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3620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角砖,特别是一种依靠自身结构连接,并且形成标准圆弧圆角,此外还能在砖中种植的砖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对于墙体拐角处的连接采用直角连接,或者用多段直线组成近似的圆弧,没有便于拼接的标准的圆弧形拐角砖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包括前砖1和后砖2,其特征在于:前砖1分为前直线砖身11和前弧线砖身12,前弧线砖身12形状是圆弧,弧度为45°;后砖2分为后直线砖身21和后弧线砖身22,后弧线砖身22形状是圆弧,弧度为45°;前弧线砖身12的端面为前拼接面13,前拼接面13的中间设有凹槽131;后弧线砖身22的端面为后拼接面23,后拼接面23的中间设有凸块231;凸块231能够嵌入凹槽131,前拼接面13能够和后拼接面23拼接,将前弧线砖身12和后弧线砖身22连接为90°的圆弧;前砖1和后砖2的下表面均设有下凸块3,上表面均设有上凹槽4,下凸块3能够和上凹槽4配合;上凹槽4的侧壁设有通孔41,通孔41垂直于凹槽侧壁,贯通上凹槽4的内侧和外部。

进一步的,凹槽131为长方体,垂直于前拼接面13;凸块231为长方体,垂直于后拼接面23。

进一步的,下凸块3和上凹槽4的形状为长方体或长方体连接圆弧。

进一步的,通孔41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通孔41的排数为1-2排,每排6个。

进一步的,前砖1和后砖2整体的制作材料或局部的制作材料为土坯、或炉渣、或高密度秸秆、或废旧木材屑、或塑料、或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对墙体承重无要求时可以不需要水泥的固定,依靠自身结构连接,并且形成标准圆弧圆角,此外还能在砖中种植花草,美观大方,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的拼接组合示意图。

图中:前砖1、后砖2、前直线砖身11、前弧线砖身12、后直线砖身21、后弧线砖身22、前拼接面13、后拼接面23、凹槽131、凸块231、下凸块3、上凹槽4、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非承重墙环保装饰角砖,包括前砖1和后砖2,其特征在于:前砖1分为前直线砖身11和前弧线砖身12,前弧线砖身12形状是圆弧,弧度为45°;后砖2分为后直线砖身21和后弧线砖身22,后弧线砖身22形状是圆弧,弧度为45°;前弧线砖身12的端面为前拼接面13,前拼接面13的中间设有凹槽131;后弧线砖身22的端面为后拼接面23,后拼接面23的中间设有凸块231;凸块231能够嵌入凹槽131,前拼接面13能够和后拼接面23拼接,将前弧线砖身12和后弧线砖身22连接为90°的圆弧;前砖1和后砖2的下表面均设有下凸块3,上表面均设有上凹槽4,下凸块3能够和上凹槽4配合;上凹槽4的侧壁设有通孔41,通孔41垂直于凹槽侧壁,贯通上凹槽4的内侧和外部。

进一步的,凹槽131为长方体,垂直于前拼接面13;凸块231为长方体,垂直于后拼接面23。

进一步的,下凸块3和上凹槽4的形状为长方体或长方体连接圆弧。

进一步的,通孔41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通孔41的排数为1-2排,每排6个。

进一步的,前砖1和后砖2整体的制作材料或局部的制作材料为土坯、或炉渣、或高密度秸秆、或废旧木材屑、或塑料、或金属材料。

如图1-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作为花坛拼接时,将前砖1的凹槽131和后砖2的凸块231配合,前弧线砖身12和后弧线砖身22连接成一个标准的90度圆弧。在泥土地面上挖形状和上凹槽4一致的凹坑,将下凸块3嵌入凹坑固定,然后再连接一组前砖1和后砖2,将后一组拼接的砖块的下凸块3连接前一组的上凹槽4组成墙体拐角,依次组装4个拐角和4段普通直线墙体后形成花坛,在最上层的上凹槽4中填入泥土可以种植花草,通孔41用于流通水分,或通孔41中可以种植爬藤类植物。

本实用新型在对墙体承重无要求时可以不需要水泥的固定,依靠自身结构连接,并且形成标准圆弧圆角,此外还能在砖中种植花草,美观大方,绿色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