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173发布日期:2019-01-08 21:2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的使用量持续上升,拥有私人小汽车的时代悄然来临。由于现在小区的人口聚集密度高,私家车保有率也高,可以发现私人车辆的停放问题已成为社区管理不可忽视的重点。另外由于社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私家车的停放困难重重,甚至造成路面道路拥堵现象,不合理的车辆停放也影响了社区居民关系的和谐以及部分市民的正常出行。为了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开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黄显核等研究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张武等开展了基于ROBO TXT草坪空中停车场的程序设计;杨正祥等开展了立体旋转式智能停车场的设计;张桂红开展了智能旋转立体车库设计;李丽等开展了垂直旋转式立体车库的创新设计;高阳等开展了旋转式环形立体车库研究;李清杰等对旋转式立体车库存取车控制开展了研究;孙贯龙对机械旋转式立体车库开展了研究;杨萍玉将视频技术应用到停车场上。然而,针对如何在不增加停车场面积的基础上如何增加停车位的数量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该装置通过优化停车场的停车空间,在不增加停车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智能控制,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间优化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平台、卷帘条、上箱体和下箱体,其中所述的上箱体通过卡槽卡接在下箱体的顶部,上箱体可沿卡槽相对下箱体移动,所述的上箱体的顶部固定有平台支撑轨,所述的平台支撑轨为工字形状,由两个第一工字钢和竖梁组成,所述的第一工字钢为内空结构,在第一工字钢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二工字钢,所述的第二工字钢的外端部设置有工字钢连接件,所述的工字钢连接件用于连接相对位置的两个第二工字钢,所述的停车平台铺设在平台支撑轨上,在停车平台的两侧连接有卷帘条,所述的卷帘条放置在第二工字钢上。

所述的上箱体的底部布置有卡槽,所述的下箱体的顶部布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的卡槽与第一凸块相匹配。

所述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卡接的部位内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的第一千斤顶一端与上箱体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下箱体的内壁铰接,用于控制上箱体和下箱体的相对移动。

所述的每个工字钢连接件上铰接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的第二千斤顶的一端与工字钢连接件铰接,另一端固定在平台支撑轨中间的竖梁上。

所述的下箱体底部的四角设置有移动滑轮,用于下箱体的横向移动。

所述的工字钢连接件的两端装设有推动滑轮,用于减小上箱体移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计了一套卷帘式收放停车平台,当车辆停好后,通过智能感应,将平台上车辆两边不受力的部分收入地下,出车后,平台可以智能展开,从而优化了停车空间,提高了车位面积的利用率;

2)停车平台可以向前平移半个车身距离的功能,满足在紧凑停车的状态下驾驶员可以打开车门,驾驶汽车的需要;

3)对停车平台实现智能控制,实现进出车自由顺畅,不需要排队等待;

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针对现代小区人口密集、私家车保有量大,因而造成停车难的难题,设计了一套优化停车空间和智能控制的停车场,在不增加停车面积的基础上,有效地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较好地解决了小区内停车难的难题。本装置紧贴市场需求,可广泛地推广到任何一个停车紧张的住宅小区,因而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意义,也必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卷帘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PLC控制停车平台工作原理;

图中:1、停车平台,2、卷帘条,21、球形凸块,22、球形凹槽,23、第二凹槽,24、第二凸块,3、平台支撑轨,31、第二千斤顶,4、下箱体,41、第一千斤顶,5、移动滑轮,6、上箱体,7、第二工字钢,8、工字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小区内私家车停车紧张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技术对小区地面停车场的空间利用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智能控制。车辆按正常状态停好后,每两个车辆之间约有0.5米左右的间隙,将5个车辆之间的间隙整合利用,可以得到共约2.5米左右的剩余空间,就可以增加1个停车位。将每个停车位采用传感器检测其停车状态,并通过PLC智能控制,使每一个车辆都能自由地停车和出车。本设计在不增加停车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并能实现每一辆车都可以自由地进出,从而使有限的停车空间得到了高效地利用。

根据国家标准,小区内私家车停车场的宽度为2.5米,而最大型的私家车的宽度不到2米,当车辆在停车位停好后,相邻两个车辆之间约有0.5米的空隙。当车辆停好后,这些间隙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而白白浪费。当小区内有5个并排的停车位时,浪费的总长度为5×0.5=2.5米,即浪费了一个标准停车位的宽度。当小区内有N个车位并排时,其浪费空间的的总数长度是N×0.5米,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中,这样的浪费数量是不敢想象的。

将车辆停好后车辆左右的空间进行挤压、整合,就可以使浪费的空间集中到一起,当并排停车位的数量等于5时,就可以增加一个停车位。同理,当并排停车位的数量为5的M倍时,就可以增加M个停车位。

同时将每一个停车位都设计成可以向前平移半个车身的移动平台。当处于紧凑停车状态的任何一个车辆想出车时,通过电动控制,使要出车的停车位向前平移半个车身,使车主顺利打开车门上车。

