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8215发布日期:2019-12-20 21: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产品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立式石材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石材加工设备包括石材切割机和石材磨削机等设备,根据待加工石材的放置方式进行区分,石材加工设备可以分为立式石材加工设备和卧式石材加工设备,其中立式石材加工设备通常需要设置两个升降导柱来对加工主机进行支撑,以抵消加工主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后坐力,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36725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头圆柱石材仿形机,其通过横梁将工件切削装置(即加工主机)设置在两个后立柱上,利用两个后立柱来抵消工件切削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后坐力,然而这也导致整个设备占用空间相对较大,会增石材加工企业使用成本,设备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86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石材旋切机,其旋切定位机构(即加工主机)通过借助于导套滑动连接在两个导柱上,利用两个导柱来抵消旋切定位机构工作时所产生的后坐力,与授权公告号为cn10136725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头圆柱石材仿形机相比,然而其同样使用了两个导柱(否则加工过程中切刀突然切削到相对较硬的矿物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会旋切定位机构相对于立柱偏转进而影响加工精度),设备的生产成本仍然相对较高,特别是由于旋切定位机构同时滑动连接在两个导柱上,对两个导柱之间的平行度等装配精度要求也更高,这些都会增加设备的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都相对较低的立式石材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石材加工设备,包括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柱、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导柱上的升降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架相对于所述升降导柱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的横移架、用于驱动所述横移架相对于所述升降架滑动的横移驱动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横移架上的加工主机,所述升降导柱朝向所述加工主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与所述升降导柱平行布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所述支撑板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的侧面朝向所述升降导柱,所述升降架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v形槽,所述v形槽的两个槽壁以一对一配合的方式分别抵顶在所述支撑板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边对应的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横移架具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导柱两侧的杆组,各所述杆组都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的导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工主机有两个以上的偶数个,各所述加工主机以所述支撑板的水平截面所呈现的等腰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竖直平面为中心对称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工主机包括竖直布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横移架上的传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移架上的加工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固定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端的从动带轮、绕设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之间的传动带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传动杆下端的锯片或磨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位于所述升降导柱旁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沿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支承盘,且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所述支承盘转动的旋转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横梁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横梁上下移动的横梁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立柱,各所述支承盘都位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立柱上,且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各所述支承盘一对一配合的顶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各所述顶针一对一配合的气缸,各所述顶针通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实现间接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升降导柱的下端和所述工作台之间连接有底架,所述升降导柱的上端和各所述立柱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顶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水平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支撑板,可利用支撑板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边对应的侧面来抵消加工主机突然切削或磨削到相对较硬的矿物质产生的反作用力,避免加工主机相对于升降导柱偏斜,进而保证加工精度,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都相对较低。

2、通过将导杆分设在升降架的两侧,有助于进一步避免加工主机的偏斜,保证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导柱和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导柱和升降架位置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0-升降导柱;11-支撑板;

20-升降架;21-滑块;

22-滑孔;30-升降驱动装置;

40-横移架;50-横移驱动装置;

60-加工主机;61-传动杆;

62-加工电机;63-主动带轮;

64-从动带轮;65-传动带;

66-锯片或磨头;70-工作台;

71-支承盘;72-立柱;

73-底架;74-顶架;

80-横梁;81-顶针;

90-横梁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石材加工设备,包括竖直布置的升降导柱10、竖直滑动连接在升降导柱10上的升降架20、用于驱动升降架20相对于升降导柱10滑动的升降驱动装置30、水平滑动连接在升降架20上的横移架40、用于驱动横移架40相对于升降架20滑动的横移驱动装置50以及安装在横移架40上的加工主机60,其中,升降驱动装置30和横移驱动装置50可以为常规的驱动装置,如手柄、电机、气缸或油缸等等,这类驱动装置及与之配套的传动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类石材加工设备中,具体可参见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8606u和cn101367253b的中国专利文献等公开文献资料,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采用的电机,与电机配合的传动结构为常规的丝杆传动结构。

升降导柱10朝向加工主机60的一侧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有与升降导柱10平行布置的支撑板11,支撑板60的水平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支撑板11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的侧面朝向升降导柱10,优选的,升降导柱10的水平截面呈方形,便于与支撑板11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且升降导柱10与支撑板60配合的侧面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支撑板11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应的侧面的宽度(也即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边长)。

升降架20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上开设有v形槽,该v形槽的两个槽壁以一对一配合的方式分别抵顶在支撑板11与上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边对应的侧面上,这样可以确保加工主机60突然切削或磨削到相对较硬的矿物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全部作用在升降导柱10上,升降架20不会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升降导柱10转动,有效确保了加工精度,同时,由于支撑板11和和v形槽的存在,改变了升降架20和升降导柱10之间的受力方向,与传统的立式石材加工设备相比,单侧冲击的抵抗力相对较强,不易出现由于两个导柱磨损不一致而导致的加工精度偏差。

横移架40具有两组分别位于升降导柱10两侧的杆组,各杆组都包括至少一个滑动连接在升降架20上的导杆。在本实施例中,各杆组都包括两个导杆,当然,升降架20上需要开设与各导杆配合的滑孔22。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和加工精度。

优选的,加工主机60有两个以上的偶数个,在本实施例中以加工主机60有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各加工主机60以支撑板11的水平截面所呈现的等腰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竖直平面(该竖直平面也即是支撑板11的中心对称面所在的平面)为中心对称布置。这样利用上述支撑板11和和v形槽的配合来抵消相互对称的两个加工主机60所受到的部分反作用力。

加工主机60可以为切削主机,也可以为磨削主机,具体的,加工主机60包括竖直布置且转动连接在横移架40上的传动杆61、固定安装在横移架40上的加工电机62、固定连接在所工电机62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63、固定连接在传动杆61上端的从动带轮64、绕设在主动带轮63和从动带轮64之间的传动带65以及可拆卸安装在传动杆61下端的锯片或磨头66。

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石材加工设备还包括位于升降导柱10旁的工作台70、位于工作台70正上方的横梁80以及用于驱动横梁80上下移动的横梁驱动装置90,其中,横梁驱动装置90的结构可与升降驱动装置3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工作台70的长度方向与横移架40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工作台70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沿工作台7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支承盘71,且工作台7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支承盘71转动的旋转电机(图中未示出),旋转电机和支承盘71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例如在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旋转轴,并在旋转轴上固定设置多个主动锥齿轮,而各支撑盘71则通过分别固定连接与各主动锥齿轮一对一啮合的从动锥齿轮实现与旋转电机传动连接,这样可以利用旋转电机带动放置在支撑盘71上的工件转动。

工作台70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布置的立柱72,即立柱72有两个,各支承盘71都位于两个立柱72之间,横梁80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立柱72上,且横梁80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各支承盘71一对一配合的顶针81。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横梁80上设置有两个以上与各顶针81一对一配合且活塞杆朝向布置的气缸(图中未示出),各顶针81通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气缸的活塞杆上实现间接设置在横梁80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升降导柱10的下端和工作台70之间连接有底架73,升降导柱10的上端和各立柱72的上端之间连接有顶架74,这样可使得整个设备的受力结构较为稳定

使用前,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各支承盘71上,然后将横梁80往下移动到靠近各工件的位置处(横梁80的初始位置位于上极限位置),再通过气缸驱动顶针81将工件压紧在对应的支承盘71上;使用时,通过升降驱动装置30和横移驱动装置50控制加工主机60移动,利用锯片或磨头66对工件进行加工。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例如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缸81变更为油缸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