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卷材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5471发布日期:2019-08-17 02:2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现制卷材防水层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制卷材防水层及其现场施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见的防水卷材主要包括:高聚物(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tpo、epdm、pvc等)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湿铺防水卷材等,这些防水卷材为国内建筑防水卷材主流产品。然而,防水卷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施工不当极易容易产生窜漏水隐患。目前,国内的防水卷材均是工厂内制作成型好之后,运输至大型施工现场,直接铺叠防水卷材,但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

1、形变能力差,伏贴不紧密而造成空鼓

传统的防水卷材本身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尤其厚度较大卷材,机械强度高,服帖性较差。现场施工时容易在阴阳角、异型结构、基层不平整处形成空鼓,产生漏水隐患。

2、卷材搭接边部位防水能力薄弱

传统的防水卷材施工安装时,由于材料本身先天特性,不同篇幅卷材连接时不可避免产生搭接边。尤其在大型施工现场,卷材施工面积大,卷材用量较多,搭接边数量大,因此搭接边处的处理难度大,易产生漏水隐患。如高聚物(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容易产生漏焊或焊不透;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边受水汽粉尘污染粘结不紧密;湿铺防水卷材水泥基类粘结剂固化不充分等。因此,卷材类产品施工安装时,搭接部位防水能力薄弱,漏水隐患大一直是卷材类产品存在的共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卷材防水层,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制得,该卷材防水层兼具传统卷材防水层和涂料防水层的优点,克服了卷材和涂料防水层的缺点,防水效果突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卷材防水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加的至少二层,其中一层为第一防水涂层,另一层为增强胎体层;所述第一防水涂层由防水涂料干燥而成,该防水涂料干固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0.5mpa,48h吸水率≤7.0%,耐热性≥90℃,低温柔度≤-20℃,2h无裂纹,应力松弛≤35%,且与粘合面不脱离,桥接裂缝能力≥0.50mm,接缝变形能力≥6000次循环无破坏。

进一步地,该卷材防水层还包括第二防水涂层,所述第二防水涂层置于增强胎体层外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涂层采用与第一防水涂层相同的原料涂布干燥而成。

进一步地,如权利要求1所述卷材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材包括多层交替形成的增强胎体层和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其中的防水涂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沥青25.8~56%

橡胶6~15.4%

沥青再生剂6~24.5%

乳化剂0.8~4.0%

稳定剂0.03~5.0%;

其他助剂0~5.0%

水余量

其中,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46%~63%。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低于46%时,橡胶占比过多,虽弹性、延伸率等橡胶特性明显,但制成产品内聚收缩力过大,与基层粘附效果差。而两者占比超过63%时,橡胶含量相对较低,此时材料沥青特性明显,高温、低温、强度、延伸率等性能较差。

进一步地,制得的防水涂料的固含量为:60%-70%之间橡胶占沥青、沥青再生剂以及橡胶含量总和的10%-22%,优选12%-20%。

进一步地,防水涂料干固后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0.7mpa,48h吸水率≤6.0%,耐热性≥95℃,低温柔度≤-25℃,2h无裂纹,应力松弛≤25%,且与粘合面不脱离,桥接裂缝能力≥1.0mm,接缝变形能力7000次循环无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涂层的原料组成为:由质量百分比为1∶(0.1~1.0)的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构成;

所述第一组份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沥青25.8~56%

橡胶6~15.4%

沥青再生剂6~24.5%

乳化剂0.8~4.0%

稳定剂0.03~5.0%;

其他助剂0~5.0%

水余量

其中,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46%~63%。

所述第二组份为活性填料或惰性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性填料为水泥或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惰性填料为石英粉、钛白粉、硫酸钡、碳酸钙粉、滑石粉、高岭土、橡胶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涂层采用与第一防水涂层不同的原料涂布干燥而成。

进一步地,其中一防水涂层的原料组成为:由质量百分比为1∶(0.1~1.0)的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构成;

所述第一组份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沥青25.8~56%

橡胶6~15.4%

沥青再生剂6~24.5%

乳化剂0.8~4.0%

稳定剂0.03~5.0%;

其他助剂0~5.0%

水余量

其中,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46%~63%;所述第二组份为活性填料或惰性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一防水涂层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沥青25.8~56%

橡胶6~15.4%

沥青再生剂6~24.5%

乳化剂0.8~4.0%

稳定剂0.03~5.0%;

