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结构及其浇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6755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结构及其浇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及其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剪力墙结构是指纵横向的主要承重结构全部为结构墙的结构。当墙体处于建筑物中合适的位置时,它们能形成一种有效抵抗水平作用的结构体系,同时,又能起到对空间的分割作用。

如公开号为“cn1888339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剪力墙,这种剪力墙具有较好的承载性和抗震性,因此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这种具有良好抗震性的剪力墙结构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结构,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剪力墙结构,包括相互套设的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中设置有若干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以及用于固定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球形件以及开设在球形件上且供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穿过的插接孔;所述外墙板中设置有条形钢筋,所述条形钢筋从外墙板中伸出且伸进内墙板中与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相连,所述条形钢筋伸进内墙板的端部设置有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插接在内墙板之中用于增加内墙板的结构强度,同样的,条形钢筋插接在外墙板中可用于增强外墙板的结构强度;剪力墙板属于混凝土墙板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同样由混凝土浇注而成,插设在其中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以及条形钢筋有助于浇注的混凝土成型;穿设在其中的钢筋均采用分体式设置,相邻钢筋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结构更高,当受到地震侵袭时,具有更好的抗震性;之后将外墙板中的条形钢筋通过卡接环连接在内墙板中的横、纵钢筋上,增加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牢靠度,当受到地震侵袭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墙体结构受到影响也产生震动,由于外墙板中的条形钢筋在固定在内墙板上的横、纵向钢筋上的,所以在震动过程中,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不会轻易发生脱落;其次,内墙板中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由于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固定件上的插接孔不是过盈配合,所以插接孔内壁与插接在其中的钢筋之间留有缝隙,在受到震动时,钢筋在缝隙中发生松动,既而导钢筋向固定件处传递的震动减小,当多级传递完毕之后,震动幅度和频率极度锐减,既而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环从条形钢筋的端部延伸弯折形成且卡接环的端部与条形钢筋的侧壁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卡接环上设置有将其固定在条形钢筋上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环从条形钢筋的端部延伸弯折形成并形成开口,在安装过程中,利用开口使卡接环卡接在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上,之后利用固定装置将卡接环固定在条形钢筋上,避免条形钢筋从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依次设置有保温层、隔音层和弹力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温层粘设在内墙板上,可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效果,其次对内墙板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再将隔音层粘设在保温层表面,起到隔音降噪的效果;最后将弹力网罩设在保温层上,能对保温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次由于弹力网具有一定的弹力,所以将其罩设在隔音层上时对内墙板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均由高韧混凝土浇注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韧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韧性,具有更好的承压能力和抗拉扯能力;利用这种高韧混凝土浇注而成的内、外墙板具有较好的抗震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剪力墙结构的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条形钢筋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烘干晾晒后在表面设置钝化层;

s2:利用固定件将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固定连接,适量的在卡接环中粘接橡胶垫后,利用卡接管将条形钢筋错位固定在横向钢筋或纵向钢筋上;

s3:制备滑移层胶体: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聚氨酯、聚苯硫醚、乙烯基树脂后并均匀搅拌;

s4:利用配备好的高韧混凝土浇筑内墙板,浇筑时,每浇筑15cm高之后,停止浇筑并放置5-10min后,将滑移层胶体采用点断式的方式间隔浇筑在其上并放置5-10min;重复以上步骤;

s5:内墙板浇筑后晾晒成型,在其表面贴设0.1-0.3mm厚的纤维层作为保温层,之后在保温层上贴设0.1mm-0.2mm海绵层作为隔音层,最后在隔音层表面贴设经纬编织的弹性橡胶层;

s6:利用坍塌度低的混凝土继续在内墙板外浇注形成外墙板,用于浇注外墙板的混凝土中混入有2%-3.5%的纤维;

