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30067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现场湿作业量小等优点,近些年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楼板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构件。目前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采用的楼板普遍是叠合板,即半预制、半现浇,这种楼板的湿作业量虽然较现浇楼板少,但也很大。在叠合板之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的是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虽然现浇量很少,但因整体性差,逐渐被取缔。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整体性好的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结构及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结构及装配方法,实现各种全预制板的制作及全预制板间的连接,以满足实际设计与施工中的需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该结构为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两个部分对接组成,其中:

(1)预埋pvc管预制板

在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下层布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上层布置构造钢筋;在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中轴线处埋有板内pvc管,板内pvc管贯穿预埋pvc管预制板,板内pvc管的一端口处竖向连接灌浆pvc管入口,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埋pvc管预制板;

(2)预埋pvc管叠合板

在预埋pvc管叠合板的下层布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预埋pvc管叠合板的上层布置构造钢筋;在预埋pvc管叠合板的中轴线处埋有板内pvc管,板内pvc管贯穿预埋pvc管叠合板,板内pvc管的一端口处竖向连接灌浆pvc管出口,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埋pvc管叠合板。

所述的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灌浆pvc管入口底端与预埋pvc管预制板的板内pvc管贯通。

所述的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灌浆pvc管出口底端与预埋pvc管叠合板的板内pvc管贯通。

所述的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插入连接钢筋从预埋pvc管预制板的板内pvc管插入预埋pvc管叠合板的板内pvc管中,插入连接钢筋的两端分别处于板内pvc管的非拼接处端口,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之间通过板内pvc管中的插入连接钢筋和灌浆料连接。

所述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预埋pvc管预制板与预埋pvc管叠合板放置相同水平高度处,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的侧边底部边缘线相接,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的板内pvc管在同一水平位置,并紧密接触,预埋pvc管预制板的灌浆pvc管入口和预埋pvc管叠合板的灌浆pvc管出口分别位于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的外侧;

(2)将插入连接钢筋从预埋pvc管预制板的板内pvc管插入预埋pvc管叠合板的板内pvc管中,封堵板内pvc管的非拼接处的端口,并将拼接处密封处理,依次从灌浆pvc管入口灌入灌浆料,直至灌浆料从灌浆pvc管出口溢出,完成预埋pvc管预制板与预埋pvc管叠合板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装配式混凝土楼板采用全预制混凝土楼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楼板和现浇混凝土楼板相比,湿作业量大大减小。

2、本发明全预制混凝土楼板,因改变了原有预制板的结构,板与板之间的连接更可靠,整体性更好,完全满足工程需要。

3、本发明同装配率高,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号预制板配筋及pvc管灌浆孔的三维图。

图2是一号预制板的三维图。

图3是二号叠合板配筋及pvc管灌浆孔的三维图。

图4是二号叠合板的三维图。

图5是一号预制板与二号叠合板拼接过程的三维图。

图6是一号预制板与二号叠合板拼接完成的三维图。

图中,1构造钢筋;2纵向受力钢筋;3水平分布钢筋;4灌浆pvc管入口;5板内pvc管;6一号预制板;7灌浆pvc管出口;8二号叠合板;9插入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及装配方法,主要包括:预埋pvc管预制板(图2)和预埋pvc管叠合板(图4)两个部分组成。

(1)如图1-图2所示,一号预制板(预埋pvc管预制板)具体结构如下:

在一号预制板6的下层布置纵向受力钢筋2和水平分布钢筋3,一号预制板6的上层布置构造钢筋1;在一号预制板6的中轴线处埋有板内pvc管5,板内pvc管5贯穿一号预制板6,板内pvc管5的一端口处竖向连接灌浆pvc管入口4,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一号预制板6。

其中,构造钢筋1、纵向受力钢筋2、水平分布钢筋3根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同现浇板,灌浆pvc管入口4底端与板内pvc管5贯通。

(2)如图3-图4所示,二号叠合板(预埋pvc管叠合板)具体结构如下:

在二号叠合板8的下层布置纵向受力钢筋2和水平分布钢筋3,二号叠合板8的上层布置构造钢筋1;在二号叠合板8的中轴线处埋有板内pvc管5,板内pvc管5贯穿二号叠合板8,板内pvc管5的一端口处竖向连接灌浆pvc管出口7,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二号叠合板8。

其中,构造钢筋1、纵向受力钢筋2、水平分布钢筋3根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计算方法同现浇板,灌浆pvc管出口7底端与板内pvc管5贯通。

二号叠合板具体结构与一号预制板大致相同,仅灌浆pvc管出口7在二号叠合板8的另一侧设置。

(3)如图5-图6所示,一号预制板6与二号叠合板8之间的连接,其连接结构和方法如下:

将一号预制板6与二号叠合板8放置相同水平高度处,一号预制板6和二号叠合板8的侧边底部边缘线相接,一号预制板6和二号叠合板8的板内pvc管5在同一水平位置,并紧密接触,一号预制板6的灌浆pvc管入口4和二号叠合板8的灌浆pvc管出口7分别位于一号预制板6和二号叠合板8的外侧;将插入连接钢筋9从一号预制板6的板内pvc管5插入二号叠合板8的板内pvc管5中,封堵板内pvc管5的非拼接处的端口,并将拼接处密封处理,依次从灌浆pvc管入口4灌入灌浆料,直至灌浆料从灌浆pvc管出口7溢出,完成一号预制板6与二号叠合板8之间的连接。

实例实施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装配式混凝土全预制单向板,安装方便,湿作业量很小,装配率高,节能环保、板与板之间的连接更可靠,整体性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等,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穿筋式全预制单向板的结构及装配方法。该结构为预埋PVC管预制板和预埋PVC管叠合板两个部分对接组成,在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下层布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上层布置构造钢筋;在预埋PVC管预制板的中轴线处埋有板内PVC管,板内PVC管贯穿预埋PVC管预制板,板内PVC管的一端口处竖向连接灌浆PVC管入口,通过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埋PVC管预制板;预埋PVC管叠合板具体结构与一号预制板大致相同,仅灌浆PVC管出口在预埋PVC管叠合板的另一侧设置。本发明装配式混凝土楼板采用全预制混凝土楼板,与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楼板和现浇混凝土楼板相比,湿作业量大大减小。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魏大勇;李爽;吕安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30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