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钢构造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587阅读:7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钢构造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钢构造柱。



背景技术: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目前,公开号为CN2030499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型钢构造柱,它包括矩形空心型钢,在矩形空心型钢的两侧焊接有圆钢墙拉筋,矩形空心型钢的截面尺寸为100×100mm,厚度为4mm,沿型钢构造柱的高度方向,两侧均每隔500mm焊接有两根圆钢墙拉筋,圆钢墙拉筋直径为6mm,长度为1000mm。

这种型钢构造柱虽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但是加固过程中,如果遇到粘钢加固的梁时,普通构造柱做法无法施工,粘钢上开洞植筋既削弱的粘钢的截面也增加了工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钢构造柱,其具有遇到粘钢加固的梁时,能够方便且快速施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粘钢构造柱,包括位于上下两端的粘钢加固梁,所述粘钢加固梁上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上下与粘钢加固梁固定连接的梁底粘钢板、垂直固定于梁底粘钢板上的钢筋、两端与钢筋焊接的固定钢及浇筑在梁底粘钢板之间的混凝土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于上下梁均设有粘钢板加固梁而如果在粘钢板上开洞进行植入钢筋将会对粘钢板加固梁的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造成粘钢板加固梁被腐蚀以及损坏,因此通过在粘钢板加固梁上粘贴粘钢板在粘钢板上连接钢筋,在通过与钢筋连接的固定钢形成整个构造柱,从而在构造柱内填充混凝土块最终完成整体,整体施工较为方便简单,通过粘钢板以及钢筋的连接有效避免破坏粘钢板加固梁的稳定性,同时设有的钢筋与固定钢之间的连接一方面方便安装连接,避免出现长度一致的情况下无法塞入粘钢板加固梁之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增加整体横向的耐受力,避免出现使用一整条钢筋时长度过长而抵抗横向的应力不足发生断裂的情况,整个施工较为方便简单,不需要进行钻孔等,同时通过钢筋与固定钢的连接有效的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操作更为方便。

进一步设置:所述梁底粘钢板通过胶粘剂与粘钢加固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于无法对梁底粘钢板进行钻孔,因此需要通过胶粘剂将梁底钻钢板与粘钢加固梁固定起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筋一端与梁底粘钢板焊接,所述钢筋与梁底粘钢板焊接的一端外壁上还包裹有吸水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由于梁底粘钢板与粘钢加固梁是通过胶粘剂连接的,而焊接的温度较高,因此在靠近连接处焊接的同时,可能会由于高温从而使得胶粘剂出现松动、软化等情况,因此在其周围包裹吸水棉,在焊接的过程中向吸水棉中浇灌冷水,从而有效的保证钢筋整个温度不会太高以至于影响到胶粘剂。

进一步设置:所述梁底粘钢板宽度在200~300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梁底粘钢板的宽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过大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而过小则无法满足其耐冲击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筋长度在500~600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钢筋长度应当较为合适,过长可能使得整体较脆,受到力时容易出现断裂,而较短则无法与钢筋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设置:所述钢筋在梁底粘钢板上呈正方形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正方形分布从而使得受力较为均匀,每一根钢筋都能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个施工较为方便简单,不需要进行钻孔等,同时通过钢筋与固定钢的连接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另一方面钢筋与固定钢的连接相比一根钢筋更不容易出现断裂等情况,可以更好的对整体进行加固,使得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正方形的分布,使得其四面受到力时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粘钢构造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粘钢构造柱梁底粘钢板俯视图。

图中,1、粘钢加固梁;2、加固装置;21、梁底粘钢板;22、钢筋;23、固定钢;24、混凝土块;3、胶粘剂;4、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粘钢构造柱,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位于上下两端的粘钢加固梁1,在粘钢加固梁1上设有加固装置2,加固装置2包括上下与粘钢加固梁1通过胶粘剂3粘贴的梁底粘钢板21,梁底粘钢板21整体为正方形,宽度在200~300mm之间,在梁底粘钢板21上焊接有垂直固定于梁底粘钢板21上的钢筋22,钢筋22分布在梁底粘钢板21的四个顶角上,钢筋22离梁底粘钢板21边缘宽度在30~40mm之间,上下两个粘钢加固梁1上均粘贴有梁底粘钢板21,且梁底粘钢板21上均设有钢筋22,两端的钢筋22向相邻一侧延伸一段,钢筋22延伸长度在钢筋22长度在500~600mm之间。

钢筋22与梁底粘钢板2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同时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金属又是导热的,因此可能会对梁底粘钢板21与粘钢加固梁1之间的胶粘剂3产生影响,使得其粘性弱化,整体出现软化等情况,从而不利于梁底粘钢板21与粘钢加固梁1之间的连接,因此在钢筋22的底部周围包裹有吸水棉4,在焊接过程中向吸水棉4倒冷水有助于对钢筋22进行降温,从而保证胶粘剂3的作用不会受到影响,在上下钢筋22之间还设有固定钢23,固定钢23与钢筋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从而使得固定钢23可以有效的放置在上下钢筋22之间,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横向作用力,最后在上下梁底粘钢板21之间填充浇灌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块24,完成整个粘钢构造柱。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由于上下粘钢加固梁1不适用向其表面植入钢筋22,因此在其表面先粘贴梁底粘钢板21,从而作为基础,再通过梁底粘钢板21之间的钢筋22用于塞入连接固定钢23,从而满足整体的稳定性要求,提升整体的牢固程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