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654发布日期:2018-08-17 19:2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中,预制件现场拼装的施工速度和精度成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重要关键技术,直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目前,预制件的连接装配主要是采用通过预埋连接件进行连接,然而,由于预制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偏差,在拼装施工过程中,常导致预埋连接件对接不上的问题出现,这样往往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校正,或者预制件不能正常使用,不仅导致施工速度慢、增加生产成本,甚至影响建筑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CN106182405A公开了一种固定灌浆套筒的方法,在模具上开孔然后通过螺栓将套筒固定,但是上述方法虽然可以起到精准定位和有效固定,但是存在布筋不规律的情况下,在钢模上需要加工灌浆套筒固定件安装孔,通用性差,且存在安装孔封堵的问题,另外通过手动螺栓连接安装固定灌浆套筒固定件,装、拆作业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亟需开发一种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能有效定位和固定灌浆套筒的固定件以及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安装效率高、能有效定位和固定灌浆套筒的固定件以及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固定件,用于固定灌浆套筒,包括吸盘和连接部,所述吸盘设有负压容腔,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吸盘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用于预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固定灌浆套筒,使用过程中可按照设计图纸,在侧边模上进行划线定位,先将固定件固定在灌浆套筒需要安装的模具边模的位置上,灌浆套筒的一端连接连接筋后另一端与固定件的连接部相连,如此,将灌浆套筒固定在边模上,当预制件浇筑成型后,拆模过程中固定件随边摸一并拆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灌浆套筒的安装固定方便、快速,效率高,而且拆模方便,水洗后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不会出现堵塞灌浆套筒内腔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达到定位和固定预埋灌浆套筒的目的,避免浇筑混凝土或者振动成型的过程中导致灌浆套筒发生起浮、扭转和跑偏,实现灌浆套筒精确定位,保证灌浆套筒内腔轴线与边模垂直,可有效解决预制件拼装过程中对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呈圆柱状,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吸盘固定连接。如此,连接部的形状与灌浆套筒内腔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连接部插入灌浆套筒中即可。优选,所述吸盘的背面设有螺杆,所述连接部设有螺孔,所述螺杆与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由弹性-柔韧的材料制成。如此,有利于增加其吸附力,同时有利于是实现连接部与灌浆套筒连接时二者实现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设有空腔。如此,可节省原材料,节约成本。

进一步,所述吸盘的吸盘面设有环形密封条。如此设置,可有效增加其吸附力,同时可避免边摸不平导致吸附力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其至少包括模具、灌浆套筒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固定件,所述模具包括边模,所述固定件通过吸盘固定在所述边模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灌浆套筒相连。本实用新型改变以往边摸开孔后通过螺栓固定灌浆套筒的方式,不仅不用在模具上开孔,减少工序,避免漏浆,同时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通用性,,灌浆套筒的安装固定方便、快速,效率高,而且拆模方便,水洗后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不会出现堵塞灌浆套筒内腔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灌浆套筒的内腔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灌浆套筒过盈配合。如此,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实现灌浆套筒的定位,避免浇筑振动过程中灌浆套筒偏位甚至脱落。

进一步,所述模具内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伸入至灌浆套筒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模具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连接筋。如此设置,支撑件支撑撑悬空的连接筋,这样灌浆套筒的两端都得以支撑固定,定位和固定效果较佳,所述支撑件优选为马凳。

进一步,所述灌浆套筒的灌浆孔和排气孔分别连接有灌浆管和排气管,所述灌浆管和排气管分别伸出至所述模具外。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灌浆套筒的固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吸盘本体 2连接部 3螺杆 4环形密封条

5灌浆套筒 6边模 7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3,一种固定件,用于固定灌浆套筒5,包括吸盘和连接部2,所述吸盘设有负压容腔,所述连接部2固定连接在所述吸盘的背面。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用于预制件的生产过程中固定灌浆套筒 5,使用过程中可按照设计图纸,在侧边模6上进行划线定位,先将固定件固定在灌浆套筒5需要安装的模具边模6的位置上,灌浆套筒5的一端连接连接筋 7后另一端与固定件的连接部2相连,如此,将灌浆套筒5固定在边模6上,当预制件浇筑成型后,拆模过程中固定件随边摸一并拆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灌浆套筒5的安装固定方便、快速,效率高,而且拆模方便,水洗后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不会出现堵塞灌浆套筒5内腔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可达到定位和固定预埋灌浆套筒5的目的,避免浇筑混凝土或者振动成型的过程中导致灌浆套筒5发生起浮、扭转和跑偏,实现灌浆套筒5精确定位,保证灌浆套筒5内腔轴线与边模6垂直,可有效解决预制件拼装过程中对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述连接部2呈圆柱状,所述连接部2的一端与吸盘固定连接。如此,连接部2的形状与灌浆套筒5内腔的形状相匹配,安装时,将连接部2插入灌浆套筒5中即可。优选,所述吸盘包括吸盘本体1,所述吸盘本体1的背面设有螺杆3,所述连接部2设有螺孔,所述螺杆3与连接部2螺纹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由弹性-柔韧的材料制成。如此,有利于增加其吸附力,同时有利于是实现连接部2与灌浆套筒5连接时二者实现过盈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设有空腔。如此,可节省原材料,节约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吸盘的吸盘面设有环形密封条4。如此设置,可有效增加其吸附力,同时可避免边摸不平导致吸附力不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灌浆套筒5的固定节点,实施例如下,如图3,至少包括模具、灌浆套筒5以及上述任一所述的固定件,所述模具包括边模6,所述固定件通过吸盘固定在所述边模6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部2与所述灌浆套筒5相连。本实用新型改变以往边摸开孔后通过螺栓固定灌浆套筒5的方式,不仅不用在模具上开孔,减少工序,避免漏浆,同时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通用性,,灌浆套筒5的安装固定方便、快速,效率高,而且拆模方便,水洗后重复使用,成本较低,且不会出现堵塞灌浆套筒5内腔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连接部2 伸入所述灌浆套筒5的内腔中,所述连接部2与所述灌浆套筒5过盈配合。如此,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实现灌浆套筒5的定位,避免浇筑振动过程中灌浆套筒5偏位甚至脱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模具内设有连接筋7,所述连接筋7伸入至灌浆套筒5的内腔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内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连接筋7。如此设置,支撑件支撑撑悬空的连接筋7,这样灌浆套筒5的两端都得以支撑固定,定位和固定效果较佳,所述支撑件优选为马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灌浆套筒5的灌浆孔和排气孔分别连接有灌浆管和排气管,所述灌浆管和排气管分别伸出至所述模具外。

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