其他助剂0~5.0%

水余量

其中,沥青和沥青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46%~63%。

进一步地,还具有界面处理层,所述界面处理层为水泥基浆料或防水乳液,所述水泥基浆料为水泥素浆、水泥砂浆、聚合物改性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瓷砖胶或混凝土和聚合物改性沥青水泥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胎体层为无纺布层、网格布层或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为皮芯型复合长纤维制成的皮芯复合长纤维抗撕裂布。

进一步地,所述皮芯型复合长纤维的截面为同心圆形、偏心圆形或异型的皮包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芯为聚酯类材料制成,所述皮为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或改性pet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皮芯复合长纤维抗撕裂布为20~200g/m2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层外依次设置增强胎体层和第二防水涂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防水涂层外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细石混凝土层或水泥砂浆层。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酸或cacl2,优选盐酸,硝酸。

一种卷材防水层的现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面清理:将基面清理干净,铲除基面上的浮浆和松软物体,扫除粉尘,并用水冲洗干净;

(2)防水处理:在界面处理剂表层晾干而芯层未干时,涂刷防水涂料;

(3)加固处理:在防水涂料上铺贴增强胎体层。

进一步地,在步骤(1)之后将界面处理剂涂刷在基面上,铺设界面处理层;步骤(3)后再重复防水处理及加固处理。

上述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其他助剂为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碱溶胀缔合型增稠剂、缔合型聚氨酯增稠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添加比例为0%~5.0%。

上述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中,稳定剂为cacl2、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酸优选硝酸、硫酸、盐酸。其中乳化液为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烯基磺酸钠、改性月桂醇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松酯酸皂混合物的水溶液。所述乳化剂的密度:0.81-1.1g/cm3,ph(15%水溶液,w/v)9–13,粘度(厘泊)1000-148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无类似卷材接边缺陷,但具有卷材的性能特性:

1.1现制卷材结构上与传统防水卷材相同,都具有主体增强层,防水层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厚度有保证。且施工时,现制卷材可大面积连续施工,不产生类似传统卷材产品的搭接边。

1.2比涂料强度高,兼具有涂料的特性:

涂料具有流动性,即使基面不平整、不规则(如阴角、阳角、管根等),施工后不产生空鼓,且无搭接边产生。在主体增强材料的复合作用下,解决了防水涂料涂层结构单一,机械强度低、耐疲劳抗开裂性差的难题。

1.3厚度可控:

通过对增强胎体层厚度、孔隙率、表面纹路特性的严格控制,使之具有厚度标尺的功能。在这一经过特殊设计的增强胎体层表面刷涂防水涂料时,多孔结构的增强胎体层会吸附涂料,如用料量不足,厚度不够,增强胎体层强烈的吸附作用会导致涂料层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纹路,此时表明涂层厚度过薄;如增强胎体层充分浸润后,涂料层表面仍然饱满,平滑,则表明厚度达到要求。因此,通过对增强胎体层结构和防水涂料流平特性的特殊设计,使现制卷材克服了传统防水涂料厚度难以把控的难题。

皮芯型复合长纤维抗撕裂布,模量高、热稳定性高、孔隙率高,与涂料的浸润性好、且皮芯型复合长纤维与胶料层结合强度高等优点,可大幅提高现制卷材的抗钉杆撕裂强度及高温尺寸稳定性,从而有效保证现制卷材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现制卷材有效地融合了和传统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优点,也弥补了两者存在的不足。

2.施工便捷、运用灵活。

现制卷材施工便捷,适应性强。施工时,采用冷施工方式,对基层干湿程度要求不高,无明水即可施工,可人工刷涂或者机械喷涂施工。即使基面不平整或结构复杂(如异型屋面),施工过程也不会产生空鼓。

同时,现制卷材运用灵活。可根据不同工程特点,灵活选择具不同性能特性、不同规格型号(如厚度、孔隙率等)的增强材料作为主体增强层。

3.多层加强胎体层复合叠加,防水层结构更科学、性能更优异。

现制卷材现场施工时,可增加加强胎体层的层数,使防水层含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增强材料。具有优势如下:

