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井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6775发布日期:2018-07-07 13:1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模具,属于混凝土构件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用在排污、排水或排线等管道的出口、转弯、分支、跌落等场所,用来检查维修或疏通清理,所以需要大量的检查井,为了加快检查井的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模具化生产,前述模具包括圆柱型无底内模与圆柱型无底外模,内模与外模之间形成浇注空腔,浇筑完成后形成检查井混凝土构件,此种模具由于无底,脱模较为简单,仅需吊取即可,但这种模具不适用现有构件,制作完成后或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其它模具形成构件封底,井身与井底无法一次成型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及生产难度,增加耗时,延长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现有技术无法一次使井身与井底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查井模具,该模具适用于井身与井底一次成型,但一次成型时,就需要构成井身的圆柱状或方形状腔体内模与外模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底部或顶部封闭,内模与外模之间的腔体组成带井底的井身腔体,但此时就会产生以下问题:1、在浇筑混凝土后,井身腔体内活井底部形成真空状态,在高频振动时混凝土震动密实过程中形成的液化-水热化反应中的液化气无法排出,增加凝固所耗时间;2、混凝土凝结后,井身腔体内活井底部形成真空状态,造成无法脱离混凝土构件,只能破坏性拆除模具、反复捶打或采用分体式模具,但采用破坏性拆除模具、反复捶打极易造成构件破损或破裂,采用分体式模具时,不易实施高频震动,并且增加成本;3,混凝土浇筑后,取出构件时,对于不采用分体式的模具只能翻转模具,进而取出混凝土构件,但由于构件整体重量较大一般为1吨以上,因此,在倒立模具使需要大型设备辅助,并且由于重量较大,极易发生模具急剧反转,使构件突然脱离模具,摔在地上,造成构件破碎或破损,为了消除这种情况,显而易见的做法是采用倒立时使用钢索拉扯施加反向力的方式降低翻转速度,但这种方式仍然需要大型设备对钢索进行辅助,增加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查井模具,包括外模,所述外模侧端旋转安装有吊臂,还包括

吊臂支撑轴,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旋转或固定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旋转或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

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上或外模外壁上或吊臂上;

摩擦座,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吊臂上或固定安装在外模外壁上;所述摩擦座用于摩擦刹车盘形成阻力。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采用带井底模具时,通过刹车盘、摩擦座在吊臂、吊臂支撑轴及模具之间形成摩擦力,利用刹车片的原理,对模具翻转过程中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不会出现模具急剧翻转造成的构件突然脱离形成的构件破损问题,在实现顺畅、安全脱模的同时,增加了脱模效率。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与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外模外壁上,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吊臂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与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上,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外模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上,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吊臂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外模上,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吊臂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上,所述吊臂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固定安装在吊臂上,所述摩擦座固定安装在外模上。

优选的,所述摩擦座为类U型摩擦座,所述类U型摩擦座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位于类U型摩擦座的U型槽内。

优选的,所述吊臂支撑轴为回转轴。

优选的,所述吊臂支撑轴为偏心回转轴。

作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查井模具还包括内模,所述内模顶端或底端还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进气堵板。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一次形成带井底的检查井,无需其他模具辅助,通过使内模形成通孔使得在取出构件时,通过反向吊起内模使空气通过通孔进入,解决真空导致的无法取出问题,杜绝为取出构件进行的捶打、破坏造成的构件破损,并且通过在通孔内设置进气堵板,使得在浇筑时,混凝土不会堵塞通孔,但在震动过程中的液化气可通过通孔排除,减少凝固耗时,几乎立即脱模,并且本技术方案可直接制备成桶状检查井模具。

综上,本技术方案有力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且本技术方案可搭配混凝土震动台对模具中的混凝土进行震动,增加构件整体的密实度、减少凝土耗时,当然的,上述技术方案亦可适用于分体式模具。

附图说明

为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下面列举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检查井模具,包括外模1,所述外模1侧端旋转安装有吊臂2,还包括

吊臂支撑轴3,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旋转或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旋转或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

刹车盘4,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上或外模1外壁上或吊臂2上;

摩擦座5,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吊臂2上或固定安装在外模1外壁上;所述摩擦座5用于摩擦刹车盘4形成阻力。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刹车盘、摩擦座在吊臂、吊臂支撑轴及模具之间形成摩擦力,利用刹车片的原理,对模具翻转过程中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不会出现模具急剧翻转造成的构件突然脱离形成的构件破损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与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外模1外壁上,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吊臂2上。

当然的,以图2所示基本结构,吊臂支撑轴3、外模1、吊臂2、刹车盘4及摩擦座5的连接方案还可采用以下方式,以下方式参考图2的安装示意结构,具体附图不再附列。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与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上,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上,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吊臂2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吊臂2上。

作为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吊臂支撑轴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所述吊臂2旋转安装在吊臂支撑轴3的另一端,所述刹车盘4固定安装在吊臂2上,所述摩擦座5固定安装在外模1上,采用本技术方案时,刹车盘4易采用弧形,方便跟随模具的翻转轨迹。

如图2所示,所述摩擦座5为类U型摩擦座,所述类U型摩擦座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安装有紧固螺栓5-1,所述紧固螺栓5-1的一端安装有垫块5-2,所述垫块5-2位于类U型摩擦座的U型槽5-3内。

优选的,所述吊臂支撑轴3为回转轴。

优选的,所述吊臂支撑轴3为偏心回转轴。

如图1/3/4所示,一种检查井模具还包括内模6,所述内模6顶端或底端还安装有挡板6-1,所述挡板6-1上设置有通孔6-2,所述通孔6-2内安装有进气堵板6-3。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理如下:将内模、外模套接后,在内模与外模之间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到振动台上(当然的亦可在本实用新型放置到振动台上后进行混凝土浇筑)进行震动,增加混凝土构件的密实度,混凝土构件成型以后,通过吊装机械吊起本实用新型吊臂,通过吊臂的旋转或通过吊臂支撑轴(优选偏心回转轴)的旋转,使本实用新型模具进行倒立,在倒立过程中通过摩擦座与刹车盘的摩擦,降低模具整体的翻转速度,防止出现急剧翻转现象,翻转完毕后,通过吊装机械吊取内模及外模,吊取内模时进气堵板自动脱离,使空气进入,防止模具内真空导致的无法取出问题,从而安全、方便、顺畅的取出内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性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并未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不脱离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