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378发布日期:2018-11-09 22:0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沟内各管线后期的养护、有效解决拉链路问题等方面,有着传统管线埋设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都开始尝试综合管廊的建设试验和规划,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城市综合管廊一般采用预制和现浇法。当采用预制法时,由于综合管廊的断面比较大,即使采用平卧法,其高度一般也在2m以上,若采用常规地埋式喷淋系统,不能有效地解决节段养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综合管廊预制节段断面大不易养护特点,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使平卧的预制管廊节段内外墙体结构全方位得到有效、均匀的洒水养护,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结构质量,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所述养护装置包括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包括四根立柱以及设置在四个立柱上方的顶框架,四根立柱的高度大于平卧管廊节段高度,四根立柱底部均设有滑轮,所述顶框架为回字形框架,所述回字形框架包括内框架以及外框架,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通过加强肋连接,且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的间距与顶板,底板以及两侧墙的厚度匹配,且内框架与外框架上布设有内外两环水管,所述外环水管通过连通管与内环水管连通,所述连通管设有进水接口,所述两环水管分别对应管廊节段内外侧,所述水管上间隔分布有多个朝向管廊节段的喷淋头。

作为优选,所述框架的四个侧面形成门型框架,在相对宽度较长的门型框架上焊接两道加强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为可制动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内外两环水管之间的间距为40cm左右。

作为优选,四根立柱的高度大于平卧管廊节段高度50c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移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可实现管廊节段内外墙结构的持续喷淋养护,制作简单,操作简捷灵活,文明施工形象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移动式平卧管廊节段喷淋养护装置,其中管廊预制节段1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侧墙,养护装置包括一个框架体,其中框架体均由镀锌方管焊接而成,框架体包括四根立柱3以及设置在四个立柱上方的顶框架,其中立柱也采用镀锌方管,且立柱的高度为平卧管廊节段高度+50cm;四根立柱底部设有可制动的滑轮2,在四根方管立柱顶端两两采用镀锌方管进行横向联接,顶框架为回字形外框架,四个侧面为门形框架。在相对较长的两个门形侧面,按三等份加焊两道加强方管横梁5,使之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

回字形框架包括内框架6以及外框架4,在四柱顶端口字形外框架4内,加设一小口字形内框架6形成回字形框架,其中,内框架6与外框架4之间通过加强肋7连接,回字形内外框架间距分别和管廊预制节段的顶板、底板和两侧墙厚度相匹配。在顶端回字形框架上沿四周按一定间距(40cm左右)布设内外两环水管8和喷淋笼头9,养护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外环水管通过连通管12与内环水管连通,连通管设有进水接口,内外两环水管分别对应管廊墙身内外侧,这样可以实现管廊内外墙面结构均匀有效的洒水养护,从而确保了混凝土结构质量。

在管廊节段预制场内,将水管就近接入场地内,设置成地埋式接水口。当节段浇筑完成需要湿养时,移动式喷淋养护装置门式一端穿过管廊节段推移入位,养护用水采用软管11就近从地埋式接水口10接入,然后和装置中连通管的进水接口相接,即可开启喷淋笼头对节段内外墙进行持续喷水养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