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949发布日期:2018-09-14 20:5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抗震加固领域,对既有建筑物梁、柱等原结构件的加固是一种常见加固手段。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扩大,如今的建筑大多以先建造框架梁为主,因此框架梁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框架梁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导致楼房的安全问题,而且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的力的方向和大小都有所变化,所以需要对框架梁进行加固,来增强框架梁的韧性,使得框架梁承受的力更大。

现有的框架梁进行加固通常使用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是用特制的结构胶粘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表面,能达到加固和增强原梁强度和刚度的目的。在保证粘钢加固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任务,并能根据业务要求,在不停产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完成施工;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梁粘钢加固的施工,干净利落,比较简便,现场无湿作业。完成加固后的结构外观不改变,比较轻巧,钢板薄,梁自重增加极微,不会导致建筑物内其他构件的连锁加固;适应性很强,能够解决生产上和生活上各种有关问题,由于施工快,避免或减少工厂停产时间,节约加固材料,与其它加固方法比较,梁粘钢加固的费用大为节省,经济效益很高。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不足,就是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和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这就对工作团队的要求比较高,不能适用于大众,而且在一些受潮严重的区域,长期受潮可能会使得框架梁或者结构胶粘剂发生变质,使得钢板与框架梁的粘接处出现翘起,最终影响加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它通过对现有的粘贴钢板加固法进行改进,就算在受潮严重区域的框架梁上,也能有效的对框架梁进行长期加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设置在楼板下侧的框架梁上,所述框架梁上的三个露出来的面上预埋有在建造框架梁时的螺钉,所述框架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螺钉在框架梁上等间距布置,所述加固板与框架梁相配合,整体呈槽钢型,所述加固板包括一个横板和两个设置在横板同一个面上的竖板,所述加固板的板身上开设有与框架梁上螺钉位置对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框架梁进行加固时,先将螺钉等间距固定在框架梁上,然后在框架梁的表面上涂装有胶粘剂,再将加固板上的通孔套设在螺钉上,在对安装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确认无误后,在螺钉上安装并拧紧固定螺母,使得加固板与框架梁牢固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对现有的粘贴钢板加固法进行改进,就算在受潮严重区域的框架梁上,也能有效的对框架梁进行长期加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与框架梁接触的面上设置于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连接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板与框架梁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加固板与框架梁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齿,使得竖板与框架梁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加强板在框架梁上不会出现下滑的现象,使得加固板与框架梁的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上横板与竖板的角度在75度-85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固板上横板与竖板的角度设置在75度-85度之间,因为框架梁的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角度大致为90度,所以在将加固板安装在框架梁上时,需要将加固板进行向外掰开,使得横板与竖板之间的角度在力的作用下加大,并且与框架梁固定连接时,竖板上有一个回复的力,使得竖板扣合在框架梁上,使得加固板与框架梁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靠近楼板下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方向与框架梁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固定板与加固板和框架梁均为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固板与框架梁连接的牢固性,在加固板上靠近楼板下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方向与框架梁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固定板与加固板和框架梁均为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板对加固板进行压紧,使得加固板与框架梁的连接更为稳固,加固板的边角处也不会轻易的出现翘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替换为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与加固板的结构相同,长度小于加固板,所述加固条包括一个横条和两个设置在横条同一个面上的竖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架梁上固定连接有等间距布置的加固条来代替加固板,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更为方便,而且加固条更为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条的横条与框架梁的接触处安装有加强底板,加强底板与框架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得加固条对于框架梁的加固效果更好,在加固条的横条与框架梁的接触处安装有加强底板,加强底板与框架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板或加固条的边角处设置为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固条或者加固板的面与面的连接处进行圆弧过渡,来防止在对于加固条安装或者运输时,工作人员误碰到比较尖锐的加固条或者加固板的面与面的连接处时,加固条或者加固板对于工作人员造成割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梁上安装竖板或竖条的面上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中穿设有对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没有螺钉的框架梁上安装加固板或者加固条时,在框架梁上安装竖板或竖条的面上贯穿开设有插孔,并在插孔中穿设有对拉螺栓,使得在加固板或者加固条安装在框架梁上时,通过对拉螺栓的两端夹紧,使得加固板或加固条在框架梁上的连接更为紧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现有的粘贴钢板加固法进行改进,就算在受潮严重区域的框架梁上,也能有效的对框架梁进行长期加固;

2、通过将加固板更换为加固条,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更为方便,而且加固条更为方便运输;

