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094阅读:1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板。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 道、路桥、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一些气候较为湿润,常常下雨的地区,进行房屋建设时,传统的建筑墙板长期使用后,会出现渗水的现象,导致墙板内侧出现水痕,影响美观,且使得靠近墙板的木制家具腐烂,发霉,给用户造成困扰,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建筑墙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墙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内饰板,所述外墙板与内饰板之间留有防潮空腔,且防潮空腔内设置有矩阵式加强钢筋,所述矩阵式加强钢筋的两端分别与外墙板和内饰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潮空腔的四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侧边与外墙板和内饰板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外墙板靠近内饰板的一侧中部沿纵向设置有汇流管道,所述汇流管道两侧的外墙板等距离设置有平行的倾斜导流槽,所述倾斜导流槽较低的一端靠近汇流管道,所述倾斜导流槽靠近汇流管道的一端与汇流管道连通,所述外墙板的中部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汇流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外墙板由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且内部设置有钢筋网。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墙板和内饰板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矩阵式加强钢筋的两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外墙板和内饰板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外墙板和内饰板,且外墙板和内饰板之间留有防潮空腔,使得外墙板渗水不会接触到内饰板,保证内饰板的干燥,避免内饰板附近的家具受潮腐烂,外墙板渗透的水沿倾斜导流槽汇聚至汇流管道,并流入排水管道,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保证了建筑墙板的结构强度,且消除了建筑墙板渗水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墙板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墙板的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墙板、2内饰板、3矩阵式加强钢筋、4防潮空腔、5连接板、6倾斜导流槽、7汇流管道、8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建筑墙板,包括外墙板1和内饰板2,外墙板1和内饰板2大小相等,且平行设置,外墙板1由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且内部设置有钢筋网,外墙板1与内饰板2之间留有防潮空腔4,且防潮空腔4内设置有矩阵式加强钢筋3,矩阵式加强钢筋3的两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在外墙板1和内饰板2中,矩阵式加强钢筋3的两端分别与外墙板1和内饰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防潮空腔4的四周设置有连接板5,且连接板5的侧边与外墙板1和内饰板2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外墙板1靠近内饰板2的一侧中部沿纵向设置有汇流管道7,汇流管道7两侧的外墙板1等距离设置有平行的倾斜导流槽6,倾斜导流槽6较低的一端靠近汇流管道7,汇流管道7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倾斜导流槽6靠近汇流管道7的一端与汇流管道7连通,外墙板1的中部设置有保温层8,保温层8采用酚醛泡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外墙板1和内饰板2,且外墙板1和内饰板2之间留有防潮空腔,使得外墙板1渗水不会接触到内饰板2,保证内饰板2的干燥,避免内饰板2附近的家具受潮腐烂,外墙板1渗透的水沿倾斜导流槽6汇聚至汇流管道7,并流入排水管道,多组外墙板1和内饰板2拼接,形成建筑墙体,且汇流管道7相互连接,并与排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保证了建筑墙板的结构强度,且消除了建筑墙板渗水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墙板的防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