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0219发布日期:2019-01-16 06:30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地施工,并且避免大规模的现场湿作业。对于已施工进度或者已人工工资为控制要素的工程而言,使用装配式结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装配式结构也有其显而易见的缺点,比如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处是结构的薄弱处。在结构遭遇地震或者较大的冲击荷载时,结构很有可能在装配式构件的连接处首先破坏,整个装配式结构的材料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极大的浪费。

在浇筑混凝土剪力墙时,为了解决胀模的问题,通常会在墙体内设置对拉螺栓,螺栓外套pvc管,浇筑完成拆模后取出对拉螺栓,而pvc管则留在墙体内,pvc管所占空间会使得墙体内形成若干小的通孔。当剪力墙受力较大时,这些小的通孔周围会形成较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日积月累后通孔周围会形成混凝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潮湿的地方甚至会使通孔周边的钢筋生锈,严重的影响结构安全。

装配式结构一般而言需要定制,并没有特定的模数和规格。如不同受力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剪力墙其厚度、配筋、钢筋保护层厚度等都不同,所以定制等待的时间仍会影响施工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该装配式剪力墙连接处结构强度较高,且墙体内不存才通孔不易产生应力集中;本发明公开的装配式剪力墙的制作方法安全、高效,使得技术人员在制作剪力墙时能够做到井然有序。

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预制的剪力墙墙肢、对拉螺栓、膨胀混凝土;其中,剪力墙墙肢两侧边缘为马牙搓型,剪力墙墙肢接缝处浇筑膨胀混凝土;对拉螺栓穿过剪力墙墙肢并被混凝土浇筑于剪力墙内固定;对拉螺栓包括对拉螺杆和螺母,螺母拧紧固定在对拉螺杆伸出剪力墙墙肢的两端。

剪力墙墙肢两侧设置有预留箍筋,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的预留箍筋刚好接触,并焊接固定;预留箍筋被浇筑于剪力墙墙肢接缝处的膨胀混凝土内。相邻的剪力墙墙肢的相接触的两个预留箍筋上还焊接有附加箍筋;剪力墙墙肢接缝处贯穿有纵筋,纵筋穿过预留箍筋和附加箍筋并使用扎丝绑扎于预留箍筋上,最终浇筑与所述接缝处的膨胀混凝土内。

为了增强剪力墙墙肢之间的连接强度,剪力墙墙肢接缝处上、下表面均贴合有钢板,剪力墙墙肢内的对拉螺杆穿过该钢板,通过螺母拧紧后钢板与剪力墙墙肢及其接缝处的上、下表面贴紧。对拉螺杆一侧拧两个螺母,保证钢板与剪力墙墙肢贴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作上述装配式剪力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模数的要求支好模板;

(2)按照模数的要求在模板内绑扎好剪力墙墙肢内的箍筋、纵筋、构造筋;并将预留要伸出剪力墙墙肢的预留箍筋绑扎好,预留箍筋伸出模板约250mm~400mm,预留箍筋在剪力墙墙肢内的长度需满足规范的锚固长度;每个错边预埋出三个预留箍筋,相同模数的每片墙肢的预留箍筋高度均需保证一致;

(3)在模板上穿对拉螺杆,对拉螺杆长度超出模板约50mm;

(4)在模板上涂上润滑油,按照模数的混凝土强度浇筑混凝土,在标准环境下养护,养护完成后脱模;

(5)将预制好的剪力墙墙肢运输、吊至指定地点,并调整好剪力墙墙肢位置,使得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间距在500mm-800mm之间,并使预留箍筋刚好接触;

(6)将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外伸的预留箍筋焊接好;

(7)在焊接好的预留箍筋上下表面再各放置一个附加箍筋,并现场将附加箍筋与预留箍筋焊接好;

(8)将纵筋穿过预留箍筋和附加箍筋,并用扎丝绑扎好,将纵筋和箍筋连接好;

(9)在5-15mm厚的钢板对应位置上钻孔,并将钢板贴至两个相邻的剪力墙墙肢上,将配套的螺母拧紧,一个螺杆的一侧拧两个螺母,以保证钢板与墙肢贴紧;

(10)在剪力墙的连接处用等强度的膨胀混凝土浇筑,以防止混凝土收缩,形成裂缝。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装配式剪力墙具有以下优势:

1)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时,能在不出现通孔的前提下进行,且能解决涨模的问题;

2)钢板能增加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3)钢板可以充当模板的作用,不需要拆模,可以减少工程的造价并减少工程的工期;

4)剪力墙具有常规的模数,如提前预制好具有常规的厚度、高度的剪力墙。施工过程无需等待,只需将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安装即可;