防水层物理力学性能更强:在多层加强胎体层复合叠加增强作用下,防水层物理力学性能得到叠加增强。与传统多道卷材施工相比,不仅具有工序简单,且无搭接边、阴阳角部位不起股等优势。同时,胶料层均为同种材料,相容性好,无类似多道卷材施工时存在的层间粘合不紧密难题,防水层整体性好。

同时,一层防水材料铺设完成后,还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一次或多次涂刷防水涂料和或铺设增强胎体层,即所述涂刷防水涂料和铺设增强胎体层以积木搭接的方式交替进行。

传统涂料因存在厚涂起鼓,包浆,开裂等不足,又需兼顾自身的防水效果,往往需要多道涂刷或喷涂才能达到所需的防水层厚度,多道涂覆之间有时间间隔,容易导致涂层之间分层。

传统防水涂料经涂刷或喷涂于基面,固化后形成无接缝的防水涂膜层,与基面有较好的粘结性和密封性,但涂料的涂覆厚度难以控制均匀一致,在涂层较薄的地方容易出现防水薄弱点,且涂料往往需要多道涂刷或喷涂才能达到所需的防水层厚度,多道涂覆之间有时间间隔,容易导致涂层之间分层,特别是涂料涂在施工基面只能形成一元结构,抗开裂效果差,容易随基层裂缝循环运动产生破损而导致漏水。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涂料,可满足厚涂不起鼓,不包浆,不开裂、整体干固。因此所述涂刷防水涂料与铺设加强胎体层的施工步骤可连续化进行,不等待多层防水涂料涂刷后干固,即可一次成型,大大简化了施工的时间。

防水层抗开裂能力强:采用多层加强胎体层叠加增强的现制卷材,由于胶料层具有蠕变特性,基层开裂产生位移时,上下两层胎体层在胶料层的缓冲作用下由于受力不一致,位移不同步,应力得以及时释放。因次,在多层加强胎体层叠加增强的现制卷材防水层中,基层开裂时,防水层由下往上方向,应力、位移大小得以逐层释放,防水层抗开裂能力强。

4.产品安全环保:现制卷材施工时,无有毒、有刺激气味气体挥发,同时采用冷施工方式,无需加热即可完成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卷材防水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卷材防水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卷材防水层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第一防水涂层、2-增强胎体层、3-第二防水涂层、4-保护层、5-界面处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

一种现制卷材,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叠加的2层:第一层为第一防水涂层1,第二层为增强胎体层2;第一层防水涂层涂布的厚度较厚,在铺设增强胎体层2之后,不需要再涂布防水涂层,仅仅只需要辊涂增强胎体层2,增强胎体层2能够嵌入到防水涂层中。

其中,增强胎体层2为100g/m2皮芯复合长纤维抗撕裂布,其中,所述第一防水涂层1由防水涂料涂布而成,所述防水涂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包括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的成分:

石油沥青110号:38%

sbs橡胶:14%

沥青再生剂:18%

水:25.7%

乳化剂:3%

增稠剂:1%

酸:0.3%。

通过如下方法现场施工:

(1)将基面清理干净,铲除基面上的浮浆和松软物体,扫除粉尘,并用水冲洗干净;

(2)按重量比2:1的防水涂料和水,混合搅拌配制的乳液,涂刷在大面积的基面上做界面处理;

(3)待界面处理层5干固后,用滚筒蘸取防水涂料滚涂于界面处理层5上,再在防水涂料层1上铺设增强胎体层2,增强胎体层2在重力作用下会浸入至防水涂料层1中,防水涂料层1浸渍增强胎体层2,形成防水涂料层1与增强胎体层2的结合层,使干固后的防水层总厚度达到1.5mm;

(4)在管根、阴阳角或落水口等细部节点部位,涂刷防水涂料,做增强处理;

(5)待防水涂料完全干固后,可根据需要涂抹一层厚度30mm的水泥砂浆保护层4。

根据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实验方法》的方法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防水涂料干固后,现制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0.75mpa,吸水率(48h)5.6%,耐热性105℃,低温-25℃,2h无裂纹,应力松弛15%(且与粘合面不脱离),桥接裂缝能力2.7mm,接缝变形能力10000次循环无破坏。

各项指标检验方法

1.低温柔性

制样: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涂膜制成1.5±0.2mm的薄片,干固4天后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

裁样:裁取(50×50)mm的试件3块;

