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86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管廊建设在不断发展。1994年底,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廊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初步建成。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1.125公里,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沟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该综合管廊还配置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近几年,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开始规划并着手建设综合管廊。2001年在济南市泉城路改建过程中,由于泉城路的特殊地位,济南市下定决心上马综合管廊工程。整个综合管廊工程分南北两条,分别宽3.4米、高2.75米和宽3.75米、高2.75米,内设监控、消防、通风、排水系统,地下还将建设主控室,系统由地下主控室控制。建成后,将对供水、供电、供暖、通讯、交通、有线电视等地下管线实施统一铺设,既满足当前需求,同时又留有发展余地,以确保在较长时间内不再刨掘路面。

综合管廊内部管道众多,但若在运行过程中,沿廊管管线及周边出现了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或者受临近施工的影响导致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管廊变形缝处出现错台现象,管道就可能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城市系统全面性功能瘫痪,此时若采用注浆等地基加固技术,不但施工成本难以控制,而且施工时间长。所以管道的不均匀沉降无疑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综合管廊的高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

用于设置在综合管廊内壁上的下螺杆和与下螺杆对应设置的上螺杆,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一筒形螺母,其上部具有与上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其下部具有与下螺杆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的筒形螺母与上螺杆和下螺杆螺接;在所述的上螺杆上端连接有管道或管道 支座。

较佳的,所述管道支座设置有管道卡箍。

较佳的,在所述的廊管内壁设置有底座,所述的下螺杆设置在底座上。

较佳的,在所述的螺母上设置有导杆;或,在所述的螺母上设置有导杆孔;或,所述螺母中部周向设置多个导杆孔;或,在所述的螺母一侧设置导杆环。

较佳的,所述的综合管廊通过多个预制管节拼装而成,其中每个预制管节的一端为榫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的榫头相适配的卯眼;在相邻预制管节的榫头和卯眼装配连接;在所述的榫头和卯眼接触面之间设置防水密封垫片;在每个预制管节的两端内侧壁周向上设有凸缘,在所述的凸缘上预置有轴向的张拉孔;相邻两个预制管节的张拉孔对应设置并通过设置在两个张拉孔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两个相邻预制管节。

较佳的,所述的榫头和卯眼断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

较佳的,所述的防水密封垫片设置在榫头和卯眼的两个接触面处。

较佳的,在相邻两个预制管节接合处的外表面包覆有防水层。

较佳的,所述防水密封垫片优选塑性较好的非金属防水密封垫片,也可以采用金属和非金属复合材料防水密封垫片。

较佳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在相邻两个管节对应设置的两个张拉孔中设置有钢绞线,钢绞线通过拉孔两端的紧固螺丝拉紧。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通过调整螺母即可实现调整上螺杆和下螺杆之间的间距,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综合管廊运行中的管道安全,大大提高综合管廊的使用寿命,是综合管廊领域的实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综合管廊内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综合管廊的水平剖面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榫头处的纵剖面图。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卯眼处的纵剖面图。

图中:1卡箍、2管道、3紧固螺丝、4管道支座、5上部螺杆、6螺母、7吊环、8下部 螺杆、9底座、10综合管廊、11导杆;21上部预制管节、22紧固螺栓、23张拉孔、24榫头、25卯眼、26防水卷材、27防水密封垫片、28下部预制管节、29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装置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内部管道调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调节装置由管道支座4、上部螺杆5、下部螺杆8、螺母6、底座9和导杆11组成,上部螺杆5和下部螺杆8采用不同旋进方向的螺纹,使得当螺母6旋转时,上部螺杆5和下部螺杆8或同时旋出或同时旋进,上部螺杆5与管道支座4固定连接,管道2采用卡箍1和紧固螺丝3固定在管道支座4上,下部螺杆8与底座9固定连接,上部螺杆5与下部螺杆8通过螺母6连接,螺母6两侧设置孔洞,其直径大于导杆11直径,可通过导杆11转动螺母6,实现管道支座4的上升和下降。