5)剪力墙的马牙搓边缘可以增加预制装配构件本身与连接处的接触,防止结构在接缝处受剪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配式剪力墙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装配式剪力墙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配式剪力墙制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装配式剪力墙的接缝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配式剪力墙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装配式剪力墙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预制的剪力墙墙肢1、对拉螺栓2、膨胀混凝土3、钢板4;剪力墙墙肢1两侧边缘为马牙搓型,剪力墙墙肢1接缝处浇筑膨胀混凝土3;对拉螺栓2穿过剪力墙墙肢1并被混凝土浇筑于剪力墙内固定;对拉螺栓2包括对拉螺杆和螺母,螺母拧紧固定在对拉螺杆伸出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剪力墙墙肢1接缝处上、下表面均贴合有钢板4,剪力墙墙肢1内的对拉螺杆穿过钢板4,螺母拧紧后钢板4与剪力墙墙肢1及其接缝处的上、下表面贴紧。对拉螺杆一侧拧两个螺母,以保证钢板4与剪力墙墙肢1及其接缝处贴合。

如图4所示,剪力墙墙肢1两侧设置有预留箍筋11,预留箍筋11整体为矩形结构,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1的预留箍筋11的一侧边刚好接触,并通过焊接固定;预留箍筋11被浇筑于剪力墙墙肢1接缝处的膨胀混凝土3内。

相邻的剪力墙墙肢1的相接触的两个预留箍筋11上焊接有附加箍筋12,附加箍筋12进一步增强了相邻剪力墙墙肢1上的预留箍筋11的连接强度。

剪力墙墙肢1接缝处贯穿有纵筋13,纵筋13穿过预留箍筋11和附加箍筋12并使用扎丝绑扎于预留箍筋11上,最终浇筑与接缝处的膨胀混凝土3内。

如图2所示,剪力墙墙肢1接缝处上、下表面均贴合有钢板4,钢板4两侧分别固定于相邻两个剪力墙墙肢1上;剪力墙墙肢1内的对拉螺杆穿过钢板4,螺母拧紧后钢板4与剪力墙墙肢1及其接缝处的上、下表面贴紧。

一种制作前述实施例1中的装配式剪力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模数的要求支好模板;

(2)按照模数的要求在模板内绑扎好剪力墙墙肢内的箍筋、纵筋、构造筋;并将预留要伸出剪力墙墙肢的预留箍筋绑扎好,预留箍筋伸出模板约250mm~400mm,预留箍筋在剪力墙墙肢内的长度需满足规范的锚固长度;每个错边预埋出三个预留箍筋;相同模数的每片墙肢的预留箍筋高度均需保证一致,以便现场焊接方便;如图3(a)所示;

(3)在模板上穿对拉螺杆,对拉螺杆长度超出模板约50mm;如图3(b)所示;

(4)在模板上涂上润滑油,按照模数的混凝土强度浇筑混凝土,在标准环境下养护,养护完成后脱模;如图3(c)和3(d)所示;

(5)将预制好的剪力墙墙肢运输、吊至指定地点,并调整好剪力墙墙肢位置,使得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间距在500mm-800mm之间,并使预留箍筋刚好接触;

(6)将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外伸的预留箍筋焊接好;

(7)在焊接好的预留箍筋上下表面再各放置一个附加箍筋,并现场将附加箍筋与预留箍筋焊接好;如图3(e)所示

(8)将纵筋穿过预留箍筋和附加箍筋,并用扎丝绑扎好,将纵筋和箍筋连接好;如图3(f)所示;

(9)在5-15mm厚的钢板对应位置上钻孔,并将钢板贴至两个相邻的剪力墙墙肢上,将配套的螺母拧紧,一个螺杆的一侧拧两个螺母,以保证钢板与墙肢贴紧;如图3(g)所示;

(10)在剪力墙的连接处用等强度的膨胀混凝土浇筑,以防止混凝土收缩,形成裂缝。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预制的剪力墙墙肢1、对拉螺栓2、膨胀混凝土3;剪力墙墙肢1包括上、下表面的外贴钢板14,以及浇筑于外贴钢板14之间的混凝土剪力墙15,混凝土剪力墙15两侧边缘为马牙搓型,相邻的剪力墙墙肢1的外贴钢板15边沿刚好贴合,膨胀混凝土3浇筑于相邻的混凝土剪力墙15马牙搓型边缘形成的接缝处。对拉螺栓2穿过剪力墙墙肢1和外贴钢板14并被混凝土浇筑于混凝土剪力墙15内固定;对拉螺栓2包括对拉螺杆和螺母,螺母拧紧固定在对拉螺杆伸出剪力墙墙肢的两端。

一种制作如实施例2中装配式剪力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模数的要求支好外贴钢板模板;

(2)在外贴钢板上钻孔并穿对拉螺杆,外贴钢板需超出混凝土浇筑范围150~300mm,外贴钢板和对拉螺栓充当模板,对拉螺栓能防止涨模;

(3)按照模数的要求在外贴钢板内绑扎好剪力墙内的箍筋、纵筋、构造筋;

(4)按照模数的混凝土强度浇筑混凝土,形成边沿为马牙搓型的剪力墙墙肢,在标准环境下养护;

(5)将预制好的剪力墙墙肢运输、吊至指定地点,并调整好剪力墙墙肢位置,使得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间距在300mm-600mm之间,并使外贴钢板刚好接触;

(6)将相邻两片剪力墙墙肢外伸的外贴钢板焊接好;

(7)在剪力墙墙肢的接缝处用等强度的膨胀混凝土浇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