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7477阅读:10685来源:国知局
楼板厚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质量的标准越来越高,各类高效率的机械设备纷纷出现,其中楼板厚度控制器是房屋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工具。

但是现有的楼板厚度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楼板厚度控制器不能很好地固定在预设地点,导致控制精确度不高,需要人工多次重复测量,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不仅可以精确地控制楼板厚度,同时也可以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度。

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标示件、加高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连接在所述支撑脚上面的固定面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上面的支撑柱,在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标示件的下端以及所述加高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扣接结构。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脚的垂直上方,所述凹槽和施工钢筋底筋下排筋连接,可最大限度地承受钢筋的重量,同时通过钢筋的自重可以限制装置的移动,有效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楼板厚度的精确控制。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固定面板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以及第三支撑脚,且三个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面板的三个顶角处。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支撑脚的形状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台形状;通过增大支撑脚底面的接触面积,使得支撑脚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为公接头;所述标示件的下端为母接头;所述加高件的上端为公接头,下端为母接头。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为母接头;所述标示件的下端为公接头;所述加高件的上端为母接头,下端为公接头。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加高件的高度为0.5~1cm。

可选地,为了防止沿该装置边沿渗透下来的水,所述支撑柱的柱身上套接有止水环。

可选地,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所述标示件、加高件和底座均由 PVC料材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该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标示件、加高件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脚、连接在所述支撑脚上面的固定面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固定面板上面的支撑柱,在所述底座上水平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标示件的下端以及所述加高件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扣接结构。它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无需后续处理暴露面,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企业标准化的实施,不仅可以精确地控制楼板厚度,同时也能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标示件;2-加高件;3-底座;4-支撑脚;5-固定面板;6-支撑柱;7-止水环

41-第一支撑脚;42-第二支撑脚;43-第三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器,包括标示件1、加高件2、底座3、支撑脚4、固定面板5、支撑柱6、止水环7;底座3 包括支撑脚4、连接在支撑脚4上面的固定面板5、以及固定在固定面板5上面的支撑柱6,在底座3上水平设置有凹槽;固定面板5的形状为三角形,可有效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支撑脚4包括第一支撑脚41、第二支撑脚42、第三支撑脚43,且三个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面板的三个顶角处;支撑脚4的形状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台形状;支撑柱6的上端、标示件1的下端以及所述加高件2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扣接结构;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脚41和第二支撑脚42的垂直上方,凹槽和施工钢筋的一底筋连接,可最大限度地承受钢筋的重量,同时通过钢筋的自重可以限制装置的移动,有效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从而精确提高楼板厚度;支撑柱6的柱身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渗水的止水环7,可有效防止沿该装置边沿渗透下来的水;标示件1、加高件2和底座3通过PVC料材注塑成型。优选地,支撑柱6的上端为公接头;所述标示件1的下端为母接头;加高件2 的上端为公接头,下端为母接头。

优选地,加高件2的高度1cm,可通过累加加高件2的个数精确控制楼板的厚度。

优选地,固定面板5的高度为2cm。

实施例2:

和实施例1相比,该楼板厚度控制器中,支撑柱6的上端为母接头;标示件1的下端为公接头;加高件2的上端为母接头,下端为公接头。

优选地,加高件2的高度为0.8cm,可通过累加加高件2的个数精确控制楼板的厚度。

在具体实施使用的过程中,该楼板厚度控制器可以预先埋在混凝土内,为了简易安装,也可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临时安装,然后再使用布料机浇筑,可以有效地减小装置的损坏程度;当按照厚度匹配连接后,底座3向下,支撑柱6向上,第一支撑脚41和第二支撑脚42 垂直上方的凹槽在一条水平线上,凹槽和施工钢筋底筋下排筋连接,可最大限度地承受钢筋的重量,同时通过钢筋的自重可以限制装置的移动,有效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楼板厚度的精确控制,同时在保证混凝土与钢筋间的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还可以将产品固定在胶合板上;显著效果是提高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成本较低,提高生产效率,整体结构简单,有利于企业标准化的实施,不仅可以精确地控制楼板厚度,同时也能降低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