3、通过在框架梁上安装竖板或竖条的面上贯穿开设有插孔,并在插孔中穿设有对拉螺栓,使得在加固板或者加固条安装在框架梁上时,通过对拉螺栓的两端夹紧,使得加固板或加固条在框架梁上的连接更为紧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框架梁进行加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加固板上设置连接齿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加固板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框架梁进行加固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3中框架梁进行加固的爆炸图。

图中,1、楼板;2、框架梁;3、螺钉;4、加固板;41、横板;42、竖板;5、通孔;6、固定螺母;7、连接齿;8、固定板;9、加固条;91、横条;92、竖条;10、加强底板;11、插孔;12、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框架梁加固结构,如图1、图2所示,设置在楼板1下侧的框架梁2上,框架梁2的三个露出来的面上预埋有在建造框架梁2时的螺钉3,框架梁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固板4。其中,螺钉3在框架梁上等间距布置。

如图2、图3所示加固板4与框架梁2相配合,整体为槽钢型,包括一个横板41和两个设置在横板41同一个面上的竖板42,板身上贯穿开设有与框架梁2上螺钉3位置对应的通孔5。其中,为了运输方便,加固板4也可以采用横板41和竖板42焊接在一起形成。

如图1、图2所示,工作人员在对框架梁2进行加固时,先将螺钉3等间距固定在框架梁2上,然后在框架梁2的表面上涂装有胶粘剂,再将加固板4上的通孔5套设在螺钉3上,在对安装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确认无误后,在螺钉3上安装并拧紧固定螺母6,使得加固板4与框架梁2牢固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对现有的粘贴钢板加固法进行改进,就算在受潮严重区域的框架梁2上,也能有效的对框架梁2进行长期加固。

如图3所示,竖板42与框架梁2接触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增加加固板4与框架梁2之间的连接强度的连接齿7,使得竖板42与框架梁2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加固板4在框架梁2上不会出现下滑的现象,使得加固板4与框架梁2的连接更为牢固。

如图4所示,将加固板4上横板41与竖板42的角度设置在75度-85度之间,因为框架梁2的相邻的两个面之间的角度大致为90度,所以在将加固板4安装在框架梁2上时,需要将加固板4进行向外掰开,使得横板41与竖板42之间的角度在力的作用下加大,并且与框架梁2固定连接时,竖板42上有一个回复的力,使得竖板42扣合在框架梁2上,使得加固板4与框架梁2之间的连接更牢固。

如图1、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固板4与框架梁2连接的牢固性,在加固板4上靠近楼板1下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方向与框架梁2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且固定板8与加固板4和框架梁2均为螺栓固定连接,使得固定板8对加固板4进行压紧,使得加固板4与框架梁2的连接更为稳固,加固板4的边角处也不会轻易的出现翘起。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是:如图1、图2所示,工作人员在对框架梁2进行加固时,先将螺钉3等间距固定在框架梁2上,然后在框架梁2的表面上涂装有胶粘剂,再将加固板4上的通孔5套设在螺钉3上,在对安装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确认无误后,在螺钉3上安装并拧紧固定螺母6,使得加固板4与框架梁2牢固的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对现有的粘贴钢板加固法进行改进,就算在受潮严重区域的框架梁2上,也能有效的对框架梁2进行长期加固。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图6所示,框架梁2上固定连接有等间距布置的加固条9来代替加固板4,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更为方便,而且加固条9更为方便运输。加固条9与加固板4的结构相同,长度远远小于加固板4。加固条9包括一个横条91和两个设置在横条91同一个面上的竖条92。

如图6所示,为了使得加固条9对于框架梁2的加固效果更好,在加固条9的横条91与框架梁2的接触处安装有加强底板10,加强底板10与框架梁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加固条9或者加固板4的面与面的连接处进行圆弧过渡,来防止在对于加固条9或者加固板4安装或者运输时,工作人员误碰到比较尖锐的加固条9或者加固板4的面与面的连接处时,加固条9或者加固板4对于工作人员造成割伤。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在没有螺钉3的框架梁2上安装加固板4或者加固条9时,在框架梁2上安装竖板42或竖条92的面上贯穿开设有插孔11,并在插孔11中穿设有对拉螺栓12,使得在加固板4或者加固条9安装在框架梁上时,通过对拉螺栓12的两端夹紧,使得加固板4或加固条9在框架梁上的连接更为紧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