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7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包括有分别对应设置在水道两侧池壁位置处的左水道池壁模板结构、右水道池壁模板结构,分别支撑在两个水道池壁模板结构外侧的斜撑以及水平拉结在两个水道池壁模板结构之间第一对拉螺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水道池壁模板结构和右水道池壁模板结构均由下而上向外倾斜设置,包括有水道池壁内模板、水道池壁外模板以及水平拉结在其二者之间的第二对拉螺栓(3);所述水道池壁内模板的水平切面呈弧形,其弧度与水道池壁内侧面弧度相适应;所述水道池壁外模板的水平切面呈弧形,其弧度与水道池壁外侧面弧度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包括有第一斜撑(7)和第二斜撑(8);

所述第一斜撑(7)有一组,支撑在水道池壁外模板上部与地面之间,一组第一斜撑(7)沿水道池壁的长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斜撑(8)有一组,支撑在水道池壁外模板下部与地面之间,一组第二斜撑(8)沿水道池壁的长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7)和第二斜撑(8)的底端外侧均设有阻止其向外滑移的斜撑地锚(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池壁内模板和水道池壁外模板均包括有模板面板(4)、设置在模板面板(4)外侧的竖向次背楞(5)以及连接在次背楞(5)外侧的水平主背楞(6);

所述模板面板(4)的水平切面为弧形,由一组模板面板单元拼合而成;

所述次背楞(5)有一组,沿水道池壁的长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主背楞(6)有一组,沿水道池壁的高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主背楞(6)呈弧形,其弧度与对应一侧的水道池壁弧度相适应;

所述水道池壁内模板和水道池壁外模板顶部之间还设有一组上口支撑(1),所述上口支撑(1)沿水道池壁的长轴方向平行间隔连接在水道池壁内模板的次背楞(5)与水道池壁外模板的次背楞(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背楞(6)为弧形双钢管背楞,其中钢管采用钢管弯曲机进行弯曲,弯曲弧度与对应一侧的水道池壁弧度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池壁内模板的模板面板(4)底端与水道底板内侧面标高一致;所述水道池壁外模板底端与水道底板外侧面标高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池壁外模板的外侧面底部还设有抗倾覆件;所述抗倾覆件包括有一组压杆(10)和固定在木枋外侧的抗倾覆地锚(11);

所述压杆(10)沿水道池壁的长轴方向紧压在模板面板(4)外侧面底部;所述抗倾覆地锚(11)下端固定在地面中,上端阻挡在压杆(10)滑移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栓(2)包括有第一对拉杆(21)和连接在第一对拉杆(21)两端的第一扣件(22);所述第一对拉杆(21)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水道两侧的池壁外侧面双钢管背楞之间;所述第一扣件(22)固定在第一对拉杆(21)端部、压接在对应一侧双钢管背楞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对拉螺栓(3)包括有第二对拉杆(31)和连接在第二对拉杆(31)两端的第二扣件(32);所述第二对拉杆(31)的两端分别穿插在水道一侧池壁的外侧面双钢管背楞与内侧面双钢管背楞之间;所述第二扣件(32)固定在第二对拉杆(31)端部、压接在对应一侧双钢管背楞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弧形混凝土水道池壁模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拉杆(31)上还连接有两个封头(12);所述封头(12)分别封堵在第二对拉杆(31)与模板面板(4)的接缝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