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5957发布日期:2018-11-07 10:5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筑正朝着建筑工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建设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标准化的设计、工业化的制造,一体化的装修给建筑技术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可以说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是实现了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与普通高层相比,多层建筑结构在房屋的采光性与通透性,户型的多变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性。将装配式单排配筋剪力墙应用于多层建筑,可有效提高多层建筑结构的施工简易性、建筑整体性和结构抗震性。而且装配式单排配筋剪力墙的墙体较薄,钢筋间距更小,且可采用再生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因此其造价合理,施工简便。可以说在目前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趋势下,装配式单排配筋剪力墙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将装配式单排配筋混凝土剪力墙此种结构形式置于多层建筑结构中,考虑到传统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会造成装配施工速度明显减缓,而且其抗震能力存在较大的冗余,不利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经济性,而且考虑绿色节能而采用再生混凝土为剪力墙材料,墙体容易开裂变形,不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该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可以解决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不宜保证等问题,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装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复杂,抗震性能不宜保证等问题,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包括:连接组件以及至少两块预制的剪力墙本体;

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所述剪力墙本体采用再生混凝土制造,两块所述剪力墙本体中的所述钢筋骨架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钢筋骨架环竖直布置在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和/或,所述钢筋骨架环水平布置在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u型锁扣、第二u型锁扣、转动螺杆以及固定螺帽;

所述第一u型锁扣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通过所述转动螺杆以及所述固定螺帽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螺杆与所述第一u型锁扣转动连接;或者,所述转动螺杆与所述第二u型锁扣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u型锁扣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

其中,所述剪力墙本体中还设置有防裂钢丝网片;

所述防裂钢丝网片与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外表面的间距为4~6mm。

其中,两个所述剪力墙本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钢筋骨架;

所述连接钢筋骨架包括多根纵向钢筋和用于捆扎所述纵向钢筋的箍筋。

其中,所述纵向钢筋的直径为12mm~14mm,所述箍筋直径为6mm~10mm。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装配方法,包括:预制多块剪力墙本体,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

两块所述剪力墙本体中的所述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完成装配。

其中,还包括:所述连接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连接处的连接钢筋骨架的布置;

在连接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以完成装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及其装配方法,其中,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通过在预制的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两块剪力墙本体中的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可以解决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复杂,抗震性能不宜保证等问题,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装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增强结构整体性以及抗震能力,使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结构体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中剪力墙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剪力墙本体;2-防裂钢丝网片;3-钢筋骨架环;4-连接组件;41-第二u型锁扣;42-转动螺杆;43-固定螺帽;5-纵向钢筋;6-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1至3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式剪力墙体系。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组件4以及至少两块预制的剪力墙本体1;

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3,所述剪力墙本体1采用再生混凝土制造,两块所述剪力墙本体1中的所述钢筋骨架环3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剪力墙本体的厚度为适应多层建筑结构的要求,可以较为灵活,宜满足建筑模数,也可依据实际建筑层数依据结构经济性要求确定。剪力墙本体使用的混凝土可采用c40~c60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以提高抗震性能。

其中,钢筋骨架环3可以为矩形或者圆环形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钢筋骨架环3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钢筋骨架环通过工厂预制而成。其中,钢筋骨架环3采用hrb400级~hrb600级高强钢筋,钢筋骨架环3的直径为12mm~14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剪力墙本体1的内部既有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又有水平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以两块剪力墙本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把两块剪力墙本体分别称为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

以下以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上下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但并不局限于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以下以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左右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剪力墙本体中水平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水平布置的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剪力墙本体中水平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水平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但并不局限于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该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通过在预制的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两块剪力墙本体中的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可以解决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复杂,抗震性能不宜保证等问题,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质量,降低了建筑成本,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3所述,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u型锁扣、第二u型锁扣41、转动螺杆42以及固定螺帽43;

所述第一u型锁扣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41通过所述转动螺杆42以及所述固定螺帽43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41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用于同时放置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均采用等级q345及以上钢材制造,转动螺杆的强度不小于钢筋骨架环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转动螺杆42与所述第一u型锁扣转动连接;

