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963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造、建筑结构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的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此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从狭义定义上来说,土木工程也就是民用工程。

现在的民用建筑在建造时门口通常会使用一些较粗的支撑柱,但是这些支撑柱光秃秃的又不美观,所以有些又会在支撑柱旁边种植一些爬藤类植物进行装饰,这就需要放置额外的花盆。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支撑柱结构在使用时存在:

1.在进行种植一些爬藤类植物进行装饰时多需要准备额外的花盆,这样就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2.支撑柱的外表多较为光滑,爬藤不容易向上攀爬生长。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支撑柱结构在进行种植一些爬藤类植物进行装饰时多需要准备额外的花盆,这样就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并且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支撑柱的外表多较为光滑,爬藤不容易向上攀爬生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建筑物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其中,该多功能建筑物结构包括有:

支撑柱主体、螺旋纹路、地面、大通孔、固定桩体和小通孔;

所述固定桩体嵌入安装在地面内侧;所述固定桩体的两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大通孔;所述固定桩体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共四个小通孔;所述固定桩体的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柱主体;所述支撑柱主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桩体的内侧为一个空心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大通孔和小通孔与固定桩体内侧的空心状结构均为相通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主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螺旋纹路。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固定桩体的设置,有利于提升整体的美观性,固定桩体的内侧为一个空心状结构,在安装支撑柱时先将固定桩体嵌入到地面中,然后可将固定桩体的顶部外侧使用混凝土固定,在固定桩体的内侧可以填充入一些与地面相通的泥土,后期可将爬藤类植物通过小通孔种植在固定桩体内侧的空心状结构中,可从小通孔向上爬出,并且爬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根茎可以通过大通孔向外生长,有利于爬藤吸收养分,有效节省空间并且提升整体的美观性。

2.本实用新型支撑柱主体的设置,有利于爬藤的攀爬,支撑柱主体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螺旋纹路,当爬藤向上攀爬生长时可以借助这些凸起的螺旋纹路向上生长,有利于爬藤的攀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柱主体-1;螺旋纹路-2;地面-3;大通孔-4;固定桩体-5;小通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附图1至附图2,一种多功能建筑物结构,包括有:

支撑柱主体1、螺旋纹路2、地面3、大通孔4、固定桩体5和小通孔6;

固定桩体5嵌入安装在地面3内侧;固定桩体5的两侧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大通孔4;固定桩体5的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共四个小通孔6;固定桩体5的顶部还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柱主体1;支撑柱主体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纹路2。

其中,固定桩体5的内侧为一个空心状结构,在安装支撑柱时先将固定桩体5嵌入到地面3中,然后可将固定桩体5的顶部外侧使用混凝土固定,在固定桩体5的内侧可以填充入一些与地面3相通的泥土,可用来后期种植一些装饰性的爬藤类植物使用,有效节省空间并且提升整体的美观性;

其中,大通孔4和小通孔6与固定桩体5内侧的空心状结构均为相通状结构,后期可将爬藤类植物通过小通孔6种植在固定桩体5内侧的空心状结构中,可从小通孔6向上爬出,并且爬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根茎可以通过大通孔4向外生长,有利于爬藤吸收养分;

其中,支撑柱主体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螺旋纹路2,当爬藤向上攀爬生长时可以借助这些凸起的螺旋纹路2向上生长,有利于爬藤的攀爬。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多功能建筑物结构时,在安装支撑柱时先将固定桩体5嵌入到地面3中,然后可将固定桩体5的顶部外侧使用混凝土固定,在固定桩体5的内侧可以填充入一些与地面3相通的泥土,可用来后期种植一些装饰性的爬藤类植物使用,后期可将爬藤类植物通过小通孔6种植在固定桩体5内侧的空心状结构中,可从小通孔6向上爬出,支撑柱主体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向外侧凸起的螺旋纹路2,当爬藤向上攀爬生长时可以借助这些凸起的螺旋纹路2向上生长,有利于爬藤的攀爬,并且爬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根茎可以通过大通孔4向外生长,有利于爬藤吸收养分。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