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592发布日期:2018-11-02 21:3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型展览类建筑工程中,为减少结构所占的空间,增加建筑净空,增大结构跨度,室内通常设计为一些大空间结构。但在这些结构室内进行装饰装修或结构骨架施工普遍较困难,在安全和质量控制上存在很大不可预见的因素。

在建筑施工领域,广泛使用的各种类型脚手架,一般存在着使用材料多、搭设时间长、操作平台高度不便于施工操作、施工材料不便于传送、安全施工隐患多等诸多问题,尤其在高层、超高层工程中问题更为突出;工程施工中采用电动吊篮,也存在着操作架体不稳定、架体长度较短、危险性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包括吊篮、台身,吊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环,台身一端设有吊篮支架,吊篮支架顶端设有定滑轮,吊篮通过穿过吊环的吊篮倒链吊设在定滑轮上,台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滚动轮组,台身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

优选的,吊篮为长方体,吊篮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吊环。

优选的,台身上设有四个与吊环相配合的吊篮支架。

优选的,台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滚动轮组,滚动轮组内至少包含有两个滚动轮,且滚动轮为带刹车轮。

优选的,吊篮底部安装有踏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配件有台身、配重、吊篮、滚动轮组,台身使用16#工字钢按设计组拼焊接制成,保证骨架的刚度与强度;配重在现场使用槽钢柱箍,保证比重安全;吊篮使用16号圆钢焊接而成,保证施工操作安全便捷;安装带刹车轮组,即可防止施工时施工平台滑动,又可以使施工完毕后方便调整施工平台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针对大空间部位、大型室内空间结构构件的安装具有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力需求、缩减工期、显著降低措施费用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图。

1吊篮,2吊篮支架,3定滑轮,4吊篮倒链,5吊环,6台身,7滚轮组,8配重,9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包括吊篮1、台身6,吊篮1为长方体型,吊篮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环5,台身6的一端设有吊篮支架2,吊篮支架2顶端设有定滑轮3,吊篮1通过穿过吊环5的吊篮倒链4吊设在定滑轮3上,台身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滚动轮组7,滚动轮组7内包含有两个滚动轮,且滚动轮为带刹车轮,台身6的另一端安装有配重8,吊篮1底部安装有踏板9。

施工前,台身6用16#工字钢按设计组拼焊接,配重8在现场采用槽钢柱箍制成,吊篮1使用16圆钢焊接而成,滚动轮组7严格按照设计计算位置进行安装,并且移动时严格控制距临边警戒线距离、施工前验收确保上锁状态。

主要工艺流程:弹结构定位线及警戒线→规划施工平台行进路线→施工平台配重安装→施工平台台身就位→施工平台吊笼安装→检查验收。

实施例2: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包括吊篮1,吊篮1为长方体型,吊篮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吊环5,台身6的一端设有四个与吊环5相配合的吊篮支架2,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一种可移动式简易施工平台,包括吊篮1、台身6,吊篮1为长方体型,吊篮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环5,台身6的一端设有吊篮支架2,吊篮支架2顶端设有定滑轮3,吊篮1通过穿过吊环5的吊篮倒链4吊设在定滑轮3上,台身6的底部两端以及中间部位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滚动轮组7,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