测试:将试件放入低温冰箱中,指定温度(如-20℃)下恒温1小时后,将试件沿直径为20mm的弯板3s内弯曲180°,观察试件表面是否有裂纹、断裂。

2.粘结强度

制样:在水泥砂浆板上涂刷待测材料,干固后厚度为1.5±0.2mm,先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干固4天,再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

测试:用环氧树脂在涂层表面粘贴面积为(40×40)mm的金属拉拔头,待环氧树脂固化后用拉伸试验机在垂直方向上以(5±1)mm/min的速度拉金属拉拔头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拉力f,粘结强度(mpa)=f/(40×40)。

3.吸水率

制样: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涂膜制成1.5±0.2mm的薄片,干固4天后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

养护:裁取(50×50)mm的试件,称量试件m1,放入23±2℃的水中浸泡48h;

测试:取出试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渍,称量m2。吸水率=100%×(m2-m1)/m1

4.耐热性

制样:在铝板板上涂刷待测材料,干固后厚度为1.5±0.2mm,先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干固4天,再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

测试:将样品置于高温烘箱中,设置温度(如90℃),恒温2h,观察涂层是否流淌、滑动、滴落。

5.应力松弛

制样:分别在两块铝板板上涂刷待测材料,刷涂面积为(100×50)mm,干固后厚度为1.5±0.2mm,先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干固4天,再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将试件放入高温烘箱内,加热至胶料层软化,将两块试件粘合紧密,冷却至23±2℃待测。

测试:将试件放入拉力机及夹具内夹紧,以10mm/min的速度拉伸,当拉伸至最大拉力fmax后继续拉伸至拉力将为最大拉力的95%停止并保持拉伸状态,5min后记录力值f5min。取下试件观察,要求试件未分离。

计算:应力松弛=100%×f5min/fmax

6.桥接裂缝能力

制样:在水泥砂浆板上涂刷待测材料,干固后厚度为1.5±0.2mm,先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干固4天,再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在砂浆板中部用变形试验机压出一条裂缝,裂缝产生过程不可破坏涂层完整性。

测试:将砂浆板放入拉力试验机夹具内夹紧,以0.15mm/min的速度拉伸,涂膜出现裂缝或针眼时停止拉伸,记录伸长值。

7.接缝变形能力

制样:在水泥砂浆板上涂刷待测材料,干固后厚度为1.5±0.2mm,先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环境下干固4天,再转移至40℃的恒温烘箱中养护2天,取出后冷却至23±2℃,在砂浆板中部用变形试验机压出一条裂缝,裂缝产生过程不可破坏涂层完整性。

测试:将砂浆板放入疲劳伸缩实验机夹具内夹紧,设定循环速度为1hz,裂缝平均宽度为0.5mm,反复伸缩直至涂层出现裂口、孔洞,记录循环次数。

实施例2

一种现制卷材,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叠加的3层:第一层为第一防水涂层1,第二层为增强胎体层2;第三层为第二防水涂层3。其中,通过如下方法现场施工:

(1)将基面清理干净,铲除基面上的浮浆和松软物体,扫除粉尘,并用水冲洗干净;

(2)用滚筒蘸取防水涂料滚涂于基面上,形成第一防水涂层1,再在第一防水涂层1上铺设增强胎体层2,铺设完成后,再用滚筒蘸取防水涂料滚涂于增强胎体层2上,形成第二防水涂层3,使干固后的防水层总厚度达到3mm;

(4)在管根、阴阳角或落水口等细部节点部位,涂刷防水涂料,做增强处理;

其中,所述防水涂层由防水涂料涂布而成,所述防水涂层的原料组成为:由质量百分比为1∶0.2的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构成;

所述第一组份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石油沥青90号:49%

sbs橡胶:8%

沥青再生剂:8.2%

乳化剂:3%

cacl2:0.5%;

增稠剂:1%

水:余量

所述第二组份为惰性填料石英粉和钛白粉的混合物。

根据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实验方法》的方法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防水涂料干固后,现制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0.55mpa,吸水率(48h)5.8%,耐热性93℃,低温-21℃,2h无裂纹,应力松弛12.5%(且与粘合面不脱离),桥接裂缝能力2.1mm,接缝变形能力8400次循环无破坏。

实施例3

一种现制卷材,如图3所示,包括依次叠加的五层:第一层为界面处理层5,第二层为第一防水涂层1,第三层为增强胎体层2,第四层为第二防水涂层3,和第五层的保护层4;

