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912发布日期:2018-09-07 22:09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网架是由很多杆件通过节点,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空间杆系结构。从同一球节点引出的任意两根杆件均是呈三角形布置。这就决定了钢结构网架内部空间是被各个杆件分布呈三角柱形结构或是三角锥形结构。

在制作钢结构网架时,需要对位于顶部的球节点与杆件端部进行焊接操作,以及需要对各节点和杆件进行后续的防护处理。在完成这些焊接以及后续处理时,需要搭建相应高度的操作平台。现有的操作平台上搭建后大多是呈矩形体结构的,这种矩形体结构的操作平台结构十分复杂,且搭建所需要的零部件数目非常大,将这种矩形体结构的操作平台应用于钢结构网架的焊接中,操作平台的各个杆状部件容易与钢结构网架的杆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制约了其使用效率,很难匹配到适合的空间。同时,这种矩形体结构的操作平台还因其零部件多,结构复杂的缘故,使得其搭建时费时费力,在钢结构网架焊接完成后,拆卸转移麻烦,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件数目少,方便搭建使用,能够方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以能够更好的适用于钢结构网架中的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构件数目少,方便搭建使用,能够方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以能够更好的适用于钢结构网架中的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结构的支撑板体,支撑板体上表面构成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体的宽度小于钢结构网架任意两根相邻斜杆之间的最大间距,支撑板体宽度方向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向外延伸出去的支撑连接臂,支撑连接臂外端弯曲绕回形成U形的挂接端,挂接端的弯曲半径大于钢结构网架的斜杆半径。

本技术方案中,整个支承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构件数量少的优点,并且在使用时,是采用钩接的方式将其固定的,具有搭建和拆卸方便的优点;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于钢结构网架中。

作为优化,支撑板体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多根横杆,横杆外端延伸出支撑板体并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

这样,方便支撑连接臂的设置,以及能够依靠横杆提高支撑板体整体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横杆连接设置于支撑板体下方。

这样,可以方便依靠横杆作为基础实现支撑板体的拼装,且利于提高支撑板体整体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横杆中部依靠竖向设置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体上。

这样,可以依靠横杆的旋转,使其更好地和钢结构网架中的斜杆相挂接。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体由木板或竹材料板拼接得到,所述横杆采用钢材料得到。

这样,支撑板体的质量更小,方便施工中的搭建以及拆除。

作为优化,所述横杆包括位于中部的钢管和位于两端外部的钢筋,钢筋和钢管采用螺纹旋接,所述钢筋外端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

这样,方便对整个横杆的长度进行调整,方便将横杆挂接于钢结构网架的斜杆上。

作为优化,在钢筋上套设有橡胶材质制得的套管。

这样,能够使得钢筋与斜杆之间不直接接触,降低两者出现滑动的现象,使用时更加安全。

作为优化,支撑板体长度大于钢结构网架任意相邻两个球节点间距。

这样,使用时更加方便,支撑板体能够具有至少两个球节点间距长度的操作距离。

作为优化,还包括压杆,所述压杆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支撑板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水平段连接于竖直段的上端且沿支撑板体宽度方向设置,且水平段的下表面能够与支撑板体的下表面相贴。

这样,能够降低因支撑板体单端受力产生竖向翻转的情况,使得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作为优化,竖直段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于横杆上设有的螺纹孔内。

这样,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方便调整水平段的下表面与支撑板体的下表面相贴的支承力,并且同时方便支撑板体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具体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支撑板体与横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具体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钢结构网架焊接用支撑装置,包括一个矩形板状结构的支撑板体1,支撑板体1上表面构成支撑平台,支撑板体1的宽度小于钢结构网架任意两根相邻斜杆之间的最大间距,支撑板体宽度方向两侧左右成对地设置有向外延伸出去的支撑连接臂,支撑连接臂外端弯曲绕回形成U形的挂接端,挂接端的弯曲半径大于钢结构网架的斜杆半径。

本技术方案中,整个支承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构件数量少的优点,并且在使用时,是采用钩接的方式将其固定的,具有搭建和拆卸方便的优点;并且能够很好的应用于钢结构网架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体1上沿宽度方向设置有多根横杆2,横杆2外端延伸出支撑板体并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

这样,方便支撑连接臂的设置,以及能够依靠横杆提高支撑板体整体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2连接设置于支撑板体1下方。

这样,可以方便依靠横杆作为基础实现支撑板体的拼装,且利于提高支撑板体整体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2中部依靠竖向设置的转轴3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板体上。

这样,可以依靠横杆的旋转,使其更好地和钢结构网架中的斜杆相挂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体1由木板或竹材料板拼接得到,所述横杆采用钢材料得到。

这样,支撑板体的质量更小,方便施工中的搭建以及拆除。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杆2包括位于中部的钢管4和位于两端外部的钢筋5,钢筋和钢管采用螺纹旋接,所述钢筋外端构成所述支撑连接臂。

这样,方便对整个横杆的长度进行调整,方便将横杆挂接于钢结构网架的斜杆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在钢筋5上套设有橡胶材质制得的套管6。

这样,能够使得钢筋与斜杆之间不直接接触,降低两者出现滑动的现象,使用时更加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体1长度大于钢结构网架任意相邻两个球节点间距。

这样,使用时更加方便,支撑板体能够具有至少两个球节点间距长度的操作距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压杆7,所述压杆包括竖直段8和水平段9,所述竖直段位于支撑板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且下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水平段连接于竖直段的上端且沿支撑板体宽度方向设置,且水平段的下表面能够与支撑板体的下表面相贴。

这样,能够降低因支撑板体单端受力产生竖向翻转的情况,使得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竖直段8的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螺纹连接于横杆上设有的螺纹孔内。

这样,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方便调整水平段的下表面与支撑板体的下表面相贴的支承力,并且同时方便支撑板体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