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5933阅读:1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墙体线盒预留预埋阶段,原有的施工方法是通过线盒的穿筋将线盒用绑扎丝固定在墙体钢筋上,而对于线盒的进墙深度不采取任何措施,但往往由于土建专业加设的控制筋距离线盒过远或者土建墙体控制筋的偏差造成线盒进墙过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线盒与墙体钢筋固定麻烦,且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与墙体竖向钢筋绑扎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向钢筋一和线盒卡固组件,所述竖向钢筋一和控制杆垂直固定,所述线盒卡固组件包括竖向钢筋二和线盒托固件,所述竖向钢筋二的上部和下端分别与控制杆和线盒顶部垂直固定,所述控制杆靠近线盒的端部与线盒开口的侧面平齐;所述线盒托固件包括开口向下卡固在控制杆上的U形卡固件和与U形卡固件竖部固定连接的L型卡固托,所述L型卡固托和U形卡固件所处平面互相垂直,所述U形卡固件与控制杆可调式连接,所述L型卡固托的横部位于线盒底部与竖向钢筋二共同作用卡固线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杆上均匀间隔设有预留孔,所述U形卡固件通过螺栓同时穿过U形卡固件和预留孔与控制杆可调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形卡固件上、控制杆下方设有同时穿过其两竖部的螺栓,U形卡固件顶部垂直固定有螺栓,所述U形卡固件通过其顶部的螺栓向下拧紧与控制杆可调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钢筋二穿过设于线盒顶部的通孔,并通过螺栓与线盒固定。

此外,所述线盒托固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加优选地,所述控制杆靠近线盒一端的端部距竖向钢筋二20mm~2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杆的加设,有效的控制了线盒的进墙深度,保证了墙体拆模后线盒与墙体平齐,减少了后期电气专业开关、面板安装过程中的施工难度及不必要的费用,此外线盒卡固组件的双重定位装置能有效起到定位线盒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盒托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盒托固件与控制杆连接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盒托固件与控制杆连接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控制杆;2-竖向钢筋一;3-竖向钢筋二;4-线盒;41-通孔;5-线盒托固件;51-U形卡固件;52-L型卡固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预埋线盒定位装置,与墙体竖向钢筋绑扎固定,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设置的控制杆1,所述控制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竖向钢筋一2和线盒卡固组件,竖向钢筋一2和控制杆1垂直固定,线盒卡固组件包括竖向钢筋二3和线盒托固件5,竖向钢筋二3的上部和下端分别与控制杆1和线盒4顶部垂直固定,控制杆1靠近线盒4一端的端部距竖向钢筋二320mm~23mm。线盒4结构如图6所示,竖向钢筋二3穿过设于线盒4顶部的通孔41,并通过螺栓与线盒4固定。控制杆1靠近线盒4的端部与线盒4开口的侧面平齐;如图2和3所示,线盒托固件5包括开口向下卡固在控制杆1上的U形卡固件51和与U形卡固件51竖部固定连接的L型卡固托52,线盒托固件5为一体成型结构,L型卡固托52和U形卡固件51所处平面互相垂直,U形卡固件51与控制杆1可调式连接,L型卡固托52的横部位于线盒4底部与竖向钢筋二3共同作用卡固线盒4。如图4所示,控制杆1上均匀间隔设有预留孔,U形卡固件51通过螺栓同时穿过U形卡固件51和预留孔与控制杆1可调式连接。如图5所示,U形卡固件51上、控制杆1下方设有同时穿过其两竖部的螺栓,U形卡固件51顶部垂直固定有螺栓, U形卡固件51通过其顶部的螺栓向下拧紧与控制杆1可调式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