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075发布日期:2019-05-03 19:2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能表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2013版《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和国网计量中心2014年发布的智能电能表检测公告第4号补遗要求,按下智能电能表的循环显示按键,智能电能表液晶按供货技术协议的要求和顺序循环显示规定内容,并不得出现缺笔画、少字、显示模糊等现象。实际上,液晶在生产过程中总会因为技术、环境、温度、材料配比等原因造成部分产品显示不良或者人为发货原因造成产品显示不符合要求。液晶是一个复杂的器件,焊接针脚40个,只有每一个单独都与逻辑主板焊接在一起,装成智能电表成品并放在检测台上电检测,在显示程序驱动下才能按要求显示,这时如果出现不显示、缺笔画、少字、显示模糊、缺少显示项等质量问题就只能拆下换新的液晶或者整表作废,维修工作量大,产品成品直通率低,产品制造成本高,一个检测台同时在线检测多只产品,操作人员容易出现判断失误,造成有缺陷的产品发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主要解决目前智能电能表液晶反修率高的问题。该检测装置在液晶装入智能电能表之前进行检测,防止装成智能电表成品后出现不合格问题进行返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箱盖、驱动机构、针床、检测探针、检测平台、主板、检测按钮、插座和电源开关,所述箱体为上部开口其余面封闭的腔体,箱体上部开口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中部设有放置液晶的检测平台,所述检侧平台的对应两侧分别设有可滑动的针床,所述针床上设有检测控针,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检测控针与插孔配合插接,所述箱盖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针床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箱体内腔设有主板,所述检测控针通过线路与主板连接,所述主板经电源插座与电源开关电连,所述检测按钮与主板上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是由手柄、连杆、伸缩杆和导向套构成,所述手柄中下部通过铰链销与连杆一端铰接,手柄下部通过铰链销与底座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导向套,伸缩杆的自由端与针床侧壁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呈U形,底座底壁通过螺钉与箱盖连接,所述底座一侧直板与手柄连接,另一侧直板的外侧设有导向套,伸缩杆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直板和导向套,并沿直板上通孔和导向套滑动。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螺钉穿过针床侧壁的通孔后与伸缩杆自由端的盲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液晶外形吻合的凹槽,凹槽长边两侧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数量和大小与液晶的焊接针脚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箱盖上检测平台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导轨,所述导轨通过螺钉与箱盖连接,针床底部两个侧边分别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板通过固定柱设于箱体内腔。

进一步,所述箱体侧壁设有便于装置散热的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检测装置在液晶装入智能电能表之前,通过检测平台对液晶进行检测,防止装成智能电表成品后出现缺笔画、少字、显示模糊等现象进行返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实现在智能电能表总装前对液晶进行检验和筛选,提高智能电能表直通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使用状态图。

图中:

1箱体,2箱盖,3底座,4驱动机构,41手柄,42连杆,43伸缩杆,44导向套、45铰链销,5针床,6检测探针,7检测平台,8插座,9主板,10螺钉,11固定柱,12电源开关,13检测按钮,14螺钉,15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检测液晶显示的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1、箱盖2、驱动机构4、针床5、检测探针6、检测平台7、主板9、检测按钮13、插座8和电源开关12,所述箱体1为上部开口其余面封闭的腔体,箱体上部开口设有箱盖2,所述箱盖2中部设有放置液晶的检测平台7,所述检侧平台7的对应两侧分别设有可滑动的针床5,所述针床5上设有检测探针6,数量与需要检测的液晶焊接焊针数量相同,位置与需要检测液晶安装在检测台上的焊接焊针位置相对应,箱盖上开有过线孔,检测探针6穿过箱盖2与主板9用导线连通。所述检测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插孔,所述检测探针与插孔配合插接,所述箱盖2的两端分别设有驱动机构4,所述针床5与驱动机构4连接,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主板9,所述主板9经电源插座8与电源开关12电连,箱盖2上开有检测按钮13的安装孔,检测按钮13穿过箱盖2拧紧安装在箱盖表面,检测按钮13与主板9用导线连通。当需要检测液晶时,按下检测按钮13,装置就会按预先写入主板芯片的程序检测液晶的循环显示内容和顺序。检测探针6与主板9通过穿过箱盖上的过线孔的导线连接在一起,形成检测回路,导线预留长度以便导线随检测探针的运动来回拖动。

所述驱动机构4是由手柄41、连杆42、伸缩杆43和导向套44构成,所述手柄41中下部通过铰链销45与连杆42一端铰接,手柄41下部通过铰链销与底座3一端连接,所述连杆4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43的一端铰接,所述伸缩杆43的另一端设有导向套44,导向套44限制伸缩杆带动针床前后运动,松开或夹紧待检液晶,伸缩杆43的自由端与针床5侧壁通过螺钉14连接、螺钉可采用内六方螺钉。推动或拉动手柄41控制伸缩杆43的前移或后退,伸缩杆43带动针床5在箱盖2上来回滑动。

所述底座3呈U形,底座3底壁通过螺钉与箱盖2连接,所述底座呈U形,底座3底壁通过螺钉与箱盖连接,所述底座3一侧直板与手柄41连接,另一侧直板的外侧设有导向套44,伸缩杆43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直板和导向套,并沿直板上通孔和导向套滑动。

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螺钉穿过针床侧壁的通孔后与伸缩杆自由端的盲孔螺纹连接。

所述检测平台7上设有与液晶外形吻合的凹槽,凹槽长边两侧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数量和大小与液晶的焊接针脚相对应。便于液晶焊接针脚的插入。

所述箱盖上检测平台两侧分别设有两条导轨15,两条导轨的间距与针床的宽度相匹配,所述导轨15通过螺钉与箱盖连接,针床底部两个侧边分别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主板9通过固定柱11设于箱体1内腔。固定柱11垂直固定于箱体1底壁,固定柱的顶端与主板通过螺钉固定。

所述箱体侧壁设有便于装置散热的散热孔。

检测液晶显示的方法如下:

(1)在检测平台上装入待检液晶,使待检液晶卡放至检测平台的凹槽内,保证液晶焊接针脚与凹槽侧壁的插孔对应;

(2)通过插座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检测装置通电,推动手柄,手柄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前移推动伸缩杆,伸缩杆推动针床沿导轨约束向检测平台方向运动,针床前端的检测探针穿过检测平台凹槽侧壁的插孔后压紧待检液晶对应的焊接针脚,整个装置完全导通进入待检状态;

(3)按动检测按钮,待检液晶按既定循环显示内容和顺序显示,人工肉眼观察产品是否合格,检测完成后,关上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松开手柄,手柄带动连杆后移,连杆带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针床沿导轨约束向后移动,检测探针与液晶焊接针脚分离后滑出凹槽侧壁的插孔,此时工作人员从检测平台上拿下检测完成的液晶,完成检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在液晶装入智能电能表之前,通过检测平台对液晶进行检测,防止装成智能电表成品后出现缺笔画、少字、显示模糊等现象进行返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成本,实现在智能电能表总装前对液晶进行检验和筛选,提高智能电能表直通率,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