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拆头及早拆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749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早拆头及早拆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早拆模板体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早拆头及早拆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早拆模板体系是为了实现早期拆除楼板模板的一种支模体系,其具有节约模板、节省人工、节省投资、加快工程进度等优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早拆模板体系中,一般设有独立支撑杆和早拆头,独立支撑杆主要起到竖向传力的作用,早拆头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上对楼板模板进行支撑。传统的早拆头安装在独立支撑杆上,对楼板模板的支撑并不稳固,支撑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早拆头及早拆模板体系,该早拆头能够支撑模板、且支撑稳固可靠;该早拆模板体系的支撑结构稳固可靠。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早拆头,包括早拆顶托、升降托架及用于升降所述升降托架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上,所述升降托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升降托架的安装孔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早拆顶托包括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顶部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位于所述安装柱所在的一侧,所述连接侧板上设有模板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耳环及导向固定件,所述导向固定件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上,所述升降耳环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的外侧,所述升降耳环位于所述升降托架远离所述支撑顶板的一侧,所述升降耳环上设有沿纵向方向的升降滑槽以及沿横向方向的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与所述升降滑槽的下端连通,所述升降耳环能够在固定滑槽或升降滑槽处沿所述导向固定件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耳环包括升降套筒以及敲击耳片,所述升降套筒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的外侧,所述升降套筒上设有所述升降滑槽与固定滑槽,所述敲击耳片设于所述升降套筒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滑槽为两条,两条所述升降滑槽沿所述升降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滑槽对应为两条,两条所述固定滑槽沿所述升降套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固定件横穿独立支撑杆,当所述升降耳环升起所述升降托架时,所述导向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滑槽远离对应的升降滑槽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用于伸入独立支撑杆顶部设置的连接孔中,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支撑顶板的一端为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沿着远离所述支撑顶板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为空心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托架包括托板以及设于所述托板一侧的托板套筒,所述托板上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托板套筒与所述安装孔对接,所述托板套筒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的外侧,所述托板套筒与所述托板之间设有加强筋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连接孔为与模板连接锁销匹配的锁销孔。

一种早拆模板体系,包括独立支撑杆、楼板模板、多块早拆模板、多个模板连接件以及所述的早拆头,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独立支撑杆上,所述升降托架在所述安装孔处套设在所述独立支撑杆的外侧,所述升降托架用于托住所述楼板模板,所述安装柱安装在所述独立支撑杆的顶部,所述支撑顶板用于支撑所述楼板模板的顶面,多块所述早拆模板通过所述模板连接件连接,与所述楼板模板相邻的早拆模板、连接侧板以及所述楼板模板一起通过所述模板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早拆模板体系还包括楼板背楞,所述楼板背楞沿着所述楼板模板与早拆模板的连接方向设置,所述楼板背楞设于所述楼板模板与早拆模板的下方,所述升降托架用于托住所述楼板背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早拆头使用时,升降托架在安装孔处套设在独立支撑杆的外侧,能够沿着独立支撑杆升降运动,升降机构能够控制升降托架升起或降下,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升降托架升起,托板能够托住楼板模板,安装柱安装在独立支撑杆的顶部,支撑顶板用于支撑顶住楼板模板的顶面,可通过在模板连接孔中安装模板连接件,使得楼板模板、连接侧板以及与楼板模板相邻的早拆模板一起通过模板连接件连接起来,对楼板模板支撑稳固可靠;需要拆除模板时,拆掉模板连接件,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升降托架降下,即可实施模板拆除并保留支撑顶板继续支撑。所述早拆头,通过在支撑顶板的两侧设置连接侧板,并在连接侧板上设置模板连接孔,该早拆头安装后,早拆顶托不仅能够顶住并支撑楼板模板的顶面,且还能够与楼板模板、早拆模板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支撑模板,支撑稳固可靠。