实施例1

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在综合管廊底部与C15素混凝土垫层之间从下至依次施工1.5mm厚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内增强型)、隔离层(聚乙烯薄膜)和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对于现浇综合管廊,钢筋混凝土浇筑分两次浇筑,第一阶段浇筑管廊10下半部分,底座9可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采用能够实现与管廊10和下部螺丝8结合目的的其他材料结构),并与管廊10下半部分整体浇筑,底座9标高采用设计值,并将下部螺杆8预埋到底座9中,第二阶段浇筑管廊10上半部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采用钢板止水带连接。对于预制综合管廊,管廊10和底座9一次性浇筑,其余与现浇综合管廊相同。

综合管廊在回填时应两侧对称回填,其标高应基本相等且同处在一个水平面上,回填顺序应按基地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回填材料分层摊铺,每层压实后厚度不超过200mm。

铺设综合管廊10的内部管道2之前,先将螺母6旋拧到下部螺杆8上,上部螺杆5可与管道支座4焊接为整体,然后旋拧上部螺杆5到螺母6上,并尽量保持螺母6的端头分别在上部螺杆5和下部螺杆8的中间,以方便后期高度的调整,确认管道支座4达到设计标高,最后将管道2采用卡箍1和紧固螺丝3固定在管道支座4上。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或者临近施工影响导致地基土产生不均匀 沉降,管廊变形缝处出现错台现象,管道就可能出现功能性障碍,严重的会导致城市系统全面性功能瘫痪。若沉降过大,超过了调节装置的可调节高度,则须采用地基加固,但该方法成本高、时间久;若沉降不是很大,但影响了管道2的正常使用,此时可通过穿过吊环7的两个导杆11转动螺母6,实现管道支座4的升降,进一步实现管道2的上升和下降,可快速的、经济的、有效的恢复管道2正常使用功能。

实施例2

底座9采用钢结构,并通过预制埋件与管廊10固定,底座9中设置与下部螺杆8对应的内螺纹,下部螺杆8可通过旋拧与底座9相连。相应地,上部螺杆5与管道支座4也可以通过类似方法连接。

其余未详述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为实现螺母6的转动,也可在螺母6中间设置对穿的孔洞,使用时可将导杆11穿过孔洞。

在管廊主体结构和管道铺设完毕后,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通过穿过孔洞的导杆11转动螺母6,实现管道支座4的升降,进一步实现管道2的上升和下降。

其余未详述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

作为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改进,如图3至图5所示,上述的管廊是由多个预制管节拼装而成,每个预制管节的一端设置榫头24,另一端设置卯眼25,在每个预制管节的两端内侧壁周向上设有凸缘,在所述的凸缘上预置有轴向的张拉孔23;如图所示,上部预制管节21的榫头24与下部预制管节28的卯眼25拼装而成,榫头24与卯眼25之间设置两道防水密封垫片27,榫头24与卯眼25内部预留张拉孔23,张拉孔23内部设有钢绞线29,通过紧固螺丝22拉紧钢绞线29即将上部预制管节21与下部预制管节28紧密的连接起来,榫头24和卯眼25的外侧可用防水卷材26进行包裹。

在规划的管线轴线上开挖地基到设计深度和设计宽度,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上现浇15cm的混凝土垫层,待混凝土终凝后,在垫层上铺设10mm厚黄砂,用于垫层找平和减少摩擦。

平板车运输上部预制管节21和下部预制管节28进场,吊车吊预制管节入沟槽,在上部预制管节21的榫头24和下部预制管节28的卯眼25之间设置两道防水密封垫片27,可借助手动葫芦对预制管节的轴线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上部预制管节21和下部预制管节28充分接触。

预制管节拼装后,检查轴线标高和拼缝距离的均匀性。满足要求后,组织施工人员对上部预制管节21和下部预制管节28通过钢绞线29连接,钢绞线29的一端通过紧固螺栓22固定在上部预制管节21上,另一端通过紧固螺栓2固定在下部预制管节28上,紧固螺栓22采用高强螺栓,同时必须经抗剪试验合格,连接时先对角线连接,然后再全面连接,每个紧固螺栓22不可一次性拧到底,应先初拧到位,然后退拧几丝,再用扳手拧紧。

紧固螺栓22全面拧紧后要进行检查,紧固力矩不小于0.9kN·m,然后在榫头24和卯眼25外侧铺设防水卷材26,以保护密封结构,在铺贴时应注意用水挤压排除空气,以免产生鼓包现象。

逐步拼装所有的预制管节,直至工程结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