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采光引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729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采光引导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采光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采光引导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室内的照明效果,建筑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有着不同的采光需求,在强光下需要遮阳,在弱光下需要引导光线进入,这对建筑的建筑顶棚有着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4311956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双轨道折叠式天棚帘,包括平行相对设置的轨道,轨道内的履带上设置有滑块,相对设置的滑块之间连接有拖布杆,拖布杆之间设置有面料,轨道上的输出马达通过驱动杆使得滑块在履带上滑动,实现面料的收缩。通过面料的收缩和张紧实现遮光效果。

上述专利中天棚帘单侧的移动收缩不能满足另一侧的照明效果,特别当早上和晚上太阳照明角度改变后,建筑室内需要进行采光角度的调节,此时需要改变采光引导口,增强光线的进入,上述专利只能进行单侧的采光,当天棚帘打开与外部连通后,建筑内外发生热交换,影响室内的气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采光口不可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光口可以调节,能控制建筑内外热交换的建筑采光引导结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采光引导结构,包括支架和面料,所述支架顶端相互平行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相对面为开口结构,所述轨道开口内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动装置,相对设置的所述滑动装置之间设置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两端活动设置有滚动装置;

所述面料首尾相互连接且套设在多个所述平衡杆外侧,所述面料表面壁上开设有多个透光口,所述透光口内设置有透明软膜,所述面料的两端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活动设置在所述滚动装置内,最外侧的所述滚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面料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装置带动平衡杆在轨道上滑动,平衡杆外侧的面料可以任意展开,使得建筑顶棚可以开合,起到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作用;滚动装置可以使得面料在其上进行转动,当面料上下透光口重叠后,光线可以透过透明软膜从建筑顶棚中间处进入,通过改变透光口的位置,在避免热交换的过程中可以采光。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平衡杆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轨道开口内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轮沿滑轨方向在轨道开口内滑动,滑动装置可以使得平衡杆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轨道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套设在所述平衡杆上,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轨道的一端内转动设置有与所述卡条适配的卡齿,所述卡齿与所述平衡杆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平衡杆可以在固定座内转动,面料可以在滚动装置内转动,平衡杆上卡齿转动时,带动与卡齿适配的卡条转动,卡条转动也是面料的转动,面料转动后才能改变进光口,进行采光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外壁靠近所述面料的两侧上设置有卡定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顶板避免了面料转动的过程中脱落,限制了面料在滚动装置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平衡杆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轴两端上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相邻所述卡齿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卡齿转动,卡齿与卡条的配合使得面料转动,快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两端抵接在所述面料上,所述保护壳与所述轨道同一端的所述固定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保护了驱动电机和主动轴不受外界影响,避免了风吹雨淋,保障设备的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开口底部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上滑移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滑动装置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座可以在螺杆上滑动,滑动座带动滑动装置滑动,给滑动装置提供了运动的牵引力,最外侧的滑动装置滑动后就能实现建筑顶棚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一端设置有主传动箱,所述轨道远离所述主传动箱的一端设置有副传动箱,所述螺杆两端设置在所述主传动箱和所述副传动箱内,所述主传动箱上设置有拉珠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轨道上相反方向设置有主传动箱、副传动箱和拉珠机构,通过拉动拉珠机构,能够控制面料一边的运动,两个拉珠机构使得面料两边都能运动,雨天时,操作人员可以站在一边面料的底下控制另一边面料的运动,而不用进入雨中,面料整体都能够在滑轨上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面料两端设置有多个防脱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面料首尾连接后呈双层结构,防脱卡可以有效防止暴风情况下面料内部灌风从而脱落情况,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靠近所述面料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卡条存在,雨水可能流入卡条内,强光可能穿过卡条,从而进入建筑室内,挡板一方面将雨水引走,另一方面防止光线穿过卡条进入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太阳位置而改变面料的遮光和采光位置,当一端需要照射时,操作人员可以在一端通过拉动拉珠机构控制另一侧的面料收缩,使得整个面料在轨道上都能进行位置的移动,调节面料后,可以进行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使得夏季凉风能流通,冬季温暖的阳光能进入;

(2)当天气不佳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可以将面料关闭后,启动驱动电机,调节透光口,使得面料上下透光口重合,形成有效的室内外光线的入口,透明软膜避免了建筑内外热交换,使得冬季在保证室内照明的情况下,室内热量不会散失,又可以使得夏季室内冷空气不会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采光引导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为建筑采光引导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滚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防脱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面料;2、轨道;3、平衡杆;4、透光口;5、透明软膜;6、卡条;7、连接座;8、滑轮;9、固定座;10、卡齿;11、卡定板;12、主动轴;13、驱动电机;14、保护壳;15、螺杆;16、滑动座;17、主传动箱;18、副传动箱;19、拉珠机构;20、防脱卡;21、挡板;22、支架;100、滑动装置;101、滚动装置;102、驱动装置;103、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建筑采光引导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22和面料1,支架22顶端沿其长度方向上相互平行设置有轨道2,轨道2与地面平行,轨道2相对面为开口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轨道2开口内滑移设置有多个滑动装置100,滑动装置100包括连接座7,连接座7靠近轨道2一端呈十字形,十字端头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轮8,滑轮8安装在连接座7远离平衡杆3的一端,滑轮8可以在轨道2开口内滑动。相对设置的连接座7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平衡杆3,滑动装置100可以使得平衡杆3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与轨道2保持垂直状态。

