,所述凹槽包含竖直段二和竖直段三,所述竖直段二与待安装石板的距离小于所述直端三与待安装石板的距离,所述竖直段二高于所述竖直段三,所述竖直段二的顶端为向外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竖直段一和水平段连接的角度与所述斜面的角度适配,所述待安装石板顶部的倒角角度与所述斜面的角度适配。

所述竖直段二和竖直段三为所述凹槽的两个侧壁,所述竖直段二为其中靠近所述待安装石板的一侧,所述竖直段二的顶端设有向所述凹槽外侧倾斜的斜面,其中45°便于加工,所述待安装石板顶部的倒角角度为45°,也便于切割,所述竖直段一卡入所述凹槽时,通过所述斜面直接滑入所述凹槽,有利于石板安装,同时增加所述凹槽的深度,增强卡接的稳定性,避免石板向外滑落。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垫片。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有利于减少所述支撑件和挂件之间的摩擦噪声,同时填充所述竖直段一与凹槽之间的缝隙,使所述竖直段一与凹槽卡接更稳定。

优选的,在步骤a中,切除原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顶部的一端,然后在所述待安装石板的底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适配所述原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底部的一端。

即当所述待安装石板继续沿用下方的原有连接件时,需要在所述待安装石板底部开设适配的槽口,在安装时,将所述原有连接件插入所述槽口,配合所述支撑件与挂件,将所述待安装石板固定稳定,采用上述方式,有利于减少所述支撑件与挂件的数量,节省成本。

优选的,所述龙骨竖向连接于相邻两个横向设置的骨架,所述骨架用于支撑所述原有石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件通过角码连接于所述龙骨,所述角码焊接连接所述龙骨。

在用于单独更换局部石板的情况下,无法通过现有的待安装区域设置横向的所述龙骨,只能在所述待安装区域上下的两个骨架之间搭设竖向的所述龙骨,所述支撑件通过角码连接于所述龙骨,所述角码与龙骨三面满焊。

优选的,所述挂件螺栓连接于所述待安装石板。

优选的,步骤b和c的顺序能够互换。

即先对所述待安装石板背面的顶部进行倒角,然后将所述挂件安装于所述待安装石板背面。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能够使单块石板独立受力、独立安装,直接方便的更换局部的石板,避免大范围的拆除,施工步骤简单,节省施工时间,卡接稳定,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材料损耗,减少大型吊装机械的投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便于控制安装精度,提高施工质量,增加安全性。

2、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有利于石板安装,同时增加所述凹槽的深度,增强卡接的稳定性,避免石板向外滑落。

3、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有利于减少所述支撑件和挂件之间的摩擦噪声,同时填充所述竖直段一与凹槽之间的缝隙,使所述竖直段一与凹槽卡接更稳定。

4、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有利于减少所述支撑件与挂件的数量,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待安装石板安装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件与龙骨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支撑件与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待安装石板安装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1-支撑件,11-凹槽,12-竖直段二,13-竖直段二,2-挂件,21-竖直段一,22-水平段,3-龙骨,4-待安装石板,5-垫片,6-角码,7-原有连接件,8-骨架,9-原有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其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待更换石板,切除原有连接件7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的一端;

步骤二、在待安装区域安装龙骨3,在所述龙骨3上连接支撑件1,在待安装石板4背面连接挂件2,所述挂件2与支撑件1的位置相适配;

步骤三、对所述待安装石板4背面的顶部进行倒角;

步骤四、安装所述待安装石板4,使所述挂件2与支撑件相互配合形成卡扣;

步骤五、对所述待安装石板4与原有石板9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完成更换;

所述支撑件1上包含一个开口向上的凹槽11,所述挂件2包含一个悬臂,所述悬臂包含竖直段一21和水平段22,所述竖直段一21的端部向下,所述凹槽11的数量等于所述悬臂的数量。

当需要局部更换时,先拆除待更换石板,切除所述待安装区域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所述原有连接件7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的挂钩,在待安装区域的两个横向设置的骨架8之间安装竖向的龙骨3,在两个所述龙骨3内侧分别焊接四个角码6,一个所述支撑件1螺栓连接一个所述角码6,使所有所述支撑件1的凹槽11开口朝上,每个所述凹槽11包含竖直段二12和竖直段三13,所述竖直段二12高于所述竖直段三13,所述竖直段二12的顶端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竖直段一21和水平段22连接的角度也为45°,每个所述支撑件1上设有条形安装孔,便于调节所述支撑件1距离墙的位置,确保石材幕墙的表面平整度,在所述待安装石板4的背面安装四个所述挂件2,使所有所述挂件2的竖直段一21的端部向下,一个所述挂件2的位置适配一个所述支撑件1,对所述待安装石板4的顶端背面进行45°倒角,然后安装所述待安装石板4,使所述待安装石板4略高于所述待安装洞并口沿外立面适当倾斜,然后向里推入,使所述竖直段一21沿所述斜面滑入所述凹槽11并卡扣稳定,所述凹槽11内设有垫片5,所述垫片5为u型三元乙丙橡胶条,最后将所述待安装石板4与原有石板9之间的缝隙注胶填满并清洁,即可完成局部石材的更换,步骤二和步骤三的顺序能够互换。

实施例2

如图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局部石材的更换方法,其方法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a中,只切除原有连接件7用于连接所述待更换石板顶部的一端,保留连接于所述待更换石板底部一端的所述原有连接件7,在所述待安装石板4的底部开设槽口,所述槽口适配所述原有连接件7,然后在所述待更换石板4的上部安装两个平行设置的所述挂件2,两个所述支撑件1分别适配两个所述挂件2,即可使待安装石板4挂装稳定,有利于减少组合扣件的数量,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