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及施工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5361发布日期:2018-06-15 23:1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及施工电梯井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层施工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及施工电梯井道。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作业楼层建筑浇筑施工过程中,外墙施工用水、水泥浆、雨水等污染物会沿着电梯井道的井道侧壁从上往下流。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将附着在电梯井道的井道侧壁上,从而污染电梯井道侧壁。另外,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也会沿着电梯井道侧壁上的孔洞流入到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中,对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装修操作造成较大影响,影响到楼层施工建筑完成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及施工电梯井道,它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对电梯井道侧壁造成污染,也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流入至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中。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包括支撑桁架、截污挡板与排放管,所述支撑桁架用于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顶部内侧壁;所述截污挡板装设在所述支撑桁架上,所述截污挡板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顶部内侧壁接触配合,所述截污挡板上开设有污染物排放口;所述排放管一端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相连通,所述排放管另一端用于通向至楼梯间排水区或电梯井底坑。

一种施工电梯井道,包括施工电梯井道主体,所述施工电梯井道主体N-1层及N-2层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其中,N为主体结构施工层。

上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及施工电梯井道,可以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顶部内侧壁,例如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N-1及N-2层的内侧壁,这样楼层施工建筑顶部施工过程产生的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经截污挡板阻挡,从污染物排放口流入至排放管中,经排放管排放至楼梯间排水区,从而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继续沿着电梯井道侧壁往下流,也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流入至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中。如此电梯井道下方便可以进行干作业,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的干作业也不会受到影响,能缩短建筑工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上的防水布,所述防水布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位置相应。如此,防水布能够增强截污挡板的防水性能,避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从截污挡板的孔、缝继续往下流,使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通过排放口、污染物排放口排放至排放管中。可选地,防水布为彩条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布的上表面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将污染物导向至所述排污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桁架包括若干个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下侧面上的角钢;所述角钢一端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的其中一侧,所述角钢另一端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与所述排放管之间的漏斗壳,所述漏斗壳的进料口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相连通,所述漏斗壳底部出料口与所述排放管相连通。如此,漏斗壳能够将截污挡板上的污染物排放口处的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集中排放至排放管中,这样能便于污染物排放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污挡板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密封配合。如此,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通过截污挡板的侧壁与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继续沿着电梯井道侧壁往下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污挡板的侧壁用于通过粘胶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粘接配合。如此,截污挡板能够较为稳固地设置在施工电梯井道内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污挡板为厚度在1mm以上的截污铁板或截污不锈钢钢板,或者为厚度在1.2cm以上的截污木板。如此,截污挡板有足够强度来支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站在截污挡板进行施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桁架,11、角钢,20、截污挡板,21、污染物排放口,30、排放管,40、防水布,41、排污口,50、漏斗壳,51、出料口,60、铁丝,100、施工电梯井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所示,一种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包括支撑桁架10、截污挡板20与排放管30。所述支撑桁架10用于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100顶部内侧壁。所述截污挡板20装设在所述支撑桁架10上,所述截污挡板20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顶部内侧壁接触配合,所述截污挡板20上开设有污染物排放口21。所述排放管30一端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21相连通,所述排放管30另一端用于通向至楼梯间排水区或电梯井底坑。

上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可以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100顶部内侧壁,例如装设在施工电梯井道100的N-1及N-2层的内侧壁,这样楼层施工建筑顶部施工过程产生的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经截污挡板20阻挡,从污染物排放口21流入至排放管30中,经排放管30排放至楼梯间排水区,从而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继续沿着电梯井道侧壁往下流,也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流入至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中。如此电梯井道下方便可以进行干作业,楼层施工建筑的室内环境的干作业也不会受到影响,能缩短建筑工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20上的防水布40。所述防水布40设有排污口41,所述排污口41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21位置相应。如此,防水布40能够增强截污挡板20的防水性能,避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从截污挡板20的孔、缝继续往下流,使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通过排放口、污染物排放口21排放至排放管30中。可选地,防水布40为彩条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布40的上表面为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斜面用于将污染物导向至所述排污口41。如此,防水布40能够便于将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导向排放至排放管30中。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述支撑桁架10包括若干个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20下侧面上的角钢11。所述角钢11一端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的其中一侧,所述角钢11另一端用于固定设置在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污挡板20与所述排放管30之间的漏斗壳50。所述漏斗壳50的进料口与所述污染物排放口21相连通,所述漏斗壳50底部出料口51与所述排放管30相连通。如此,漏斗壳50能够将截污挡板20上的污染物排放口21处的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集中排放至排放管30中,这样能便于污染物排放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污挡板20的侧壁用于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密封配合。如此,能够避免水泥浆、外墙施工用水及雨水等污染物通过截污挡板20的侧壁与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之间的间隙继续沿着电梯井道侧壁往下流。

进一步地,所述截污挡板20的侧壁用于通过粘胶与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粘接配合。如此,截污挡板20能够较为稳固地设置在施工电梯井道100内侧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污挡板20为厚度在1mm以上的截污铁板或截污不锈钢钢板,或者为厚度在1.2cm以上的截污木板。如此,截污挡板20有足够强度来支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站在截污挡板20进行施工操作。

具体地,排放管30可以通过牵拉件,如铁丝60,固定在支撑桁架10或截污挡板20上。

请再参阅图5,一种施工电梯井道100,包括施工电梯井道100主体。所述施工电梯井道100主体N-1层及N-2层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其中,N为结构施工层最高楼层数。

上述的施工电梯井道,由于上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其技术效果包括上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的技术效果;另外,由于在施工电梯井道100主体N-1层及N-2层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的楼层施工建筑电梯井道的截污装置,如此,通过截污装置两次截污处理,能确保施工电梯井道100主体N-3层以下为干作业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