所述早拆模板体系,包括上述的早拆头,具备上述早拆头的技术效果,早拆头安装后能够与楼板模板和早拆模板连接为一体,支撑结构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早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早拆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早拆顶托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早拆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早拆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早拆顶托,110、安装柱,120、支撑顶板,130、连接侧板,132、模板连接孔,200、升降托架,210、托板,212、安装孔,220、托板套筒,230、加强筋位,300、升降机构,310、升降耳环,312、升降滑槽,314、固定滑槽,316、升降套筒,318、敲击耳片,320、导向固定件,10、独立支撑杆,20、楼板模板,30、早拆模板,40、楼板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早拆头,包括早拆顶托100、升降托架200及用于升降所述升降托架200的升降机构300。所述升降机构300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上。所述升降托架200上设有安装孔212,所述升降托架200的安装孔212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所述早拆顶托100包括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顶部的安装柱110。所述安装柱110的一端设有支撑顶板120。所述支撑顶板120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侧板130,所述连接侧板130位于所述安装柱110所在的一侧。所述连接侧板130上设有模板连接孔132。

如图1、图6所示,所述早拆头使用时,升降托架200在安装孔212处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能够沿着独立支撑杆10升降运动,升降机构300能够控制升降托架200升起或降下,通过升降机构300控制升降托架200升起,托板能够托住楼板模板20,安装柱110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的顶部,支撑顶板120用于支撑顶住楼板模板20的顶面,可通过在模板连接孔132中安装模板连接件,使得楼板模板20、连接侧板130以及与楼板模板20相邻的早拆模板30一起通过模板连接件连接起来,对楼板模板20支撑稳固可靠;需要拆除模板时,拆掉模板连接件,通过升降机构300控制升降托架200降下,即可实施模板拆除并保留支撑顶板120继续支撑。所述早拆头,通过在支撑顶板120的两侧设置连接侧板130,并在连接侧板130上设置模板连接孔132,该早拆头安装后,早拆顶托100不仅能够顶住并支撑楼板模板20的顶面,且还能够与楼板模板20、早拆模板30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支撑模板,支撑稳固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板连接孔132为与模板连接锁销匹配的锁销孔。一般地,模板与模板之间连接的模板连接件为模板连接锁销。通过将模板连接孔132设置为锁销孔,连接侧板130与楼板模板20、早拆模板30连接时可采用常用的模板连接锁销即可,操作方便。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安装柱110用于伸入独立支撑杆10顶部设置的连接孔中。所述安装柱110远离所述支撑顶板120的一端为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沿着远离所述支撑顶板120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通过将安装柱110伸入独立支撑杆10顶部,可实现安装柱110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上,操作方便;此外,安装柱110远离支撑顶板120的一端为圆锥结构,安装柱110安装时,圆锥结构可起到导向作用,安装更加便捷。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110为空心结构,节省制造成本。

具体地,升降机构300可以为多种结构形式,如可以包括套筒,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螺纹,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壁上设置与套筒相匹配的螺纹,将套筒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通过改变套筒在独立支撑杆10上的位置,使得升降托架200沿独立支撑杆10升起或降下,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300包括升降耳环310及导向固定件320。所述导向固定件320用于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上。所述升降耳环310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所述升降耳环310位于所述升降托架200远离所述支撑顶板120的一侧。所述升降耳环310上设有沿纵向方向的升降滑槽312以及沿横向方向的固定滑槽314。所述固定滑槽314与所述升降滑槽312的下端连通。所述升降耳环310能够在固定滑槽314或升降滑槽312处沿所述导向固定件320运动。具体地,当升降耳环310升起升降托架200时,支撑柱体上与固定滑槽314远离升降滑槽312的一端相对应处为固定位,所述导向固定件320用于安装在该固定位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滑槽314与所述升降滑槽312为“L”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所述导向固定件320可以为固定销钉,采用通用件,成本较低。

