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2253发布日期:2019-08-09 21:5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装配式建筑多采用吊装的形式进行装配,底部连接组件也采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对接,现有的连接组件多由吊车吊装至一定高度再由工人进行调整,来达到最佳的吊装位置,这种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接的位置容易发生歪斜,在高处风力大的地方对接更是困难,对建筑工人的安全也有不利因素,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讨,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解决了现有的连接组件多由吊车吊装至一定高度再由工人进行调整,来达到最佳的吊装位置,这种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接的位置容易发生歪斜,在高处风力大的地方对接更是困难,对建筑工人的安全也有不利因素,存在安全隐患。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包括立柱、一对结构相同的预埋套管以及安装板,一对所述预埋套管嵌装于立柱上壁面两侧,所述安装板安置于立柱前壁面上端,所述立柱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套管前方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凹槽、所述立柱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套管之间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槽,一对所述第一卡槽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环;

其还包括:横梁、一对结构相同的预埋插杆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板,所述横梁安置于立柱上方,一对所述预埋插杆嵌装于横梁下壁面两侧,且位于预埋套管上方,一对所述固定板安置于横梁下壁面,且位于预埋插杆两侧,所述横梁下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插杆之间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槽,一对所述第二卡槽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环。

优选的,一对所述预埋插杆下端均为球面型。

优选的,一对所述预埋套管上端开口均为坡口形状。

优选的,一对所述预埋插杆上端均安装有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固定预埋插杆。

优选的,一对所述第一卡槽以及一对所述第二卡槽内均安装有卡簧:该卡簧用于固定第一限位环以及第二限位环。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螺栓,且位于横梁上开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孔:该螺栓用于固定横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连接稳固、使用方便、操作安全,通过其上预埋插杆、预埋套管和限位环的配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连接组件多由吊车吊装至一定高度再由工人进行调整,来达到最佳的吊装位置,这种方法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对接的位置容易发生歪斜,在高处风力大的地方对接更是困难,对建筑工人的安全也有不利因素,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横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预埋套管;3-安装板;4-凹槽;5-第一卡槽;6-第一限位环;7-横梁;8-预埋插杆;9-固定板;10-第二卡槽;11-第二限位环;12-限位块;13-卡簧;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底部连接组件,包括立柱1、一对结构相同的预埋套管2以及安装板3,一对所述预埋套管2嵌装于立柱1上壁面两侧,所述安装板3安置于立柱1前壁面上端,所述立柱1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套管2前方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凹槽4、所述立柱1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套管2之间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卡槽5,一对所述第一卡槽5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环6;其还包括:横梁7、一对结构相同的预埋插杆8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固定板9,所述横梁7安置于立柱1上方,一对所述预埋插杆8嵌装于横梁7下壁面两侧,且位于预埋套管2上方,一对所述固定板9安置于横梁7下壁面,且位于预埋插杆8两侧,所述横梁7下壁面,且位于一对所述预埋插杆8之间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卡槽10,一对所述第二卡槽10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环11;一对所述预埋插杆8下端均为球面型;一对所述预埋套管2上端开口均为坡口形状;一对所述预埋插杆8上端均安装有限位块12:该限位块12用于固定预埋插杆8;一对所述第一卡槽5以及一对所述第二卡槽10内均安装有卡簧13:该卡簧13用于固定第一限位环6以及第二限位环11;所述安装板3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螺栓14,且位于横梁7上开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孔:该螺栓14用于固定横梁7。

下列为本案的各组件型号及作用:

凹槽4:截面为梯形的前窄后宽的凹槽。

第一限位环6、第二限位环11:Q235材质的尾端带有环形凹槽的加强环。

预埋插杆8:前端为球面型的高强度钢柱。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的零部件依次进行连接,具体连接以及操作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

实施例:将横梁7吊装至超过立柱1的一定高度,使用缆绳绑缚在第二限位环上,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环6连接于绞盘上,第一限位环6和第二限位环11插装于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10内由卡簧13固定,其安装完一组梁柱时,可以拔下反复使用,横梁7上的预埋插杆8对齐立柱1上的预埋套管2,开始向下匀速吊装,穿过第一限位环6和第二限位环11的缆绳与吊装的缆绳以同样的速度收回,使得吊装更加平稳,各零件相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当下降一定高度后,预埋插杆8开始进入预埋套管2,预埋套管2上端有坡口,预埋插杆8下端为球面型,一能减小其接触阻力,二能使得吊装更加平稳,继续吊装过程,再下降一定高度后,当安装板3上沿高过横梁7下壁面,固定板9下沿低于立柱1上壁面时,停止吊装,解开系于第一限位环6和第二限位环11上的缆绳,拔下第一限位环6以及第二限位环11,留待以后使用,接下来利用安装板3和固定板9对横梁7进行限位,当预埋插杆8完全插入预埋套管2横梁7完全固定于立柱1上后,旋紧安装板3上的螺栓14,再从凹槽4灌入混凝砂浆,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预埋插杆8下端均为球面型,减小其安装阻力,壁面吊装过程中有棱角磕碰,损坏墙体。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预埋套管2上端开口均为坡口形状,减小安装阻力,当预埋插杆8发生错位时也可沿坡度滑进预埋套管2。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预埋插杆8上端均安装有限位块12:该限位块12用于固定预埋插杆8,增加梁柱连接的牢固性和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一对第一卡槽5以及一对所述第二卡槽10内均安装有卡簧13:该卡簧13用于固定第一限位环6以及第二限位环11的同时,方便其拆卸,以便后续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安装板3上安装有一对结构相同螺栓14,且位于横梁7上开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孔:该螺栓14用于固定横梁7,进一步固定横梁7,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