s7:干燥成型后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酸洗将钢筋表面的氧化层去除,并设置钝化层,氧化层结构较为疏散,外部的空气、水汽易于穿过氧化层继续腐蚀,而钝化层结构紧密,空气和水等不容易穿过钝化层继续腐蚀内部的钢筋,在长久的使用中,可以避免因钢筋结构受损而造成的墙体坍塌;之后将处理过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分别插接在固定件不同的固定件中,从而完成内墙板中整体龙骨的搭设;在内墙板上的浇注过程中,采用多层浇注法,先灌入部分混凝土之后在已经浇注完毕的混凝土上表面点断式继续浇筑形成滑移层,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整个内墙体浇注完毕;在浇注成型的内墙板表面依次贴附保温层、隔音层用于隔热保温、隔音降噪,最后将弹性橡胶层套设在隔音层外部,既可保护保温层、隔音层等不从内墙板表面脱落,且弹性橡胶层也能对内墙板起到缓震保护的作用效果。将纤维混入至混凝土并均匀的搅拌,之后将加工好的混凝土继续浇注形成外墙板,加入在其中的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抗拉性,在拉、伸前期,其中的石子等物料与高分子纤维共同承受,当基料开裂后,横跨裂缝的纤维成为外力的主要承受者,从而避免混凝土中裂缝继续扩裂,增强外墙板的韧性以及抗拉伸能力。

作为优选,s6中纤维可采用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已内酯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高分子纤维采用聚已内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聚丙烯纤维、聚已内酯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密度、质量逐渐增大,在混凝土中呈现出明显分层,从而于各个层面对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其中聚丙烯纤维最轻,对表层的混凝土路面起到保护作用,这种纤维强度强度高,且具有一定的回弹性,所以对已经裂开的裂缝产生回拉的作用力。

作为优选,s3中的滑移层胶体中,以下组份按重量计:

聚氨酯10-20份

聚苯硫醚1-5份

乙烯基树脂3-6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是一种粘稠度极高的高分子融熔液体,且具有一定的弹性,聚苯硫醚具有一定的粘黏性,乙烯基树脂有助于成型、固化,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制备而成的滑移层胶体中具有弹性,将其间隔填充在内墙板上,当内墙板受到外界作用力产生震动时,填充在内墙板上的滑移层中通过产生微形变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弹性橡胶层可采用sebs、氯丁橡胶和硅胶中的一种或其中的几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ebs、氯丁橡胶和硅胶都是较为常见且廉价的带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制品,其具有极为稳定的化学性质,且耐化学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墙板中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以及条形钢筋有助于浇注的混凝土成型;穿设在其中的钢筋均采用分体式设置,相邻钢筋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当受到地震侵袭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墙体结构受到影响也产生震动,由于外墙板中的条形钢筋在固定在内墙板上的横、纵向钢筋上的,所以在震动过程中,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不会轻易发生脱落;其次,内墙板中的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由于横向钢筋、纵向钢筋与固定件上的插接孔不是过盈配合,所以插接孔内壁与插接在其中的钢筋之间留有缝隙,在受到震动时,钢筋在缝隙中发生松动,既而导钢筋向固定件处传递的震动减小,当多级传递完毕之后,震动幅度和频率极度锐减,既而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2.在内墙板上的浇注过程中,采用多层浇注法,先灌入部分混凝土之后在已经浇注完毕的混凝土上表面点断式继续浇筑形成滑移层,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整个内墙体浇注完毕;滑移层胶体中具有弹性,将其间隔填充在内墙板上,当内墙板受到外界作用力产生震动时,填充在内墙板上的滑移层中通过产生微形变从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墙板;11、横向钢筋;12、纵向钢筋;13、固定件;131、球形件;132、插接孔;14、保温层;15、隔音层;16、弹力网;2、外墙板;21、条形钢筋;22、卡接环;221、橡胶垫;23、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剪力墙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互套设的内墙板1和外墙板2;如图3所示,内墙板1中设置有若干个横向钢筋11和纵向钢筋12,并利用固定件13将横向钢筋11和纵向钢筋12连接成一个整体。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件13包括球形件131和设置在球形件131上的插接孔132,每一个固定件13上设置有4个插接孔132,其中两个插接孔132供横向钢筋11插入,另外两个插接孔132供纵向钢筋12插入。

如图3和图4所示,外墙板2中同样穿插有若干根条形钢筋21,条形钢筋21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条形钢筋21的一端从外墙板2中伸出并伸进内墙板1中与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条形钢筋21的端部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卡接环22,卡接环22的端部与条形钢筋21的侧壁之间形成开口23,并在卡接环22的端部设置有将其固定在条形钢筋21上的固定装置。

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可采用螺栓和螺纹的方式对两者进行固定,也可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在条形钢筋21上开设通孔,卡接环22朝向条形钢筋21的一端上设置有能配合插接进通孔中的凸起,并凸起焊接在通孔中,完成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卡接环22中站设有橡胶垫221,橡胶垫221可采用氯丁橡胶。