采用上述结构,升降耳环310在升降滑槽312处可沿导向固定件320做升降运动,在固定滑槽314处可沿导向固定件320做旋转运动,当需要升起升降托架200时,可将升降耳环310沿导向固定件320运动,使得导向固定件320位于固定滑槽314远离升降滑槽312的一侧,升降耳环310即可在导向固定件320的支撑作用下固定;当需要拆模降下升降托架200时,可使升降耳环310沿导向固定件320运动,使得导向固定件320位于升降滑槽312的上端,升降耳环310高度下降并在导向固定件320的支撑作用下固定,升降托架200即可降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可靠升起或降下升降托架200,操作简单、可靠。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耳环310包括升降套筒316以及敲击耳片318。所述升降套筒316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所述升降套筒316上设有所述升降滑槽312与固定滑槽314。所述敲击耳片318设于所述升降套筒316的外壁上。通过设置敲击耳片318,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专用工具敲击敲击耳片318,使得升降耳环310在固定滑槽314或升降滑槽312处沿导向固定件320运动,操作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敲击耳片318为至少两片,至少两片敲击耳片318沿升降套筒316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操作人员可在不同方位进行敲击,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滑槽312为两条,两条所述升降滑槽312沿所述升降套筒316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滑槽314对应为两条,两条所述固定滑槽314沿所述升降套筒316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导向固定件320横穿独立支撑杆10。当所述升降耳环310升起所述升降托架200时,所述导向固定件32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滑槽314远离对应的升降滑槽312的一端。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升起或降下升降托架200时,导向固定件320的两端均能对升降耳环310起到导向与固定作用,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如图1、图5所示,所述升降托架200包括托板210以及设于所述托板210一侧的托板套筒220。所述托板210上设有所述安装孔212。所述托板套筒220与所述安装孔212对接。所述托板套筒220用于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所述托板套筒220与所述托板210之间设有加强筋位230。升降托架200通过安装孔212及托板套筒220套设在独立支撑杆10上,能够沿独立支撑杆10升降运动,并在升降耳环310的作用下实现升起或降下;通过设置加强筋位230,升降托架200结构强度好,支撑效果好,可进一步提高支撑的稳固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位230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所述加强筋位230沿所述托板套筒220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升降托架200结构强度好,支撑效果好。

图7为独立支撑杆部分截断隐藏、楼板模板20隐藏后,早拆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6、图7所示,一种早拆模板体系,包括独立支撑杆10、楼板模板20、多块早拆模板30、多个模板连接件以及所述的早拆头。所述升降机构300安装在所述独立支撑杆10上。所述升降托架200在所述安装孔212处套设在所述独立支撑杆10的外侧。所述升降托架200用于托住所述楼板模板20。所述安装柱110安装在所述独立支撑杆10的顶部,所述支撑顶板120用于支撑所述楼板模板20的顶面。多块所述早拆模板30通过所述模板连接件连接。与所述楼板模板20相邻的早拆模板30、连接侧板130以及所述楼板模板20一起通过所述模板连接件连接。

所述早拆模板体系,包括上述的早拆头,具备上述早拆头的技术效果,支撑结构稳固可靠。早拆头安装在独立支撑杆10上,支撑顶板120能够支撑顶住楼板模板20的顶面,升降托架200能够托住楼板模板20,可通过在模板连接孔132中安装模板连接件,使得早拆顶托100的连接侧板130与楼板模板20和早拆模板30连接为一体,进而早拆头与楼板模板20、早拆模板30连接为一体,相比于传统早拆头仅顶住楼板模板20的结构,支撑更加稳固;需要拆除模板时,拆掉模板连接件,降下升降托架200,即可实施模板拆除并保留支撑顶板120继续支撑早拆头,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早拆模板体系还包括楼板背楞40。所述楼板背楞40沿着所述楼板模板20与早拆模板30的连接方向设置。所述楼板背楞40设于所述楼板模板20与早拆模板30的下方。所述升降托架200用于托住所述楼板背楞40。采用上述结构,升降托架200可以通过托住楼板背楞40托住楼板模板20与早拆模板30,楼板背楞40能够支撑楼板模板20与早拆模板30,可进一步提高受力性能。本实施例中,楼板背楞40为至少两条,至少两条楼板背楞40间隔设置,对楼板模板20与早拆模板30的支撑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