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41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墙体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完成,但是现有的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排列方式为竖直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导致墙面横向强度较低,当建筑年代较久,很容易造成横向开裂,从而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安全。

并且,现在的建筑墙体防水效果不好,容易发生渗透。

另外,现在的建筑墙体,其内墙面都需要进行人为装修以满足居住条件,在装修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墙的墙面如保温层去除,然后涂刷装修材料如涂料或墙纸,以使得装修材料与墙面很好的结合。但是这种去除墙面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去除掉内墙内的防护结构如保温层和防水层,对整个建筑的性能造成一定损坏,而且在用户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容易出现房屋保温或防水性能较差,给用户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强度高,防水和隔音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所述墙体包括支撑层、吸音棉层、防水层和装饰层,

所述支撑层为混凝土层,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多根第一钢筋平行排列于所述支撑层内,所述第二钢筋为S型结构,所述第二钢筋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内,且所述第二钢筋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筋,所述第二钢筋均匀穿插于所述第一钢筋之间;

所述吸音棉层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层的两侧;

所述防水层分别位于所述吸音棉层的两侧;

所述装饰层位于一防水层的一侧,所述装饰层为纤维板。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第一钢筋呈两排平行排列,每一排中的第一钢筋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排第一钢筋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每一排中的相邻的两根第一钢筋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为一根,所述第二钢筋的直径为0.8-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为两根,该两根第二钢筋平行排列;

该两根第二钢筋之间的间距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至所述支撑层的外侧的距离为10-15cm。

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棉层的厚度为3-5cm;

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2-4cm;

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能够增强墙体的纵向和横向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支撑层外侧分别设置吸音棉层和防水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和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一防水层的一侧设置装饰层,可防止装修过程中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层,2-吸音棉层,3-防水层,4-装饰层,11-第一钢筋,12-第二钢筋,13-第二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所述墙体包括支撑层1、吸音棉层2、防水层3和装饰层4。

所述支撑层2为混凝土层,所述支撑层2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11和第二钢筋12,多根第一钢筋11平行排列于所述支撑层1内,所述第二钢筋12为S型结构,所述第二钢筋12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内,且所述第二钢筋12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筋11,所述第二钢筋12均匀穿插于所述第一钢筋11之间。

所述吸音棉层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层1的两侧。

所述防水层2分别位于所述吸音棉层2的两侧。

所述装饰层3位于一防水层2的一侧,所述装饰层2为纤维板、胶合板或木板。

所述多根第一钢筋11呈两排平行排列,每一排中的第一钢筋11等间隔设置。

相邻的两排第一钢筋11之间的间距为10-15cm;每一排中的相邻的两根第一钢筋11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所述第二钢筋12为一根,所述第二钢筋12的直径为0.8-1.5cm。

所述第二钢筋12至所述支撑层1的外侧的距离为10-15cm。

所述吸音棉层2的厚度为3-5cm;所述防水层3的厚度为2-4cm;所述装饰层4的厚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能够增强墙体的纵向和横向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支撑层外侧分别设置吸音棉层和防水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和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一防水层的一侧设置装饰层,可防止装修过程中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所述墙体包括支撑层1、吸音棉层2、防水层3和装饰层4。

所述支撑层1为混凝土层,所述支撑层1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11和第二钢筋13,多根第一钢筋11平行排列于所述支撑层1内,所述第二钢筋13为S型结构,所述第二钢筋13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内,且所述第二钢筋13垂直于所述第一钢筋11,所述第二钢筋13均匀穿插于所述第一钢筋11之间。

所述吸音棉层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层1的两侧。

所述防水层3分别位于所述吸音棉层2的两侧。

所述装饰层4位于一防水层3的一侧,所述装饰层4为纤维板、胶合板或木板。

所述多根第一钢筋11呈两排平行排列,每一排中的第一钢筋11等间隔设置。

相邻的两排第一钢筋11之间的间距为10-15cm;每一排中的相邻的两根第一钢筋11之间的间距为10-20cm。

所述第二钢筋13为两根,该两根第二钢筋13平行排列;该两根第二钢筋13之间的间距10-15cm。该两个第二钢筋13分别至所述支撑层1的两侧的距离为10-15cm。所述第二钢筋13的直径为0.8-1.5cm。

所述吸音棉层2的厚度为3-5cm;所述防水层3的厚度为2-4cm;所述装饰层4的厚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多根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能够增强墙体的纵向和横向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支撑层外侧分别设置吸音棉层和防水层,能够提高墙体的防水和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强结构的建筑墙体,其在一防水层的一侧设置装饰层,可防止装修过程中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