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铅材料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916发布日期:2018-09-11 20:04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减震消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铅材料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是采取增强结构本身强度、刚度以及延性等基本性能的方式来抵抗地震作用,从而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的目标,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能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现有的结构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铅材料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阻尼系数大,减震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簧-铅材料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包括耗能缸体8,耗能缸体8内腔设置有左、右隔板2,左隔板2和耗能缸体8左侧内壁形成的腔体内装有铅材料层11,右隔板2和耗能缸体8右侧内壁形成的腔体内装有铅材料层11,左、右隔板2之间的中间腔体内设置有四块摩擦钢板9,四块摩擦钢板9之间通过高强螺栓4铰接,通过松紧节点板的高强螺栓4能够控制摩擦钢板9间的挤压力,中间内腔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摩擦钢板9相连接的顶板5,中间内腔左、右端的摩擦钢板9与穿过铅材料层11的传动杆10一端连接,传动杆10的另一端穿过耗能缸体8与法兰盘6连接,法兰盘6与耗能缸体8之间连接有弹簧7。

所述的摩擦钢板9是由软钢制作。

所述的传动杆10上设置有椭圆形凸块1。

所述的铅材料层11采用结晶金属。

所述的顶板5与耗能缸体8之间涂有耐摩擦材料3。

所述的弹簧7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改变形状使得摩擦钢板9之间发生摩擦,从而起到耗能减震作用,正常使用荷载及小震作用下不发生变形,而在大震作用下,本装置发生滑移以摩擦做功耗散地震能量,并改变了结构的自震频率,从而使结构在强震中改变动力性能,达到减震目的。

2、铅材料耗能,通过传动杆10相对耗能缸体8运动时,传动杆 10上的凸块1与铅材料层11发生挤压,铅材料层11被挤压变形耗散能量,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阻尼系数大,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弹簧-铅材料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包括耗能缸体8,耗能缸体8内腔设置有左、右隔板2,左隔板2和耗能缸体8左侧内壁形成的腔体内装有铅材料层11,右隔板2和耗能缸体8 右侧内壁形成的腔体内装有铅材料层11,左、右隔板2之间的中间腔体内设置有四块摩擦钢板9,四块摩擦钢板9之间通过高强螺栓4 铰接,通过松紧节点板的高强螺栓4能够控制摩擦钢板9间的挤压力,中间内腔的上、下端设置有与摩擦钢板9相连接的顶板5,中间内腔左、右端的摩擦钢板9与穿过铅材料层11的传动杆10一端连接,传动杆10的另一端穿过耗能缸体8与法兰盘6连接,法兰盘6与耗能缸体8之间连接有弹簧7。

所述的摩擦钢板9是由软钢制作,具有较好的屈服后性能。

所述的传动杆10上设置有椭圆形凸块1。

所述的铅材料层11采用结晶金属,具有密度大、熔点低、塑性好、强度低的特点。

所述的顶板5与耗能缸体8之间涂有耐摩擦材料3。

所述的弹簧7是由形状记忆合金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回复应力和回复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两侧的法兰盘6和减震结构连接,当该装置被拉动时,外部荷载将拉力传递给法兰盘6,同时,法兰盘 6将力传递到传动杆10,传动杆10在铅材料层11中运动,传动杆 10上的凸块1与铅材料层11发生挤压,从而实现变形耗能。与此同时,传动杆10拉动摩擦钢板9,使得摩擦钢板9之间发生摩擦,并且可以通过松紧高强螺栓4调节板间挤压力,从而耗散地震能量。当该装置被推动时,一方面通过铅材料层11挤压变形耗能,另一方面通过推动摩擦钢板9,使得顶板5与耗能缸体8之间的正压力加大,从而通过摩擦耗能。当地震停止,该装置在弹簧7的作用下停止运动,结束耗能周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