其中,界面处理层5为防水乳液,防水乳液为聚丙烯酸酯乳液、vae乳液、苯丙乳液、丁苯乳液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增强胎体层2为50g/m2的聚酯无纺布,保护层4为水泥砂浆,通过如下方法现场施工:

(1)将基面清理干净,铲除基面上的浮浆和松软物体,扫除粉尘,并用水冲洗干净;

(2)按重量比2:1的防水乳液和水,混合搅拌配制的乳液,涂刷在大面积的基面上做界面处理;

(3)待界面处理层5干固后,用滚筒蘸取防水涂料滚涂于界面处理层5上,再在防水涂料层1上铺设增强胎体层2,铺设完成后,再涂刷一遍防水涂料覆盖增强胎体层2,使干固后的防水层总厚度达到1.5mm;

(4)在管根、阴阳角或落水口等细部节点部位,涂刷防水涂料,做增强处理;

(5)待防水涂料完全干固后,涂抹一层厚度3mm的水泥砂浆层4。

其中,所述第一防水涂层1或第二防水涂层3由防水涂料涂布而成。

所述第一防水涂层1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包括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的成分:

石油沥青110号:38%

sbs橡胶:12%

沥青再生剂:18%

水:25.7%

乳化剂:3%

增稠剂:1%

酸:0.3%。

其中第二防水涂层3的原料组成为:由质量百分比为1∶0.7的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构成;

所述第一组份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混合制备而成:

石油沥青90号:27%

sbs橡胶:8.5%

沥青再生剂:20%

乳化剂:4.0%

稳定剂:1%;

水:余量

所述第二组份为硅酸盐水泥;

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混合之后,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添加水,使之方便辊涂,干固后形成第二防水涂层3。

根据gb/t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实验方法》的方法要求,对产品进行检测。防水涂料干固后,现制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0.54mpa,吸水率(48h)5.4%,耐热性110℃,低温-24℃,2h无裂纹,应力松弛9.5%(且与粘合面不脱离),桥接裂缝能力3.0mm,接缝变形能力11000次循环无破坏。

本发明产品主要由水性复合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主体增强层组成,其中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是由橡胶、改性沥青、固体橡胶,在一定温度下与皂液乳化制成的橡胶乳液,添加碳酸钙、滑石粉等惰性填充料制成单组份涂料;也可添加水泥等活性填料制成双组份涂料使用。

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整体特点如下:

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施工时,先在基层刷涂或者喷涂一层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然后铺贴主体增强层,最后再刷涂或者喷涂一层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待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层干固后即可形成一层复合防水卷材层。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实现了防水卷材现场“生产”、施工同时完成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卷材形变能力差,易因伏贴不紧密而造成空鼓、搭接边部位防水能力薄弱的难题。同时主体增强层能够保证防水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也间接保证了防水层的厚度(主体增强层本身具有厚度,且施工时为了确保主体增强层不裸露在表面,最后一层水性橡胶复合涂料须达到一定厚度)。因此,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也克服了传统防水涂料应用时存在的涂层结构单一、厚度不均匀的难题,很好的保持了传统卷材和涂料的优点,并解决两者存在的缺陷。

同时,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采用附着力高的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层作为胶料层,除了能与混凝土有效粘结外,还能与塑料、金属等常见建筑材料形成密封粘结。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大面积还是细部节点(落水口、桩头、穿墙管)防水,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均能有效解决窜漏水难题。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克服了过去不同工程部位采用不同材料施工存在的材料相容性差、管理困难、施工复杂的应用难题。且作为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胶料层的水性橡胶复合防水涂料具有橡胶高弹、高延伸率特性,能够有效释放基层运动或者开裂产生的应力,使防水层免于遭受应力破坏。

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施工时,采用冷施工方式,对基层干湿程度要求不高,无明水即可施工,可人工刷涂施工或者机械喷涂施工。同时,可根据不同工程特点,灵活选择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或高热稳定性等性能特征的主体增强材料作为主体增强层,也可根据需要增加主体增强层的层数。水性橡胶复合液体防水卷材在施工现场即可同时完成卷材的“生产”、和安装的整个过程,舍去传统防水卷材在生产时复杂的成型工艺和昂贵的设备,克服传统防水材料存在缺陷,显著提升防水效果。整个“生产”、安装成本大幅下降,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