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钢筋绑扎移动拼装式活动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0041发布日期:2018-06-30 10:0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T梁钢筋绑扎移动拼装式活动胎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T梁钢筋绑扎移动拼装式活动胎架。



背景技术:

按照业主施工标准化要求,预制梁钢筋绑扎必须采用胎架施工,目前的胎架均采用一体式结构,对于较长的胎架,例如40m的胎架,在移动时需要使用龙门吊等工具进行整体吊装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胎架的钢筋笼变形,影响混凝土保护层,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活动拆卸、拼装的T梁钢筋绑扎移动拼装式活动胎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梁钢筋绑扎移动拼装式活动胎架,其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胎膜架、设置在胎膜架一侧杆上的插接杆、设置在胎膜架另一侧杆上的插接孔以及用于将插接杆与插接孔固定的固定装置;在所述胎膜架中部横向设置有作业平台。

本发明所述插接孔与插接杆的水平截面呈相适配的梯形。

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插接杆上并且呈梯形的纵向固定槽、用于与纵向固定槽相配合的固定块以及用于驱动固定块实现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胎膜架上的转轴以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蜗轮和偏心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偏心轮与固定块相连接。

本发明在所述偏心轮的两侧面设置有与偏心轮轮廓相对应的滑槽,在固定块上通过连接杆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滑槽内与滑槽形成滑动配合。

本发明所述固定装置为两组分别设置在胎膜架侧杆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蜗轮均与蜗杆相啮合。

本发明所述蜗杆通过锥齿轮与驱动杆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利用可拆卸式的胎膜架进行拼接形成较长的胎架,相较于固定式胎膜架绑扎,移动拼装式胎膜架绑扎成型钢筋笼,不用整体吊装移动,避免了吊运过程中钢筋笼变形影响混凝土保护层进一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消除了钢筋笼整体高空吊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龙门吊的利用率。另外由于40mT梁梁高高达2.5m,工人绑扎不好操作,在胎膜架背侧增设了钢筋绑扎作业平台,降低了钢筋工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人高空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 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4所示,本发明包括呈框架结构的胎膜架1、设置在胎膜架1一侧杆上的插接杆2、设置在胎膜架1另一侧杆上的插接孔6以及用于将插接杆2与插接孔6固定的固定装置,插接杆2与插接孔6的水平截面呈相适配的梯形,并且其位置也相对应,两个胎膜架1靠紧后,插接杆2插入到另一个胎膜架1的插接孔6内,再通过固定装置将其固定;在所述胎膜架1中部横向设置有作业平台7。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沿纵向方向设置在插接杆2上并且呈梯形的纵向固定槽201、用于与纵向固定槽201相配合的固定块3以及用于驱动固定块3实现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转动设置在胎膜架1上的转轴406以及设置在转轴406上的蜗轮401和偏心轮402,所述蜗轮401与蜗杆5相啮合,所述偏心轮402与固定块3相连接。固定块3的形状与固定槽201的形状相对应,通过驱动装置将固定块3推入或拉出固定槽201,从而将插接杆2固定在插接孔6内或从插接孔6内脱出。插接杆2、插接孔6、纵向固定槽201、固定块3均采用梯形形状,一方面可以增加连接时的导向性,更加容易进行连接,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

在所述偏心轮402的两侧面设置有与偏心轮402轮廓相对应的滑槽403,在固定块3上通过连接杆407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滑槽403内与滑槽403形成滑动配合。在胎膜架1的侧杆上应设置有供固定块3滑动的滑槽408,固定块3与偏心轮402滑动连接,可以确保固定块3可随着偏心轮402的旋转而实现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装置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胎膜架1侧杆的上下两端,两个所述蜗轮401均与蜗杆5相啮合,所述蜗杆5通过锥齿轮与驱动杆405传动连接。通过蜗轮蜗杆机构进行传动,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能,可以在进行夹紧后实现稳固连接,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驱动杆405通过吹齿轮与蜗杆5传动连接,用于改变驱动方向,便于工作人员在胎膜架的一侧进行工作。同时两个固定装置通过同一个蜗杆进行驱动,转动蜗杆可实现两个固定装置的固定块3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与固定槽201的配合。

本发明创造性的提出将整个胎架分隔成多个较短的胎膜架相连接的结构,避免了吊运过程中钢筋笼变形影响混凝土保护层进一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消除了钢筋笼整体高空吊运的安全隐患。同时两个胎膜架连接时,通过固定装置实现多角度定位和固定,连接更加稳固,不易脱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