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459发布日期:2019-01-13 16:2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属于建筑材料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或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用于力学和物理性能检测时,所用模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整体式的三联塑料模具,另外一种是可拆解式的铸铁模具。制作其他无胶凝材料试件时使用的也多是类似模具。在拆模时,一体式塑料模具需要使用气泵辅助拆模;而且对于具有微膨胀特性的胶凝材料试件,如石膏试件,由于材料膨胀,容易造成拆模困难。可拆解的铸铁模具虽然拆模相对方便,但是模具笨重,操作不便;而且易生锈,可能对试件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模具难拆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包括外模、底板和顶升块,所述顶升块固定在底板上,两者一体成型,外模可套设在顶升块外,外模和顶升块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模和顶升块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无机胶凝材料试件的需求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块上开有多组通孔,与外模上的通孔配合并通过连接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塑料棒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分为外模和固定在底板上的顶升块两部分,外模可套在顶升块外,两者为可拆分的,浇筑时,将外模放置在顶升块上方或者套在顶升块上一定距离处,具体距离可根据实际的试件需求来调节,拆模时,只需将外模下压,利用顶升块将试件顶出即可完成脱模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的一体式塑料模板而言,其脱模更为方便,无需辅助设备。相对于可拆解式铸铁模板而言,具有轻便、不易生锈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浇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脱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浇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脱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外模、2-底板、3-连接件、4-顶升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用于实验室中无机胶凝材料成型的顶升式模板,包括外模1、底板2和顶升块4,所述顶升块4固定在底板2上,两者一体成型,外模1可套设在顶升块4外,外模1和顶升块4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3连接。

本模具将外模1和底板2设计成可分离的形式,并利用固定在底板2上的顶升块4来方便脱模。

实施例2:其中外模1和顶升块4的形状和尺寸根据无机胶凝材料试件的需求设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三联水泥胶砂试模,顶升块4设计成三个平行排列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尺寸与水泥胶砂的尺寸一致,外模1设计成可刚好套住三个长方体的对应的中空结构;

使用时,将模具置于如图1的状态,将外模1放置在顶升块4的上方,将外模1上的通孔对应顶升块4靠上方的通孔,并用连接件3固定,开始进行实践浇筑。脱模时,如图2所示,先拔出连接件3,将外模1下压至最下端位置,将连接件3放到顶升块4靠下方的通孔中,以免连接件丢失,取下试件即可,其中在外模1的外侧可设置把手以方便移动外模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标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件模具,顶升块4为与混凝土试件尺寸一致的立方体,外模1为能刚好罩住顶升块4的中空结构,底板2和顶升块4为工程塑料,两者整体成型,底板2体积较大,可做成空心结构,其中连接件3为塑料棒材。

使用时,将模具置于如图3所示的状态,外模1放置在顶升块4的上方,用连接件3固定外模1和顶升块4,进行实践浇筑。脱模时,拔出连接件3;将外模1下压至最下端位置,放回连接件3,如图4所示,取下试件。

实施例4:在实际应用中,顶升块4的高度与外模1的高度可设置成不一致的,同时在顶升块4上开设高度不同的多组通孔,而外模1上只开设一组通孔,根据实际试件的需求,可以顶升块4上的通孔与外模1上的通孔配合并通过连接件3固定,来组合出不同的高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