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031阅读:1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雨水飘落,现有的建筑物一般设计有挡雨结构。当两幢建筑物距离较近时,一般在两者的女儿墙之间搭盖挡雨板。

但是,现有的挡雨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两幢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近,需要搭盖挡雨板时,如两者的女儿墙的高度不一致,就无法在两幢建筑物的女儿墙之间搭盖挡雨板,导致雨水飘落,行走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物挡雨结构,用于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的防雨,其不仅结构可靠,便于安装,而且防水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所述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之间设置有重叠区,所述第二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的撑杆组件,所述挡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内设置有防渗水泥封堵件。

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2°。

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沿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挡雨板与所述第一墙体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13°。

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边沿,所述挡雨板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边沿,后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一边沿搭接在前一块所述挡雨板上,并与前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二边沿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重叠区为后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一边沿与前一块所述挡雨板的第二边沿之间的区域,所述重叠区沿所述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5-55mm。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开槽两端的所述挡雨板均伸出所述开槽外,且所述挡雨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墙体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0-150mm。

进一步地,所述挡雨板在靠近所述第一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边沿,所述挡雨板在靠近所述第二墙体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四边沿,所述第三边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开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撑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挡雨板相连接的横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多个竖杆以及设置于所述竖杆底部的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的间隔小于1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较高的第一墙体上设置开槽,并在开槽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块挡雨板,并在较低的第二墙体上设置用于支撑挡雨板的撑杆组件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防雨的目的,且结构可靠,便于安装;

(2)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挡雨板之间设置重叠区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撑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第一墙体;11、开槽;20、第二墙体;30、挡雨板;31、第一边沿;32、第二边沿;33、第三边沿;34、第四边沿;40、重叠区;50、撑杆组件;51、横杆;52、竖杆;53、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物挡雨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所述第一墙体10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墙体20,所述第一墙体10的外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开槽11,所述开槽1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块挡雨板30,相邻的两块所述挡雨板30之间设置有重叠区40,所述第二墙体20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挡雨板30的撑杆组件50,所述挡雨板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墙体10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30的另一端与所述撑杆组件50固定连接。

通过在较高的第一墙体10上设置开槽11,并在开槽11内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块挡雨板30,并在较低的第二墙体20上设置用于支撑挡雨板30的撑杆组件50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在两幢不同高度的建筑物之间防雨的目的,且结构可靠,便于安装;通过在相邻的两块挡雨板30之间设置重叠区40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较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2°。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13°。即挡雨板30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倾斜设置,以便于雨水更快的从挡雨板30上排出,防止雨水在挡雨板30上积多导致挡雨板30坍塌,提高了结构可靠性。具体地,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从前向后向下倾斜设置,挡雨板30沿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从第一墙体10向第二墙体20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1°,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为12°。在其他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也可以为1°或1.2°等其他数值,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的宽度方向之间的倾角也可以为11°、11.5°、12.5°或13°等其他数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挡雨板30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边沿31,挡雨板30的相对另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边沿32,后一块挡雨板30的第一边沿31搭接在前一块挡雨板30上,并与前一块挡雨板30的第二边沿32间隔设置。通过将相邻的两块挡雨板30搭接设置,且第一边沿31向下延伸,第二边沿32向上延伸,达到了提高防水性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重叠区40即为后一块挡雨板30的第一边沿31与前一块挡雨板30的第二边沿32之间的区域,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45-55mm。本实施例中,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为50mm。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例如:重叠区40沿第一墙体10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可以为45mm、46mm、47mm、48mm、49mm、51mm、52mm、53mm、54mm、55mm等其他数值。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开槽11两端的挡雨板30均伸出开槽11外,以增加防水面积,且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0-150mm。本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45mm。在其他实施例中,挡雨板30与相邻的第一墙体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140mm、142mm、144mm、146mm、148mm、150mm等其他数值。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挡雨板30在靠近第一墙体10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三边沿33,挡雨板30在靠近第二墙体20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四边沿34,第三边沿33通过螺丝固定在开槽11内。将第三边沿33固定在开槽11后,在开槽11内注入防渗水泥以形成防渗水泥封堵件,进一步将挡雨板30固定在第一墙体10上,且能防止雨水从挡雨板30与第一墙体10之间的缝隙处滑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和防雨性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8所示,撑杆组件50包括与挡雨板30相连接的横杆51、设置于横杆51上的多个竖杆52以及设置于竖杆52底部的垫板53,垫板53与第二墙体20固定连接。具体地,竖杆52的两端分别与横杆51和垫板53固定连接,横杆51与挡雨板3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横杆51的长度大于挡雨板30的长度。采用撑杆组件50对挡雨板30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开槽11的截面为方形,开槽11的深度和宽度均为45-55cm。本实施例中,开槽11的截面为正方形,开槽11的深度和宽度均为50cm。在其他实施例中,开槽11的截面也可以为长方形,其深度和宽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开槽11的深度可以为45cm、48cm、52cm、55cm等其他数值,开槽11的宽度可以为45cm、48cm、52cm、55cm等其他数值。

具体地,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之间的间隔小于1m。当然,当第一墙体10和第二墙体20之间的间隔大于1m时,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雨结构,或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固定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