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74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塑模板,尤其是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早期的建筑模板采用板材或金属材质制造,但因两者存在浇筑质量不好、使用寿命短和回收难等问题,近年来已被塑料建筑模板所替代。塑料建筑模板因其成本低、质量轻和回收方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上。

现有的塑料建筑模板大都为一体式结构,其正面为一光滑的浇筑面,浇筑面的周边为带连接孔的连接沿边。但是其注塑工艺的流程比较长,成本比较高,且注塑工艺对产品的体积也有很大的限制,体积越大越容易出现扭曲变形现象。另外,目前市面上的塑料建筑模板通常为注塑或模压塑料模板,该种塑料建筑模板的价格高、定型难、形变无规律,且模板的强度不高、稳定性差,模板结构设计不易定型。

因此,在现代建筑行业科技化发展趋势中,针对建筑工地设计一款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及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增加热塑模板的强度,简化使用中模板的拆装工序,提升拆装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包括热塑模板基体及加强肋板组件,所述热塑模板基体包括热塑模板基板、以及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四周侧边上的边缘肋板,所述边缘肋板与热塑模板基板组成开口盒子形状,

所述加强肋板组件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上且位于开口盒子形状内部,所述加强肋板组件包括多条横向肋板及多条纵向肋板,在横向肋板及纵向肋板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半隼开槽,所述横向肋板及纵向肋板通过半隼开槽交叉咬合定位及嵌固,

在热塑模板基板四周边缘肋板的转角处均设置有转角加强板,在热塑模板基板、横向肋板、纵向肋板及转角加强板组成的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加强条。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塑模板基板、横向肋板、纵向肋板及转角加强板均设置为多层材料结构,所述多层材料结构包括多片热塑薄片材、多层连续高强纤维树脂浸漬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层结构且热塑材料中加入增强纤维,提高了热塑板材的受力性能和弹性模量及整体性能。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塑模板基板与边缘肋板为一体热折弯成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为一体热塑成型的结构,通过模板热塑弯折成型,能够保证热塑模板基体的工作强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边缘肋板内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肋板固定槽,在横向肋板及纵向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隼头,所述凸出隼头设置在肋板固定槽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横向加强板及纵向加强板的固定强度,从而提高带肋热塑建筑模板的强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角加强板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连接板,两块连接板组成L型结构,在转角加强板的两块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多道焊接槽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焊接槽口,增加焊缝长度,提高焊接强度。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热塑模板基板四周的边缘肋板上均分布设置有模板连接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用于模板在使用中安装时,相邻多块模板间通过专用模板连接件相互连接成成整体;在拆除时先拆连接件,再拆单个模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热塑模板基板上中部位置均匀分布设置有加固用螺栓孔。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加固用螺栓孔背面设置有防止塑胶堵头掉落的底座,所述底座与热塑模板基板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加固用螺栓孔内设置有塑胶堵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堵头包括面板、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圆柱体中部位置设置有一道凸出的连接卡环,在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道连接凹环,所述连接卡环与连接凹环的尺寸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卡环与连接凹环对应定位及固定,在不需要用螺栓固定孔时,塑胶堵头在底座内,防止露浆。在需要用螺栓固定孔时,从底座背后捅出塑胶堵头,把钢螺杆从中穿出,用于加固墙、柱、梁等构件模板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的结构设置合理,将加强肋板组件通过凸出隼头与肋板固定槽卡接固定在热塑模板基体上,以及横向肋板及纵向肋板通过半隼开槽交叉咬合定位及嵌固,提高了带肋热塑模板的结构强度;另外,通过将各板材设置为多层结构,以及在各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加强条,进一步增强了带肋热塑模板工作强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边缘肋板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肋板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肋板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热塑模板基体,2-加强肋板组件,101-热塑模板基板,102-边缘肋板,103-横向肋板,104-纵向肋板,105-半隼开槽,106-转角加强板,107-焊接加强条,108-肋板固定槽,109-凸出隼头,110-焊接槽口,111-模板连接孔,112-加固用螺栓孔,113-底座,114-塑胶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包括热塑模板基体1及加强肋板组件2,所述热塑模板基体1包括热塑模板基板101、以及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101四周侧边上的边缘肋板102,所述边缘肋板102与热塑模板基板101组成开口盒子形状,

所述加强肋板组件2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101上且位于开口盒子形状内部,所述加强肋板组件2包括多条横向肋板103及多条纵向肋板104,在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半隼开槽105,所述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通过半隼开槽105交叉咬合定位及嵌固,

在热塑模板基板101四周边缘肋板102的转角处均设置有转角加强板106,在热塑模板基板101、横向肋板103、纵向肋板104及转角加强板106组成的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加强条10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参见图1至图6,一种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包括热塑模板基体1及加强肋板组件2,所述热塑模板基体1包括热塑模板基板101、以及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101四周侧边上的边缘肋板102,所述边缘肋板102与热塑模板基板101组成开口盒子形状,

所述加强肋板组件2设置在热塑模板基板101上且位于开口盒子形状内部,所述加强肋板组件2包括多条横向肋板103及多条纵向肋板104,在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半隼开槽105,所述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通过半隼开槽105交叉咬合定位及嵌固,

在热塑模板基板101四周边缘肋板102的转角处均设置有转角加强板106,在热塑模板基板101、横向肋板103、纵向肋板104及转角加强板106组成的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加强条107。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模板基板101、横向肋板103、纵向肋板104及转角加强板106均设置为多层材料结构,所述多层材料结构包括多片热塑薄片材、多层连续高强纤维树脂浸漬涂层。采用多层结构且热塑材料中加入增强纤维,提高了热塑板材的受力性能和弹性模量及整体性能。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模板基板101与边缘肋板102为一体热塑成型结构。设置为一体热折弯成型结构,通过模板热塑弯折成型,能够保证热塑模板基体1的工作强度。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在边缘肋板102内壁上均匀分布设置有肋板固定槽108,在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出隼头109,所述凸出隼头109设置在肋板固定槽108内部。提高横向加强板及纵向加强板的固定强度,从而提高带肋热塑建筑模板的强度。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角加强板106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连接板,两块连接板组成L型结构,在转角加强板106的两块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焊接槽口110。通过设置焊接槽口110,增加焊缝长度,提高焊接强度。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在热塑模板基板101四周的边缘肋板102上均分布设置有模板连接孔111。在热塑模板基板101上中部位置均匀分布设置有加固用螺栓孔112。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在加固用螺栓孔背面设置有防止塑胶堵头掉落的底座113,所述底座与热塑模板基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加固用螺栓孔内设置有塑胶堵头114;所述塑胶堵头114包括面板、空心圆柱体,在空心圆柱体中部位置设置有一道凸出的连接卡环,在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道连接凹环,所述连接卡环与连接凹环的尺寸相匹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卡环与连接凹环对应定位及固定,在不需要用螺栓固定孔时,塑胶堵头在底座内,防止露浆。在需要用螺栓固定孔时,从底座背后捅出塑胶堵头,把钢螺杆从中穿出,用于加固墙、柱、梁等构件模板系统。

本建筑用高强度带肋热塑模板的结构设置合理,将加强肋板组件2通过凸出隼头109与肋板固定槽108卡接固定在热塑模板基体1上,以及横向肋板103及纵向肋板104通过半隼开槽105交叉咬合定位及嵌固,提高了带肋热塑模板的结构强度;另外,通过将各板材设置为多层结构,以及在各板材连接处均设置有焊接加强条107,进一步增强了带肋热塑模板工作强度,及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