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741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板材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塑料模板辅助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塑料模板设计中,塑料模板采用的是模数制设计。一般的,模板的宽度模数以50mm进级,长度小于1000mm的模板的长度模数以50mm进级,长度大于等于1000mm的模板的长度模数以100mm进级。在塑料模板的施工过程中,当出现塑料模板模数与建筑结构构件尺寸不符时,传统的方案是采用木模板进行修补。但是,在使用木模板进行修补的过程中,经常要锯断木模板,木模板的使用周转次数较少、施工难度较大,造成了材料与人工的浪费,不利于塑料模板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板材模板,能够用于塑料模板模数的调整,使用灵活、方便周转、操作方便,节省材料与人工成本。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材模板,包括呈长条状的板材本体,所述板材本体用于安装在相邻塑料模板之间,所述板材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板材本体上在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处还设有多个裁剪槽,所述裁剪槽沿所述板材本体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剪槽包括第一裁剪槽和与所述第一裁剪槽相对设置的第二裁剪槽,所述第一裁剪槽设于所述板材本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裁剪槽设于所述板材本体与其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裁剪槽穿过所述安装孔沿长度方向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上还设有多个省料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省料孔间隔设于所述裁剪槽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的厚度为10Nmm,其中,N为正整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的厚度为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与塑料模板连接锁销匹配的锁销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的宽度与塑料模板的边框宽度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为塑料板材。

可以理解,其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板材模板,使用时可通过连接件穿过安装孔、塑料模板上的连接孔安装于相邻的塑料模板之间,由于该板材模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可与塑料模板一起拼接出建筑结构构件尺寸,即可用于对塑料模板的模数进行调整,克服塑料模板模数与建筑结构构件模数不符的情况。所述板材模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且在与安装孔相对应处设置沿板材本体的宽度方向穿过安装孔的多个裁剪槽,该板材模板安装时,可根据需要或实际情况将连接件穿过不同的安装孔实现与塑料模板的连接,还可以通过专用工具在裁剪槽处对板材模板进行裁剪,使得该板材模板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塑料模板,使用灵活,可应用于各种尺寸的塑料模板模数的调整,相比于传统采用木模板进行修补的方式,使用灵活、方便周转、操作方便,节省材料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板材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板材模板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板材本体,110、安装孔,120、裁剪槽,122、第一裁剪槽,124、第二裁剪槽,130、省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板材模板,包括呈长条状的板材本体100。所述板材本体100用于安装在相邻塑料模板之间。所述板材本体100上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安装孔110。所述板材本体100上在与所述安装孔110相对应处还设有多个裁剪槽120。所述裁剪槽120沿所述板材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穿过所述安装孔110。

所述板材模板,使用时可通过连接件穿过安装孔110、塑料模板上的连接孔安装于相邻的塑料模板之间,由于该板材模板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可与塑料模板一起拼接出建筑结构构件尺寸,即可用于对塑料模板的模数进行调整,克服塑料模板模数与建筑结构构件模数不符的情况。所述板材模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安装孔110,且在与安装孔110相对应处设置沿板材本体100的宽度方向穿过安装孔110的多个裁剪槽120,该板材模板安装时,可根据需要或实际情况将连接件穿过不同的安装孔110实现与塑料模板的连接,还可以通过专用工具在裁剪槽120处对板材模板进行裁剪,使得该板材模板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塑料模板,使用灵活,可应用于各种尺寸的塑料模板模数的调整,相比于传统采用木模板进行修补的方式,使用灵活、方便周转、周转次数高、拼接操作方便,节省材料与人工成本,有利于塑料模板的推广。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100为塑料板材,节能环保、防水抗蚀、重量较轻。所述安装孔110为与塑料模板连接锁销匹配的锁销孔。通过将安装孔110设置为锁销孔,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与塑料模板连接时,连接件可采用常用的连接锁销即可,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槽120包括第一裁剪槽122和与所述第一裁剪槽122相对设置的第二裁剪槽124。所述第一裁剪槽122设于所述板材本体100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裁剪槽124设于所述板材本体100与其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如图2所示,板材本体的长表示为L,板材本体的宽表示为W,所述第一侧面是指板材本体的长L与宽W形成的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是指板材本体的长L与宽W形成的且与第一侧面相对的侧面。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操作人员需要对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进行裁剪时,可从两个方向进行裁剪,操作更加便捷;另一方面,第一裁剪槽122与第二裁剪槽124相对设置,使得板材本体100在裁剪槽120处厚度较薄,进行裁剪时更加容易。

所述裁剪槽120穿过所述安装孔110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进而,更加便于裁剪,且所述板材本体100结构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板材本体100上还设有多个省料孔130。通过设置省料孔130,一方面,可以减轻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的重量,节省生产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该省料孔130也可作为工艺孔,便于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的加工制造。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省料孔130间隔设于所述裁剪槽120的两侧,便于制造,结构美观。

所述板材本体100的厚度为10Nmm,其中,N为正整数。在我国《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其表示符号为M,即1M=100mm。而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等三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mm,20mm,50mm。通过将板材本体100的厚度设为10mm的倍数,该板材本体100实际应用时,可对塑料模板的模数进行有效调整,能够有效克服在塑料模板施工过程中塑料模板模数与建筑结构构件模数不符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100的厚度为10mm。当需要对塑料模板的模数进行调整时,可根据需要在相邻塑料模板之间加设一块、两块或多块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即可实现对模数的有效调整,使用灵活、拼接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材本体100的宽度与塑料模板的边框宽度匹配。进而,本实施例的板材模板安装在相邻塑料模板之间后,安装整体性好,结构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