如图1和图2所示,停车位的结构为一个可以实现收缩、展开、左右和前后平移的停车装置,该装置包括停车平台1、卷帘条2、上箱体6、下箱体4、平台支撑轨3、第一千斤顶41和第二千斤顶31,其中上箱体6设置在下箱体4的顶部,上箱体6的底部设置有凹陷的卡槽,下箱体4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的第一凸块,上箱体6和下箱体4通过第一凸块与卡槽的相互匹配卡接,上箱体6可沿卡槽相对下箱体4进行前后的移动。在上箱体6的顶部固定有平台支撑轨3,平台支撑轨3为工字形状铺设在上箱体6顶部,由两个互相平行设置第一工字钢和竖梁构成,第一工字钢为内空结构,在第一工字钢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第二工字钢7,第二工字钢7可在第一工字钢内进行伸缩位移,两个平行的第一工字钢的相同一端的的第二工字钢7的端部通过工字钢连接件8连接固定。停车平台1铺设安装在平台支撑轨3上,在停车平台1的两侧连接有卷帘条2,第二工字钢7用于支撑卷帘条2,通过第二工字钢7的位移调节卷帘条2的收缩。

在上箱体6和下箱体4卡接的部位内置有第一千斤顶41,第一千斤顶41一端与上箱体6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下箱体4的内壁铰接,通过第一千斤顶41的收缩控制上箱体6的位移。工字钢连接件8上铰接有第二千斤顶31,第二千斤顶31的一端与工字钢连接件8铰接,另一端固定在平台支撑轨3中间的竖梁上,通过第二千斤顶31的收缩控制第二工字钢7的伸缩,从而实现卷帘条2的收缩功能。同时下箱体4底部的四角设置有移动滑轮5,用于下箱体4的横向移动,工字钢连接件8的两端装设有推动滑轮,用于减小上箱体6移动时的摩擦力。

以停车平台1的中轴线为0米基准,左右两边各0.75米线中间的部分为实心结构的停车平台1,而0.75米至左右边界的部分各为一套轴联式卷帘条2结构,卷帘条2部分具有垂直地面方向和水平向前平移方向的两个自由度。当车辆停靠后,卷帘条2上没有被车轮压住的部分经过检测后而卷入地下,同时两个停车平台1间相互靠拢,实现车辆紧凑停靠。当在紧凑状态需要出车时,安装的第一千斤顶41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带动上箱体6向前移动半个车身的距离,使车主有足够的空间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车辆开走后,停车平台1首先在第一千斤顶41的带动下复位,然后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由第二千斤顶31带动下箱体4横向移动,停车平台1由紧凑状态展开成标准的停车位。

为了实现上箱体6在向前后平移时中间平台和被车轮压住的卷帘条2部分能同步进退,卷帘条2上增加了自锁机构,如图3所示,卷帘条2的端部的一侧设置有球形凸块21,另一侧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球形凹槽22,所述球形凸块21和球形凹槽22相匹配,在卷帘条2上球形凹槽22的一侧中央设置有第二凸块24,在卷帘条2上球形凸块21的一侧中央设置有第二凹槽23,第二凸块24与第二凹槽23相匹配,当卷帘条2之间的位置为水平状态时第二凸块24与第二凹槽23卡接互相锁紧,为互相垂直状态时呈解锁状态,从而实现了整体平移和垂直旋转互不干涉的功能。

在每个卷帘条2下安装一个压电传感器,当车辆停好后,就需要将车辆两边的空间进行压缩。根据输入的压缩空间指令,PLC首先扫描每个卷帘条2处压电传感器的状态,当有车辆停靠时,传感器输出高电平给PLC的输入端,若没有车辆停靠时,就输出低电平给PLC,PLC循环扫描输入的传感器信号,就可以测定车辆的停靠位置。根据顺序控制程序将空余的卷帘条2收入地下,PLC的控制系统接线图如图4所示。PLC控制停车平台1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如表1所示。

表1 PLC控制停车平台1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每一个停车位都设计成左右可以收缩和展开、前后可以探出和回位的停车装置。当车辆在停车平台1上停好后,停车平台1两边多余的卷帘条2可以收入地下,整合车与车之间多余的停车空隙;出车后,平台可以左右展开,恢复成标准尺寸的停车平台1,等待停车。通过压缩车辆两边的空余位置,每个停车位可以节省约0.5米的宽度,当5个停车位并排时,就可以优化出约2.5米左右的空间,即多出一个标准的停车位。本装置将这些车辆之间浪费的空间进行优化合并,获得一个额外的停车位,从而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当需要出车时,任何一个停车平台1都可以向前探出半个车身的距离,方便司机打开车门。当车辆离开车位后,停车平台1探出的平台可以回复原位,并展开成标准宽度的停车位。通过空间优化和智能控制,在不增加停车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小区内停车难的难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