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342发布日期:2018-12-14 22:59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墙板平接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装修中,两块墙板的平接通常采用直接连接的方式,直接连接的方式由于连接处没有支撑作用,导致两块墙板的连接处不平整,影响整体美观,且影响其他配件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块墙板直接平接导致连接处不平整,影响其他配件的安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板平接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件、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包括面层和基层,其中:

所述第一墙板的基层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墙板的基层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固定部件适配连接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墙板的基层与所述固定部件的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墙板的基层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固定部件适配连接的第二限位槽。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

所述第一墙板的面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墙板的面层的端面之间预留有缝隙。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还包括:

第一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的基层的背面,其端面与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件适配连接;

第二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墙板的基层的背面,其端面与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件适配连接。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一卡件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一支撑板;

所述第一定位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直角适配卡接,所述第一定位直角由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个面和所述第一墙板的基层的背面所形成;

所述第一支撑板,其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墙板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卡槽。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所述第二卡件包括第二定位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二定位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直角适配卡接,所述第二定位直角由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个面与所述第二墙板的基层的背面所形成;

所述第二支撑板,其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墙板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所述第二限位卡槽。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

所述第一支撑板,其背向所述第一墙板的第二侧上成型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为第一螺钉定位;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固定至所述第一墙板的基层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其背向所述第二墙板的第二侧上成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为第二螺钉定位;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二螺钉固定至所述第二墙板的基层上。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还包括拉铆螺母和调节脚;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墙板和所述第二墙板沿室内墙体设置;

拉铆螺母,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件上,其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端面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端面之间;

调节脚,位于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室内墙体之间,与所述拉铆螺母的连接端旋转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室内墙体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还包括:

固定板,其一端上成型有与所述调节脚适配卡接的卡接槽,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室内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通过固定部件固定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连接处,使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连接处平整,便于其他配件的安装。且上述所有部件均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板平接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和固定部件3,所述第一墙板1和所述第二墙板2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均包括面层和基层,所述基层的厚度大于所述面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墙板1的基层与所述固定部件3的第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墙板1的基层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固定部件3适配连接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墙板2的基层与所述固定部件3的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墙板2的基层的端面上成型有与所述固定部件3适配连接的第二限位槽。

本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通过固定部件3固定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连接处,使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的连接处平整,便于其他配件的安装。且上述所有部件均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墙板1的面层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墙板2的面层的端面之间预留有缝隙。所述缝隙的设置为墙板热胀冷缩提供空间,保证墙板在热涨时墙板的连接处不会拱起。

为进一步固定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如图2所示,所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卡件4和第二卡件5。第一卡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墙板1的基层的背面,其端面与所述第一墙板1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件3适配连接。第二卡件5设置于所述第二墙板2的基层的背面,其端面与所述第二墙板2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与所述固定部件3适配连接。所述第一卡件4与所述第一限位槽搭配形成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可与固定部件3卡接,可避免第一墙板1晃动。同理,第二卡件5与第二限位槽搭配形成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限位卡槽可与固定部件3卡接,避免第二墙板2晃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件4包括第一定位板42和第一支撑板41。所述第一定位板42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定位直角适配卡接,所述第一定位直角由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个面和所述第一墙板1的基层的背面所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板41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墙板1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可便于第一卡件4安装至第一墙板1上,且第一支撑板41背向所述第一墙板1的第二侧上成型有第一凹槽43,所述第一凹槽43用于为第一螺钉定位。所述第一支撑板41通过所述第一螺钉固定至所述第一墙板1的基层上。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卡件5包括第二定位板52和第二支撑板51。所述第二定位板52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第一侧上,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1的第一端面形成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直角适配卡接,所述第二定位直角由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个面与所述第二墙板2的基层的背面所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板51,其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墙板2的端面平齐,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所述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二定位槽可便于第二卡件5安装至第二墙板2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板51背向所述第二墙板2的第二侧上成型有第二凹槽53,所述第二凹槽53用于为第二螺钉定位;所述第二支撑板51通过所述第二螺钉固定至所述第二墙板2的基层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件3、所述第一墙板1和所述第二墙板2沿室内墙体设置。如图4所示,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还包括拉铆螺母6和调节脚7。拉铆螺母6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件3上,其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卡件1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卡件5的端面之间。调节脚7位于所述固定部件3和所述室内墙体之间,与所述拉铆螺母6的连接端旋转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部件3与所述室内墙体之间的距离,保证墙板与室内墙体之间的距离。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墙板平接安装结构还包括固定板8,固定板8的一端上成型有与所述调节脚7适配卡接的卡接槽,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室内墙体上。如此可将固定部件3固定至室内墙体上。

一般地,上述固定部件3可采用截面为长方形的型材实现,所述固定部件3位于装配式装修中的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固定部件3的顶端与上框体连接,底端与下框体连接,而下框体固定在室内地面上,如此可保证固定部件3的稳定安装。所述下框体和上框体为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多变型,所述固定部件3与上框体可采用滑动连接件连接,与下框体同样可采用滑动连接件连接。所述滑动连接件包括底座、连接柱和限位板,所述底座的第一端面上具有与所述上框体的边缘或下框体的边缘适配卡接的凹槽,连接管设置于底座的第二端面上,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限位板设置于底座的第二端面上,连接管和限位板所围成的最大图形为矩形,所述矩形与固定部件3的中空部分的截面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固定部件3可直接套接在连接柱和限位板上。

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墙板平接安装结构中,所有部件均在工厂工业化生产,在装修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安装,现场无需熟练的技术工人,也无需太多的施工时间,实现了快速施工,而且避免了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