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0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将原来分开铺设的燃气管、雨水管、污水管以及高压电线等集中铺设、并行不悖,都纳入综合管廊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类管线的维修、扩容造成的“拉链路”和空中“蜘蛛网”的问题,对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创造城市和谐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及建设的发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逐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中的管线种类多,如有高压电缆、弱电、通信传输、燃气、给水、污水等重要管线,潮湿和进水容易引起连接件的锈蚀和打火现象出现,影响管线安全使用。因此,地下综合管廊对防水的要求极高,而地下综合管廊的变形缝处因结构原因是防水的薄弱环节,通常在变形缝处埋设止水带进行密封止水。止水带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防水止水的效果。

止水带通常需要放置在墙体的中部位置,止水带在安装时,需要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位移。现有的固定方式大多需要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稍有偏差,将会损坏止水带的有效防水部位,影响密封止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在混凝土浇筑时将止水带稳定在墙体居中的位置,方便模板系统的支设和拆除,不损伤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垂直安装在待浇筑墙体两侧的任一模板靠内的一侧上的第一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用于夹持止水带的定位夹,所述第一支架在垂直于模板方向上的长度与待浇筑墙体的厚度的一半相匹配,使安装后的所述定位夹能够位于待浇筑墙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夹包括固定夹体,活动夹体,以及用于使所述固定夹体和活动夹体的夹持端保持夹紧状态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夹体的夹持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使所述活动夹体的夹持端能够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张合。

墙体变形缝处的分段浇筑施工时,通常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先浇筑到变形缝的第一段墙体内,然后再将另一侧浇筑到变形缝的第二段墙体内。采用上述结构,在浇筑变形缝的第一段墙体前,可以采用定位夹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夹紧,方便另一侧能够毫无妨碍地浇筑到第一段墙体内;而在浇筑第二段墙体时,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已经浇筑到第一段墙体内完成固定,无需其他辅助定位工具,可以在浇筑第二段墙体前,将上述安装辅助装置进行拆卸回收,便于重复利用。上述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具有弹性的定位夹完成止水带的定位,支设和拆除操作非常方便。另外,采用定位夹夹持的方式可以避免对止水带进行破坏,有利于提高密封止水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体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体朝向待浇筑墙体中部一端端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第一支架体的一端能够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绕所述第一支架体的端部转动;所述固定夹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在变形缝处安装止水带时,通常采用平直安装方法或呈盆式的安装方法,平直安装方法就是使安装后的止水带与墙面的方向平齐,呈盆式的安装方法就是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翘向迎水面设置。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安装座能够绕第一支架体的端部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转动,而固定夹体安装在该安装座上,使得定位夹整体能够随安装座转动。这样,当采用上述装置的定位夹将止水带夹住后,能够转动定位夹使止水带转动到另一侧翘向迎水面的方向。操作方便灵活,能够适应止水带的不同安装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体背离所述活动夹体的一侧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远离所述固定夹体的一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向两边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固定夹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凸棱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固定夹体通过所述凸棱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凹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采用凸棱与凹槽的插装结构,便于该安装辅助装置的拆卸与组装,提高拆装的效率。特别是在拆除时,只需要将定位夹沿远离止水带方向将固定夹体的凸棱从安装座的凹槽中抽出即可,防止损伤止水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体和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长度可调的呈杆状的伸缩调节装置,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体和安装座采用球铰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一支架体的端部与安装座相铰接,在二者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伸缩调节装置,从而可以通过该伸缩调节装置调节安装座相对第一支架体的角度,便于控制止水带的安装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以及一端具有外螺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螺纹端旋合在所述支撑管上。

由于伸缩调节装置的两端均为球铰连接,使得支撑管和支撑杆均能够绕球铰处360度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将支撑管相对支撑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调节伸缩调节装置的长度,从而可以控制止水带的定位角度。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体和活动夹体的夹持端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橡胶防滑条。

这样,可以增加定位夹夹持止水带时的摩擦力,防止止水带脱落,有利于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呈对称布置地设置在另一模板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用于沿变形缝方向设置在各自所在模板上的挡板,使两块所述挡板正对安装在模板上时,二者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定位夹的厚度相一致。

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正对地安装在待浇筑墙体两侧的模板上时,并使二者均沿变形缝方向设置,即与第一段墙体的端部相平行。由于二者的间距与定位夹的厚度一致,而定位夹主要用于夹持止水带,即二者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止水带的厚度。当混凝土浇筑时,两块挡板还可以充作第一段墙体端面的模板,对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处的混凝土进行封堵。这样,既可以方便止水带的定位,又可以节省变形缝处的模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模板上的底板,以及贴合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调节板,所述底板沿待定位止水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垂直于模板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沿待定位止水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螺栓,所述调节板的螺栓对应穿过所述底板上的条形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对于不同厚度的墙体,只需要将调节板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并采用螺母进行固定,即可调节整个挡板在垂直于模板方向上的长度,控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间距与定位夹厚度相一致,提高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在混凝土浇筑时将止水带稳定在墙体居中的位置,方便模板系统的支设和拆除,不损伤止水带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定位夹部分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止水带的安装辅助装置,包括用于垂直安装在待浇筑墙体两侧的任一模板靠内的一侧上的第一支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的端部用于夹持止水带的定位夹2,所述第一支架1在垂直于模板方向上的长度与待浇筑墙体的厚度的一半相匹配,使安装后的所述定位夹2能够位于待浇筑墙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定位夹2包括固定夹体21,活动夹体22,以及用于使所述固定夹体21和活动夹体22的夹持端保持夹紧状态的弹性件;所述固定夹体21的夹持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上,使所述活动夹体22的夹持端能够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张合。

