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304发布日期:2019-01-29 18:0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3D打印技术已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以计算的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具有粘结性的材料(如粉末、陶泥、巧克力、面粉等),按每一层形状进行逐层打印,并通过升降机构逐步调节打印件的高度,从而打印出完整的实物。精雕油3D打印机中,通过对精雕油泥原料进行加热软化成泥,将加热软化成泥精雕油通过挤出头挤出以实现3D打印。

目前的精雕油3D打印机,均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打印,当打印速度过快时,打印物件由于积累的温度过高,就无法凝结成型,从而导致打印件变形扭曲,严重影响打印件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以解决现有精雕油3D打印机中,对打印件采用自然冷却,其打印件无法快速固定成型,从而无法实现高速、高效打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包括Z轴升降机构、制冷机构和冷凝喷气组件,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载物板,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冷凝喷气组件围绕载物板上的打印区域设置在载物板的四周,且各冷凝喷气组件的出气方向均朝向位于载物板中心的打印区域,所述制冷机构与各冷凝喷气组件分别通过出气管相连通以提供冷凝气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冷凝喷气组件均匀对称地设置在载物板的四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由固定在载物板上的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冷凝喷头、红外测温传感器和电磁阀组成,所述冷凝喷头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均朝向位于载物板上的3D打印件,制冷机构通过所述电磁阀与冷凝喷头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机构为干冰制冷机,所述干冰制冷机由风机和干冰储存箱组成,所述风机设置在干冰储存箱顶部,所述出气管连通在干冰储存箱上,并通过电磁阀与冷凝喷头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3D打印机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红外测温传感器和风机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Z轴升降机构为对称式双丝杆升降机构,所述对称式双丝杆升降机构由载物板和对称设置在载物板左右两侧的丝杆组成,所述丝杆两侧还设有与丝杆平行的导向滑轨。

本实用新型的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操作方便,易于维护;

2)通过冷凝气流对打印件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快速固定成型,进而使得打印机可满足高速打印的需求;

3)冷却结构设置在载物板上,并随载物板进行升降,不会造成挤出头降温导致其材料挤出不均匀的问题,在保证打印机满足高速打印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3D打印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丝杆,2、导向滑轨,3、载物板,4、冷凝喷头,5、红外测温传感器,6、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精雕油泥为暗橙色,常温下质地坚硬。温度在50℃以上时质地慢慢变软,可按照橡皮泥的操作方法进行塑形。其优点是软化的精雕油泥不沾手,对触感没有任何影响,表面可用手指将造型表面抹平,常温下冷却后表面会变得光华且把玩不会变形,需要再次塑形的时候可以用吹风机将造型吹热,造型即可慢慢软化继续塑造。采用精雕油泥原料通过3D打印机进行塑型时,需在3D打印机的挤出头进行精雕油泥原料的加热软化,然后挤出并打印成型,由于挤出的原料温度较高,在3D打印机中无法实现快速冷却,从而限制3D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应用于3D打印机中,可实现精雕油泥3D打印机的高速打印。

如图1所示的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包括Z轴升降机构、制冷机构和冷凝喷气组件,所述Z轴升降机构包括载物板3,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冷凝喷气组件围绕载物板3上的打印区域设置在载物板3的四周,且各冷凝喷气组件的出气方向均朝向位于载物板3中心的打印区域,所述制冷机构与各冷凝喷气组件分别通过出气管相连通以提供冷凝气流,精雕油泥3D打印冷却结构应该与精雕油泥3D打印机,以实现精雕油泥产品的高速、高效打印。

具体实施中,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冷凝喷气组件均匀对称地设置在载物板3的四角处。

具体实施中,所述冷凝喷气组件由固定在载物板3上的安装座6,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座6上的冷凝喷头4、红外测温传感器5和电磁阀组成,所述冷凝喷头4和红外测温传感器5均朝向位于载物板3上的3D打印件,制冷机构通过所述电磁阀与冷凝喷头4相连通,所述制冷机构为干冰制冷机,所述干冰制冷机由风机和干冰储存箱组成,所述风机设置在干冰储存箱顶部,所述出气管连通在干冰储存箱上,并通过电磁阀与冷凝喷头4相连通,采用干冰制冷机所产生的冷凝气流,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具体实施中,还包括3D打印机的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红外测温传感器5和风机电连接,在3D打印过程,红外测温传感器5实时检测打印件的温度,当检测温度大于设定值时,微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使冷凝喷头4与出气管的气流导通,冷凝喷头4喷出冷凝气流以使打印机降温快速凝固成型;当红外测温传感器5所检测的打印件温度小于设定值,微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以使冷凝喷头4与出气管的气流断开,采用闭环实时控制,以满足3D打印机高速、高精度打印的需求,从而提升打印品质。

具体实施中,所述Z轴升降机构为对称式双丝杆1升降机构,所述对称式双丝杆1升降机构由载物板3和对称设置在载物板3左右两侧的丝杆1组成,所述丝杆1两侧还设有与丝杆1平行的导向滑轨2。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