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6972发布日期:2019-04-24 00:0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在现在的建筑施工现场有很多需要用到是的地方,比如对砖堆进行侵水、泥浆搅拌和场地冲洗等用处,现有都是通过水管直接进行浇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在收水管时很繁杂,会拖拉很多泥土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内壁通过铰链固定有折叠式万向轮,支撑座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机箱,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轨,且支撑座的顶部外壁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卷管器,所述卷管器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接有绕接辊,绕接辊的外壁开有绕接凹槽,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内壁中轴线通过铰链固定有浇水器,所述推杆的外壁中轴线处设置有铰链杆,且铰链杆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的顶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浇水器远离推杆的一侧外壁中轴线处设置有洒水盘,且浇水器的四角内壁均开有通孔,通孔内壁插接有抽拉喷头。

优选的,所述卷管器的底部外壁一端设置有除泥盒,且卷管器的底部外壁另一端设置有流量器,流量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泵,且机箱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储存箱,增压泵的一端外壁通过管道和浇水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泥盒包括海绵刮板和挤压夹,且海绵刮板外壁开有卡槽,挤压夹设置在卡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和增压泵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浇水器,浇水器内部设置有洒水盘和抽拉喷头,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选择不同的浇水方式,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配合上增压泵,在水压不足时,可对水压进行调整,保证浇水的覆盖范围更广,通过设置有卷管器,配合上除泥盒,可自动进行水管的绕卷,同时将水管上的泥土和灰尘进行去除,减少人工收水管的繁杂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的机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的浇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折叠式万向轮、2滑轨、3铰链杆、4推杆、5浇水器、6流量器、7卷管器、8伺服电机、9除泥盒、10支撑座、11机箱、12增压泵、13储存箱、14抽拉喷头、15洒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建筑工程用浇水装置,包括支撑座10,支撑座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内壁通过铰链固定有折叠式万向轮1,支撑座10的底部外壁焊接有机箱11,支撑座10的顶部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滑轨2,且支撑座10的顶部外壁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卷管器7,卷管器7的底部外壁一端设置有除泥盒9,且卷管器7的底部外壁另一端设置有流量器6,流量器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微处理器,流量器6的型号为FL-10,卷管器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伺服电机8,且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轴承套接有绕接辊,绕接辊的外壁开有绕接凹槽,滑轨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杆4,且推杆4的内壁中轴线通过铰链固定有浇水器5,浇水器5远离推杆4的一侧外壁中轴线处设置有洒水盘15,且浇水器5的四角内壁均开有通孔,通孔内壁插接有抽拉喷头14,推杆4的外壁中轴线处设置有铰链杆3,且铰链杆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10的顶部外壁上,机箱1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增压泵12,且机箱1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储存箱13,增压泵12的一端外壁通过管道和浇水器5相连接,除泥盒9包括海绵刮板和挤压夹,且海绵刮板外壁开有卡槽,挤压夹设置在卡槽的内壁上,伺服电机8和增压泵12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微处理器相连接,微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

工作原理:通过折叠式万向轮1展开推拉至施工地,然后收回万向轮,从卷管器7抽出水管接上水源,同时调节推杆4和铰链杆3的位置,使浇水器5呈不同角度浇水喷洒,根据不同的施工目的,选择水流量和出水方式,保证水资源的节约,在浇水完毕后,自动收管,将水管上的泥土和灰尘去除存留在除泥盒9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