墙体变形缝处的分段浇筑施工时,通常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先浇筑到变形缝的第一段墙体内,然后再将另一侧浇筑到变形缝的第二段墙体内。采用上述结构,在浇筑变形缝的第一段墙体前,可以采用定位夹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夹紧,方便另一侧能够毫无妨碍地浇筑到第一段墙体内;而在浇筑第二段墙体时,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已经浇筑到第一段墙体内完成固定,无需其他辅助定位工具,可以在浇筑第二段墙体前,将上述安装辅助装置进行拆卸回收,便于重复利用。上述结构设计简单,采用具有弹性的定位夹完成止水带的定位,支设和拆除操作非常方便。另外,采用定位夹夹持的方式可以避免对止水带进行破坏,有利于提高密封止水的效果。

实施时,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体11以及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体11朝向待浇筑墙体中部一端端部的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远离所述第一支架体11的一端能够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绕所述第一支架体11的端部转动;所述固定夹体2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2上。

在变形缝处安装止水带时,通常采用平直安装方法或呈盆式的安装方法,平直安装方法就是使安装后的止水带与墙面的方向平齐,呈盆式的安装方法就是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翘向迎水面设置。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安装座能够绕第一支架体的端部沿待浇筑墙体的厚度方向转动,而固定夹体安装在该安装座上,使得定位夹整体能够随安装座转动。这样,当采用上述装置的定位夹将止水带夹住后,能够转动定位夹使止水带转动到另一侧翘向迎水面的方向。操作方便灵活,能够适应止水带的不同安装要求。

实施时,所述固定夹体21背离所述活动夹体22的一侧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所述凸棱远离所述固定夹体21的一侧具有沿宽度方向向两边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安装座12朝向所述固定夹体2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凸棱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固定夹体21通过所述凸棱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安装座12的凹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采用凸棱与凹槽的插装结构,便于该安装辅助装置的拆卸与组装,提高拆装的效率。特别是在拆除时,只需要将定位夹沿远离止水带方向将固定夹体的凸棱从安装座的凹槽中抽出即可,防止损伤止水带。

实施时,所述第一支架体11和安装座12之间还设置有长度可调的呈杆状的伸缩调节装置13,所述伸缩调节装置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体11和安装座12采用球铰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第一支架体的端部与安装座相铰接,在二者之间设置长度可调的伸缩调节装置,从而可以通过该伸缩调节装置调节安装座相对第一支架体的角度,便于控制止水带的安装角度。

实施时,所述伸缩调节装置13包括一端开口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螺纹;以及一端具有外螺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螺纹端旋合在所述支撑管上。

由于伸缩调节装置的两端均为球铰连接,使得支撑管和支撑杆均能够绕球铰处360度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将支撑管相对支撑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即可调节伸缩调节装置的长度,从而可以控制止水带的定位角度。上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实施时,所述固定夹体21和活动夹体22的夹持端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橡胶防滑条。

这样,可以增加定位夹夹持止水带时的摩擦力,防止止水带脱落,有利于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实施时,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架1呈对称布置地设置在另一模板上的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均包括用于沿变形缝方向设置在各自所在模板上的挡板,使两块所述挡板正对安装在模板上时,二者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定位夹的厚度相一致。

采用上述结构,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正对地安装在待浇筑墙体两侧的模板上时,并使二者均沿变形缝方向设置,即与第一段墙体的端部相平行。由于二者的间距与定位夹的厚度一致,而定位夹主要用于夹持止水带,即二者之间的间距略大于止水带的厚度。当混凝土浇筑时,两块挡板还可以充作第一段墙体端面的模板,对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处的混凝土进行封堵。这样,既可以方便止水带的定位,又可以节省变形缝处的模板。

实施时,所述挡板包括用于固定安装在模板上的底板,以及贴合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调节板,所述底板沿待定位止水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垂直于模板的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沿待定位止水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螺栓,所述调节板的螺栓对应穿过所述底板上的条形孔,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对于不同厚度的墙体,只需要将调节板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并采用螺母进行固定,即可调节整个挡板在垂直于模板方向上的长度,控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间距与定位夹厚度相一致,提高适用范围。

具体实施时,采用如下方法,先将待浇筑墙体一侧的模板支设到位,在该模板与变形缝相对应的位置处沿变形缝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多个上述止水带安装辅助装置,并使所述止水带安装辅助装置上的定位夹的夹持端均朝向待浇筑墙体所在侧;然后将止水带宽度方向的一侧夹持在所述定位夹的夹持端上,使另一侧位于待浇筑墙体所在区域内,相对旋转支撑管和支撑杆,调整伸缩调节装置的长度,使安装座绕第一支架体的端部转动,带动定位夹和止水带一同转动直到止水带的偏转角满足止水带的安装要求时,完成止水带的定位。然后将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待浇筑墙体另一侧的模板与变形缝相对应的位置处,再完成该模板的支设后完成墙体的浇筑。在模板拆除时,可以将定位夹的夹持端松开后沿背离止水带的方向从安装座上的凹槽上抽出,再将模板拆除即可,拆卸操作方便,不会损伤止水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