如图4和图5所示,利用卡接环22套设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从而完成条形钢筋21与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的连接,避免内墙板1与外墙板2之间发生错位。

如图2所示,内墙板1中和外墙板2之间依次设置有保温层14、隔音层15和弹力网16;其中,保温层14采用纤维,如石棉、玻璃纤维或岩棉等;隔音层15由海绵粘设而成,弹力网16是由弹性较好的橡胶条经纬编织后罩设而成的。

如图1所示,内墙板1和外墙板2由高韧混凝土浇注成型。

实施例2:

这种剪力墙的浇注方法如下:

s1: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和条形钢筋21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烘干晾晒后在表面设置钝化层。

采用稀硫酸润洗将钢筋表面的氧化层清洗干净,之后可采用电化学镀锌法在钢筋表面镀锌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利用金属在浓酸作用下产生致密的氧化层的原理,在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薄膜作为钝化层对钢筋进行保护。

s2:利用固定件13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固定连接,适量的在卡接环22中粘接橡胶垫221后,利用卡接环22将条形钢筋21错位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

橡胶垫221采用氯丁橡胶垫,将氯丁橡胶垫粘设在卡接环22中,氯丁橡胶可用以增加卡接环22与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之间的摩擦力;将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从卡接环22与条形钢筋21侧壁形成的开口处卡接进卡接环22中后,利用固定装置使卡接环22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若干条形钢筋21错位连接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中。

s3:制备滑移层胶体: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聚氨酯、聚苯硫醚、乙烯基树脂后并均匀搅拌。

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10份聚氨酯、1份聚苯硫醚、3份乙烯基树脂并加以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完成滑移层胶体的制备放在一旁备用。

s4:利用配备好的高韧混凝土浇筑内墙板1,浇筑时,每浇筑10cm高之后,停止浇筑并放置5min后,将滑移层胶体采用点断式的方式间隔浇筑在其上并放置5min;重复以上步骤。

采用高韧混凝土浇注内墙板1,在浇注过程中每浇注10cm之后停止浇注,混凝土作为一种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放置5min待混凝土停止流动后,将s3中制备好的滑移层胶体点断式的浇注在已经浇注完毕的内墙板上,滑移层的厚度约为1cm,晾放5min后,继续浇注混凝土;重复以上步骤。

s5:内墙板1浇筑后晾晒成型,在其表面贴设0.1mm厚的纤维层作为保温层14,之后在保温层14上贴设0.1mm海绵层作为隔音层15,最后在隔音层表面贴设经纬编织的弹性橡胶作为弹性网16。

内墙体浇注完毕后,在其表面依次粘设纤维层、海绵层和弹性网;本实施例中弹性网16采用sebs弹性橡胶条,经纬编织,并在交叉点粘接加以固定。

s6:利用坍塌度低的混凝土继续在内墙板1外浇注形成外墙板2,用于浇注外墙板2的混凝土中混入有2%的纤维。

在制备好的混凝土中加入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已内酯纤维并均匀搅拌,利用这种新加工的混凝土浇注外墙板2。

s7:干燥成型后安装。

将浇注完成的剪力墙安装至适当位置。

实施例3:

这种剪力墙的浇注方法如下:

s1: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和条形钢筋21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烘干晾晒后在表面设置钝化层。

采用稀硫酸润洗将钢筋表面的氧化层清洗干净,之后可采用电化学镀锌法在钢筋表面镀锌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利用金属在浓酸作用下产生致密的氧化层的原理,在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薄膜作为钝化层对钢筋进行保护。

s2:利用固定件13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固定连接,适量的在卡接环22中粘接橡胶垫221后,利用卡接环22将条形钢筋21错位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

橡胶垫221采用氯丁橡胶垫,将氯丁橡胶垫粘设在卡接环22中,氯丁橡胶可用以增加卡接环22与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之间的摩擦力;将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从卡接环22与条形钢筋21侧壁形成的开口处卡接进卡接环22中后,利用固定装置使卡接环22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若干条形钢筋21错位连接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中。

s3:制备滑移层胶体: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聚氨酯、聚苯硫醚、乙烯基树脂、石墨粉末后并均匀搅拌。