如图2和图4所示,平衡杆3的两端转动设置有滚动装置101,滚动装置101包括固定座9,固定座9转动套设在所述平衡杆3两端上,固定座9远离轨道2的一端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卡齿10,卡齿10与平衡杆3固定连接,固定座9外壁上下两侧固定有卡定板11,卡定板11呈“L”字形,卡定板11的自由端朝向远离轨道2的方向。平衡杆3可以在固定座9内转动,卡齿10可以带动将要套设在平衡杆3上的面料1转动,以此调节进光口,卡顶板避免了面料1转动的过程中从卡齿10脱落,限制了面料1在固定座9上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面料1首尾相互连接且套设在多个平衡杆3外侧,面料1呈扁圆柱形,面料1表面壁上开设有两个透光口4,透光口4面积小于等于面料1底面面积的一半,面料1上,一个透光口4两端至另一透光口4两端距离相等,透光口4内胶合安装有透明软膜5,面料1的两端上固定有与卡齿10适配的卡条6。面料1两端活动安装有多个防脱卡20,如图6所示,防脱卡20呈“E”字形,两个卡槽可以卡住面料1的上下两层。面料1首尾连接后呈双层结构,面料1起到隔离建筑内外的作用,透光口4起到引导光的作用,透明软膜5可以在采光的时候避免内外热交换,比如冬季可以减少外部冷风进入的同时晒到太阳,防脱卡20可以有效防止暴风情况下面料1内部灌风从而脱落情况,提高安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轨道2上平行设置有多个平衡杆3,最外侧的平衡杆3上的滚动装置10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面料1转动的驱动装置102,驱动装置102包括主动轴12,主动轴12与平衡杆3平行设置,主动轴12两端上安装有传动装置103,传动装置103与相邻滚动装置101内的卡齿10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03为传动链条,主动轴1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13,主动轴12外侧安装有保护壳14,保护两端抵接在面料1上,保护壳14与相邻滚动装置101的固定座9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3驱动主动轴12转动,主动轴12通过传动装置103带动卡齿10转动,卡齿10与卡条6的配合使得面料1转动,快速方便,而其外部的保护壳14保护了驱动电机13和主动轴12不受外界天气影响,避免了风吹雨淋,保障了设备的运行。

如图1和图3所示,一侧轨道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传动箱17,该轨道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副传动箱18,轨道2开口底部沿轨道2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螺杆15,螺杆15两端与主传动箱17和副传动箱18转动连接,主传动箱17内安装有拉珠机构19,拉珠机构19通过齿轮传动与螺杆15进行传动连接,螺杆15上滑移设置有滑动座16,滑动座16与远离拉珠机构19的连接座7固定连接;另一侧的轨道2上同样安装有主传动箱17、副传动箱18、拉珠机构19、螺杆15和滑动座16,方向相反。通过拉动拉珠机构19,滑动座16可以在螺杆15上滑动,滑动座16带动连接座7滑动,给平衡杆3提供了运动的牵引力,这可以控制面料1一边的运动,两个拉珠机构19使得面料1两边都能运动,雨天时,操作人员可以站在一边面料1的底下控制另一边面料1的运动,而不用进入在雨中的面料1另一侧位置,面料1整体都能够在滑轨上双向运动。滑轨靠近面料1一端的两侧固定有挡板21,挡板21与地面平行,挡板21设置在卡条6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由于卡条6存在,雨水可能流入卡条6内,强光可能穿过卡条6,从而进入建筑室内,挡板21一方面将雨水引走,另一方面防止光线穿过卡条6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太阳位置而改变面料1的遮光和采光位置,当一端需要照射时,操作人员可以在轨道2一端拉动拉珠机构19,拉珠机构19带动螺杆15转动,滑块推动连接座7移动,从而控制另一侧的面料1收缩,两端分别控制使得整个面料1在轨道2上都能进行位置的移动,调节面料1后,可以进行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使得夏季凉风能流通,冬季温暖的阳光能进入。

在天气不佳的情况下,建筑室内外不需要进行热交换,操作人员可以将面料1关闭后,启动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轴12转动,主动轴12通过传动装置103带动卡齿10转动,与卡齿10配合的齿条带动面料1转动,透光口4位置从而可以调节,调节后使得面料1上下透光口4重合,形成有效的室内外光线的入口,透明软膜5避免了热交换,使得冬季在保证室内照明的情况下,室内热量不会散失,同时还能使夏季室内冷空气不会流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