或者,所述转动螺杆42与所述第二u型锁扣41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转动螺杆与第二u型锁扣转动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转动螺杆与第二u型锁扣转动连接,与之相对应的,第一u型锁扣上设置有与上述转动螺杆相配合的凹槽,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进行连接的时候,转动螺杆旋转到第一u型锁扣上凹槽的位置,此时再通过固定螺帽43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u型锁扣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螺纹增加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与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和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的摩擦力,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剪力墙本体1中还设置有防裂钢丝网片2;

所述防裂钢丝网片2与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外表面的间距为4~6mm。

需要说明的是,剪力墙本体1的混凝土采用c40~c60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以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但由于使用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导致剪力墙本体1易开裂,因此在剪力墙本体1内设置防裂钢丝网片,有效提高了剪力墙本体1的抗裂性。

其中,防裂钢丝网片与剪力墙本体1的外表面的间距宜为5mm,以防止防裂钢丝网片的腐蚀开裂。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两个剪力墙本体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钢筋骨架;

所述连接钢筋骨架包括多根纵向钢筋5和用于捆扎所述纵向钢筋的箍筋6。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钢筋骨架是为了保证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在连接处依然保证较强的抗震性能。连接钢筋骨架现场绑扎完成后浇筑预制商品混凝土,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利于结构的抗震。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纵向钢筋5的直径为12mm~14mm,所述箍筋6直径为6mm~10mm。

可以理解的是,纵向钢筋可采用hrb400级~hrb600级钢筋,直径为12mm~14mm;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直径为6mm~10mm,箍筋布置间距满足构造要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装配方法,包括:预制多块剪力墙本体,所述剪力墙本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布置有均匀分布的钢筋骨架环;

两块所述剪力墙本体中的所述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以完成装配。

其中,钢筋骨架环3可以为矩形形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钢筋骨架环3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钢筋骨架环通过工厂预制而成。其中,钢筋骨架环采用hrb400级~hrb600级高强钢筋,钢筋骨架环直径宜为12mm~14mm。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剪力墙本体1的内部布置既有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又有水平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以两块剪力墙本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为例进行说明,把两块剪力墙本体分别称为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

以下以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上下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一个钢筋骨架环可以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但并不局限于通过两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

其中,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u型锁扣、第二u型锁扣41、转动螺杆42以及固定螺帽43;

所述第一u型锁扣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41通过所述转动螺杆42以及所述固定螺帽43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41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用于同时放置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与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均采用等级q345及以上钢材制造,转动螺杆的强度不小于钢筋骨架环的强度。

其中,所述转动螺杆42与所述第一u型锁扣转动连接;或者,所述转动螺杆42与所述第二u型锁扣41转动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转动螺杆与第二u型锁扣转动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转动螺杆与第二u型锁扣转动连接,与之相对应的,第一u型锁扣上设置有与上述转动螺杆相配合的凹槽,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进行连接的时候,转动螺杆旋转到第一u型锁扣上凹槽的位置,此时再通过固定螺帽43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u型锁扣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u型锁扣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螺纹。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螺纹增加第一u型锁扣和第二u型锁扣与第一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和第二剪力墙本体中竖直布置的钢筋骨架环的摩擦力,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剪力墙本体1中还设置有防裂钢丝网片2;

所述防裂钢丝网片2与所述剪力墙本体1的外表面的间距为4~6mm。

需要说明的是,剪力墙本体1的混凝土采用c40~c60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以提高装配式墙体的抗震性能,但由于使用高强度再生混凝土导致剪力墙本体1易开裂,因此在剪力墙本体1内设置防裂钢丝网片,有效提高了剪力墙本体1的抗裂性。

其中,防裂钢丝网片与剪力墙本体1的外表面的间距宜为5mm,以防止防裂钢丝网片的腐蚀开裂。

在工厂内进行第一剪力墙本体和第二剪力墙本体的预制,根据抗震要求对钢筋间距、钢筋等级、混凝土强度进行合理的选择,完成剪力墙本体的构件式浇筑后,进行养护;

按照装配式建筑图纸保证误差的合理,完成第一剪力墙本体的安装;

第二剪力墙本体吊装定位后,在连接处完成连接组件的安装,连接组件安装完成后进行连接处连接钢筋骨架的布置;

在连接处支模板以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宜采用比剪力墙本体所使用的再生混凝土强度高的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振捣密实,随时检查连接处混凝土的质量,最后进行拆模养护操作。

该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装配方法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增强结构整体性以及抗震能力,使装配式剪力墙体系适用于多层建筑结构体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