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20份聚氨酯、5份聚苯硫醚、6份乙烯基树脂并加以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完成滑移层胶体的制备放在一旁备用。

s4:利用配备好的高韧混凝土浇筑内墙板1,浇筑时,每浇筑15cm高之后,停止浇筑并放置10min后,将滑移层胶体采用点断式的方式间隔浇筑在其上并放置10min;重复以上步骤。

采用高韧混凝土浇注内墙板1,在浇注过程中每浇注15cm之后停止浇注,混凝土作为一种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放置10min待混凝土停止流动后,将s3中制备好的滑移层胶体点断式的浇注在已经浇注完毕的内墙板上,滑移层的厚度约为1cm,晾放10min后,继续浇注混凝土;重复以上步骤。

s5:内墙板1浇筑后晾晒成型,在其表面贴设0.3mm厚的纤维层作为保温层14,之后在保温层14上贴设0.2mm海绵层作为隔音层15,最后在隔音层表面贴设经纬编织的弹性橡胶作为弹性网16。

内墙体浇注完毕后,在其表面依次粘设纤维层、海绵层和弹性网;本实施例中弹性网16采用sebs弹性橡胶条,经纬编织,并在交叉点粘接加以固定。

s6:利用坍塌度低的混凝土继续在内墙板1外浇注形成外墙板2,用于浇注外墙板2的混凝土中混入有3.5%的纤维。

在制备好的混凝土中加入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已内酯纤维并均匀搅拌,利用这种新加工的混凝土浇注外墙板2。

s7:干燥成型后安装。

将浇注完成的剪力墙安装至适当位置。

实施例4:

这种剪力墙的浇注方法如下:

s1: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和条形钢筋21酸洗去表面氧化层,烘干晾晒后在表面设置钝化层。

采用稀硫酸润洗将钢筋表面的氧化层清洗干净,之后可采用电化学镀锌法在钢筋表面镀锌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利用金属在浓酸作用下产生致密的氧化层的原理,在钢筋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薄膜作为钝化层对钢筋进行保护。

s2:利用固定件13将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固定连接,适量的在卡接环22中粘接橡胶垫221后,利用卡接环22将条形钢筋21错位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

橡胶垫221采用氯丁橡胶垫,将氯丁橡胶垫粘设在卡接环22中,氯丁橡胶可用以增加卡接环22与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之间的摩擦力;将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从卡接环22与条形钢筋21侧壁形成的开口处卡接进卡接环22中后,利用固定装置使卡接环22固定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上,若干条形钢筋21错位连接在横向钢筋11或纵向钢筋12中。

s3:制备滑移层胶体: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聚氨酯、聚苯硫醚、乙烯基树脂后并均匀搅拌。

取干净容器,向其中加入15份聚氨酯、3份聚苯硫醚、4.5份乙烯基树脂和2份石墨粉末并加以搅拌,搅拌均匀后即完成滑移层胶体的制备放在一旁备用。

s4:利用配备好的高韧混凝土浇筑内墙板1,浇筑时,每浇筑13cm高之后,停止浇筑并放置8min后,将滑移层胶体采用点断式的方式间隔浇筑在其上并放置8min;重复以上步骤。

采用高韧混凝土浇注内墙板1,在浇注过程中每浇注12cm之后停止浇注,混凝土作为一种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所以放置8min待混凝土停止流动后,将s3中制备好的滑移层胶体点断式的浇注在已经浇注完毕的内墙板上,滑移层的厚度约为1cm,晾放8min后,继续浇注混凝土;重复以上步骤。

s5:内墙板1浇筑后晾晒成型,在其表面贴设0.2mm厚的纤维层作为保温层14,之后在保温层14上贴设0.15mm海绵层作为隔音层15,最后在隔音层表面贴设经纬编织的弹性橡胶作为弹性网16。

内墙体浇注完毕后,在其表面依次粘设纤维层、海绵层和弹性网;本实施例中弹性网16采用sebs弹性橡胶条,经纬编织,并在交叉点粘接加以固定。

s6:利用坍塌度低的混凝土继续在内墙板1外浇注形成外墙板2,用于浇注外墙板2的混凝土中混入有2.5%的纤维。

在制备好的混凝土中加入聚乙烯纤维、聚乳酸纤维和聚已内酯纤维并均匀搅拌,利用这种新加工的混凝土浇注外墙板2。

s7:干燥成型后安装。

将浇注完成的剪力墙安装至适当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