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立体汽车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076发布日期:2019-05-03 19:2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地下立体汽车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车库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立体汽车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汽车的数量不断上涨,由此而产生的停车问题不容忽视。而现如今停车难问题愈演愈烈,城市中土地资源宝贵,导致众多市民面面对停车位相对较少,收费较高的困局。为克服有限的土地资源限制,提高停车空间利用率,由此,一种多层的立体停车库随之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地下立体汽车停车库。此种立体停车库可根据需要向下搭建多层,由多个三角形相互交叉的结构的支架进行支撑,车辆可从停放在指定位置,再由升降台控制抵达的层数,接着由送进机构对车辆进行存取,极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地面到地下多层,依次建立地面站、支撑杆及提升旋转装置、机械推送装置和地下多层车库装置;

所述地面站包括人行通道出入口和车辆进出口,所述人行通道出入口位于地面站入口一面于车辆出入口两侧,所述车辆进出口位于地面站入口一面中心位置;

所述支撑杆及提升旋转装置包括滚轮组装置、通过滚轮组装置的钢索连接的承重旋转十字架,所述承重旋转十字架固接于承重柱上,所述滚轮组装置固定设于承重柱上,所述承重旋转十字架设于滚轮组装置下方;

所述机械推送装置包括抓取机械手、与抓取机械手固定连接的机械手驱动装置、与机械手驱动装置连接的机械手移动带,所述机械手驱动装置内设有驱动电机可以带动抓取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移动带可带动机械手驱动和抓取机械手同时移动;

优选的,所述地下多层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地下第二层停车车库装置、地下第三层停车车库装置、地下第四层停车车库装置和地下第五层停车车库装置。所述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设于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下的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所述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与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与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二层停车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设于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下的地下第二层车辆支撑板,所述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与地下第二层车辆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与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三层停车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设于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下的地下第三层车辆支撑板,所述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与地下第三层车辆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与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四层停车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设于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下的地下第四层车辆支撑板,所述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与地下第四层车辆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与承重柱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五层停车车库装置包括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设于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下的地下第五层车辆支撑板,所述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与地下第五层车辆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与承重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下立体汽车停车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更为结构更为稳固,且运行过程稳定,通过取放所述车辆支撑板的方式存取车辆,所述立体停车场用于搭建在地下,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为克服有限的土地资源限制,提供更多停车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地面站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提升旋转推进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推进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地下立体停车车库单层车库部位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面站,2-提升旋转装置,3-机械推送装置,4-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5-地下第二层停车车库装置,6-地下第三层停车车库装置,7-地下第四层停车车库装置,8-地下第五层停车车库装置,101-人行通道出入口,102-车辆进出口,201-滚轮组,202-承重旋转十字架,203-承重柱,301-抓取机械手,302- 机器手驱动装置,303-机械手移动带,401-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402-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501-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502-地下第二层车辆支撑板,601-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602-地下第三层车辆支撑板,701-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702- 地下第四层车辆支撑板,801-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802-地下第五层车辆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地下立体停车车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地面到地下五层,依次建立1、地面站,2、支撑杆及提升旋转装置,3、机械推送装置, 4、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5、地下第二层停车车库装置,6、地下第三层停车车库装置,7、地下第四层停车车库装置,8、地下第五层停车车库装置。

所述地面站装置1包括人行通道出入口101、车辆进出口102,所述人行通道出入口101位于地面站入口一面于车辆出入口两侧,所述车辆进出口102位于地面站入口一面中心位置;

所述第提升旋转装置2包括滚轮组装置201、通过滚轮组装置201的钢索连接的承重旋转十字架202,且承重旋转十字架202固接于承重柱203上,所述滚轮组装置201设于承重柱203上与其固连,所述承重旋转十字架202设于滚轮组装置201下方;

所述机械推送装置3包括抓取机械手301、与抓取机械手301固连的机械手驱动装置302、与机械手驱动装置连接机械手移动带303,所述机械手驱动装置 302内设有驱动装置可以带动抓取机械手301,所述机械手移动带303可带动机械手驱动302和抓取机械手301同时移动;

所述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4包括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401、设于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401下的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402,所述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 401与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402固连接,所述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401与承重柱203固连;

所述地下第二层停车车库装置5包括地下第一层承重钢架501、设于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501下的地下第二层车辆支撑板502,所述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 501与地下第二层车辆支撑板502固连接,所述地下第二层承重钢架501与承重柱203固连;

所述地下第三层停车车库装置6包括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601、设于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601下的地下第三层车辆支撑板602,所述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 601与地下第三层车辆支撑板602固连接,所述地下第三层承重钢架601与承重柱203固连;

所述地下第四层停车车库装置7包括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701、设于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701下的地下第四层车辆支撑板702,所述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 701与地下第四层车辆支撑板702固连接,所述地下第四层承重钢架701与承重柱203固连;

所述地下第五层停车车库装置8包括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801、设于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801下的地下第五层车辆支撑板802,所述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 801与地下第五层车辆支撑板802固连接,所述地下第五层承重钢架801与承重柱203固连;

具体实施时,将车辆停放致于地下立体停车车库车架位上,车辆停放过程如下:

需停放车辆开至于地面站1的车辆进出口102处,通过位于旋转台上的停车位存放驱动模块检测,智能选择最近空闲车位,提升旋转装置2运作,滚轮组201运作,滚轮转动带动滚轮组201上的钢索运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承重旋转十字架202下降至相应空闲车库高度,通过模块检测确定旋转角度,承重旋转十字架202中的电机带动机械手运动带303旋转,旋转至机械手移动带 303与相应车位相对应,此机械手驱动装置302工作驱动抓取机械手301,抓取机械手301抓取地下第一层停车车库装置4中的某一个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 402,机械手移动带303运动带动抓取机械手301和机器手驱动装置302运动,将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402放置于机械手移动带303上,承重旋转十字架202 中的电机带动机械手运动带303旋转与地面站1的车辆出入口102平齐,滚轮组201运动带动承重旋转十字架202上升与地面站1地面平齐。

把需要停放的车辆通过地面站1的车辆出入口102进入,车辆停放在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402上,通过模块检测确认车辆停放完毕,发出停车完毕信号,驾驶员通过地面站1的人行通道出入口101离开,通过模块检测确认人员已离开地面站1,停放程序开始启动。

提升旋转装置2运行,滚轮组201运作带动连接在承重柱203上的承重旋转十字架202向下方移动,将停放着需停放车辆的303机械手移动带下降到适宜停车位置,提升旋转装置2停止运作,通过模块检测确定旋转角度,承重旋转十字架202中的电机传动装置,从而使机械手运动带303旋转与相应车库平齐。

机械推送装置3运行,机械手移动带303运动,将固连在其上的机械手301 以及与其固连的机械手驱动装置302带动前进,将其推进到车库内,通过模块检测,确认车辆停放完毕,机械手驱动装置302驱动机械手301使机械手301 打开,放开地下第一层车辆支撑板402。同时反馈信号,显示车辆停放完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